信息化推进下的信息传输的安全分析

时间:2022-09-30 05:51:22

信息化推进下的信息传输的安全分析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涉及医疗、军事、教育、农业等各个领域。信息化快速推进改善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信息传输安全问题。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承载着重要的工作职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就互联网信息传输而言,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威胁这信息传输安全。笔者从信息传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入手,就其安全优化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推进 信息传输 安全 优化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及互联网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信息传输职能。信息化推进改变当代人们生活方式,提高人们工作效率,带给人们全新生活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信息传输安全问题。由于信息传输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问题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针对现阶段网络信息传输存在的种种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究此类问题的优化解决措施,对于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信息无线传输及计算机信息安全分析

1.1 信息无线传输概述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无线传输技术的一种,又称为自动ID识别技术,具体是指借助无线射频技术,自动准确捕捉唯一目标标签ID,并通过相应的互联网云端完成数据分析和处理,进而获得实时、准确信息的技术。

一定条件下,数据标签可免受环境因素影响,具体包括湿度和温度等,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并且该技术数据储存量相对较大,更改数据储存操作较为便捷。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移动信息设备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相应带动了无线网络的蓬勃发展。目前,无线网络在医疗、教育、军事等领域均有应有,实践证明无线网络可有效提高人们实际工作效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 计算机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叙述

计算机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设备,在现代社会应用极为广泛,是现代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内部环境安全保护基础上提出的,其保护对象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包含的软件、硬盘中存储的数据资源,以及未遭遇恶意攻击或意外破坏影响、更改的基础数据信息,通过相应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服务得以正常运行。

换句话说,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保障信息安全,用时保障其正常运行网络功能的相关信息安全。此部分信息安全影响因素主要是指计算机信息安全漏洞,对于信息安全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安全包含内容众多,广泛涉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各项内容,具体包括网络服务器及PC端开机启动账号、密码;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软件信息安全;系统管理员账号实际权限范围;重要基础文件标识;以及网页访问用户信息等。上述内容可进一步归纳为传输安全和存储安全两部分内容。

2 互联网无线网络基本结构概述

2.1 逻辑层面分析

从实际意义的角度分析,逻辑空间对应互联网虚拟网络端部分,承载着连接用户与数据的重要作用,是用户与数据沟通的桥梁。一般情况下,逻辑层面结构包含数据标签层、应用层、通信层、互联网层、以及读写器层。

2.1.1 数据标签层

物品锁烙印的ID标签是无线射频技术识别的主要依据,其中详细记录了物品的价格、材质等信息。不同的标签存储的信息不同,表示不同的含义,通常每一种标签对应一种物品。

2.1.2 读写器层

读写器层主要包含数字信息处理单元和数据无线射频模块两部分组成。读写器层的主要工作包括低误码率传输处理、调整、信号解码等。读写器层依靠云端网络计算能力完成接受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2.1.3 通信层

通信层是无线虚拟网络实体化的外在表现,承载着连接读写接收层和数据不标签层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数据通信读取信息功能的重要基础。

2.1.4 互联网层和应用层

互联网层对应读写接收层数据应用及保存功能,是其实现这两种功能的主要区域。

总的来说,应用层在数据透明化管理条件下,可当做任何数据的实际操作平台,主要用于用户标签信息的反馈。

2.2 物理层面分析

对于互联网系统结构而言,物理层面主要是指由微型计算机、传感器等硬件设施构成的外部系统。借助这些真实的系统构建,可以使抽象的虚拟网络具象化呈现于人们面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功能扩展。从实际系统操作的角度分析,人机交互操作客观需求一个实体界面,以满足人工智能的相关要求。

3 计算机信息安全威胁因素分析

3.1 计算机信息传输过程中被截获

计算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问题,主要发生于局域网范围内,比如,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被设置为共享文件,就会增加信息被他人截取的风险。操作者自身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或安全意识较榍潮。也可能导致信息被截取问题,如在使用复印机或打印机时,未及时删除设备相应的信息记录,就可能导致信息泄露问题,进而造成信息泄露损失。此外,利用互联网传输信息时,如计算机并不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措施无效,也可能导致信息传输过程中,被恶意攻击、截取等问题。

3.2 互联网漏洞安全隐患分析

互联网自身客观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部分非法分子擅长利用自身网络知识和技能,通过互联网安全漏洞对正常用户进行攻击。一般情况下,这个不法分子会结合互联网漏洞编写相应的恶意程序,也就是病毒程度,比如著名的熊猫烧香、电脑木马等。程序编写完成之后,不法分子将其到网络上,即可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恶意攻击,不仅会对信息传输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用户的隐私遭到泄露。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推进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在感受信息化生活带来的改变的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对于信息传输安全的关注。互联网信息传输安全是信息化推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本文针对信息传输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安全优化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查黄英.信息化推进下的信息传输的安全分析[J].科技资讯,2014(32).

[2]高增霞.计算机信息传输安全及防护技术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2).

[3]应光晖.对计算机信息传输安全以及防护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5(20).

[4]方旌.利用站间安全信息传输系统实现半自动闭塞控制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方案的研究[J].科技风,2015(06).

[5]余立帆.信息传输中计算机证据安全保护措施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2(20).

作者单位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 河南省郑州市 450046

上一篇:关于药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古装“大女主”剧唯爱情至上,《大唐荣耀》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