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3-21 13:12:17

信息化工作要点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信息化水平

1.开展全区信息资源调查,全面掌握区内基础信息资源情况。

2.配合实施《宽带中国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城市主干管道覆盖和管控规模,统筹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建设等举措,围绕网络优化、骨干网拓宽与升级、宽带提速、无线覆盖、应用性基础设施建设、宽带网络应用升级、深化拓展应用、宽带与网络安全等任务,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容量,保障宽带智能调度与高效可靠。

3.配合实施市“一网三库一平台”建设,通过完善“诚信网”、市企业信用数据库、个人信用数据库、政府信用数据库和市信用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我区信用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4.配合实施《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2013-2015年)》。重点以电信的“城市光网”、移动的“TD网络建设”、联通的“3G精品网络城市”、有线的“家庭信息化(云媒体电视)高清双向互动升级改造”等项目为载体,推进全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协助做好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工作。

二、提高电子政务管理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1.积极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在全区机关部门全面运行协同办公系统,不断拓展系统功能,满足部门个性化需求。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部门应用水平,开通移动办公系统,方便异地网上办公。加入电子印章系统及密钥认证,保证流转电子文件的合法性及安全性。

2.以“”为重点阵地,不断强化政务微博群建设,促进全区各板块、部门拓宽思路,关注微博等网络新阵地的建设和利用;以推动党政部门和宣传干部进论坛、进博客、进微博为主要抓手,促进党政、宣传干部主动接受新鲜事物,并利用新媒体有效把握宣传主动权和制高点;以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为主要途径,探索网上舆论领袖机制,加强对网络文明志愿者和网评员培训和交流,完善考核制度,做强做大网上正面宣传的主阵地。

3.探索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方便快捷、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云。实现国资监管平台业务系统主体功能和数据上线运行,并做好业务数据核对,及时查漏补缺;开发应用地税数据综合处理平台,整合各类信息收集,全面提升“信息管税”能力;继续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新建环境质量自动监控平台,建成木渎静脉产业园区域企业废气监控系统;构建全区交通运输基础业务网络平台;实施建设电能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电力需求侧),帮助企业提供电能管理解决方案及专业化托管服务,达到区域节能。建立“千企升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三、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1.以促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培育生产性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继续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的创建工作。争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新增省市两级示范企业2家、试点企业3家。做好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贯标工作。推动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制造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树立一批典型企业和项目,加快全区智能工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2.根据两化融合的发展需求,从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加快推进。在企业层面,重点在研发设计、制造过程、智能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和智能终端产品六大环节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在行业层面,重点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行业内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和典型经验的互通互享,重点在新材料、新能源、重大装备、新医药、模具、环保六大行业推进;在区域层面,推动各镇(区)、街道整体考虑、共同谋划,把两化融合工作纳入本地发展规划和考核目标。

3.征集“三个百家”企业,组织百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工程,通过与国内著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帮助百家企业组建电子商务营销团队,开通电子商务平台;实施百家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检测工程,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企业网络安全意识,构筑企业网络安全环境;落实百家大数据服务载体体验工程,提供百家企业体验大数据服务,拓宽企业市场。着力通过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宣传引导服务,发展和培育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开展企业两化融合基本评价评估等相关调查,了解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情况,评估我区生产性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地区两化融合程度,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调查研究,完成《2013年度区企业信息化(生产性企业及地区)基本评价评估报告》。

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

1.推动全区档案数字化建设,完善档案馆(室)系统,做好数字化档案馆、室两套系统的完善、维护及备份工作;提升档案方志网,对网站内容进行改版、扩充和升级,扩大网站服务功能,增强方志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不断完善专题数据库,拓展基层查阅窗口查阅范围。全面推广民生档案基层查阅点,实现基层查阅点在镇(区)、街道全覆盖。

2.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全面升级教育城域网网络中心核心设备和主干带宽,提升智慧学习环境;加快“智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设教育信息化综合管理数据中心、区教育信息中心数据以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优质数字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建设。

3.推进区域卫生协同服务,做好区域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一期后续工作,积极完成区域平台基础构架搭建,开发区域卫生分析决策系统、区域体检系统、区域电子病历、绩效考核系统、社区软件系统改造五个应用;逐步进行区域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第二期硬件的采购准备工作及软件的招投标工作。

4.推进太湖新城“智慧绿岛”项目建设,完成深化方案设计、评审及修改等工作,加快构建“智慧绿岛”工程一期机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完成一期数据中心先期建设;逐步落实“智慧绿岛”工程一期的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公共安全等专项领域的业务应用建设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化基础的建设。

5.全面、协调社区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相关基于GIS的村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镇政府各部门工作纳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镇村工作效率,并进一步整合民政、残联、计生、社会保障等条线部门的管理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智慧化。以“四有一责”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澄湖水八仙示范基地智能温室项目。

6.推进数字环卫一期工程建设。整合提升现有数字城管、乡镇环卫所软硬件资源,实现全区环卫基础数据资料的数字化采集、保存,实时掌握全区各镇(区)、街道中转站运行情况和日产出垃圾量,有效监控各地机扫车辆作业及七子山周边道路垃圾转运车辆的运输情况,实现环卫业务全方位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

7.推进智慧林场建设,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科学手段,强化森林防护,提升林场管理水平。

五、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确保没有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发生

1.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全区信息安全员队伍、信息安全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及时通报网络信息安全隐患。

2.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深化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监测预警体系,积极参与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平台,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平台建设。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要点》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通两平台”重点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要点》确定了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具体包括:

一是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重点,完成8.5万所中西部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全国80%以上中小学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是形成资源开发应用新机制。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和学校、教师的作用,探索建立系统推进基础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新模式;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水平,初步形成教育资源云服务框架,国家平台形成为全国3300万名师生提供服务的能力。

三是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总结推广“一校带多点” “一校带多校”的应用模式,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基本覆盖全国所有教学点和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中小学。

四是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规模。师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人数达到1800万,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

五是全面完成国家、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完善一批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日常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主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服务,制定出台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办法。

六是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各地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完成150万名以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5万名以上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完成2000人左右县级及以上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

七是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加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安全的统筹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防护体系。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围绕税收中心工作任务,全市地方税收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科技引领、务实创新,贯彻全省税收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管理创新、数据突破、项目推进、运维规范、安全巩固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信息管税,着力提升信息化运维和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全市地方税收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扎实开展应用项目推广,推进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加强项目建设工作,保证建设质量。

一是做好纳税服务绩效考核系统的建设和上线工作,完成系统联调维护和运维工作。

二是开发智能税务终端应用程序,实现纳税人发票真伪查询和税务人员的移动办公。

(二)做好应用项目的推广工作。一是完成风险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按照省局推广方案,协助征管部门在全市全面推广工作。二是按照省局推广计划做好综合办公系统软硬件和网络安装调试,odps公文处理系统历史数据的备份和迁移工作,配合完成系统上线工作。三是加快pos机查询缴税项目的推广,逐步在全市范围推广运行;四是做好社保费通过财税库银方式缴库扩面推广的技术支持工作。五是拓展存量房价格评估系统的应用面。做好相关技术支持工作。六是完善网络在线发票系统。扩大网络在线发票的应用面,开发网络在线发票兑奖功能,实现二维码发票真伪验证以及短信提醒功能。

二、夯实税收数据基础,力争数据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继续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根据税收业务和基层部门工作需要,以风险管理系统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电子税收数据质量审计、核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日常考核机制。

(四)以数据分析利用为主题,在数据管理上实现突破。以深化数据应用,服务税收工作为主题开展数据管理工作。开展征管报表专项主题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对征管业务系统中征管报表部分进行梳理,提出省、市、县级业务部门实际需要的报表需求,提交省局评审和开发。

三、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保障作用

(五)做好硬件平台项目建设。一是做好硬件基础平台的搭建工作。按照省局安排利用虚拟化软件构建虚拟化云计算平台,将现有将现有服务器纳入云计算平台,应用系统向云计算平台迁移,实现应用平台的优化整合。二是配合省局完成税收数据灾备中心设备平台升级工作,保障税收数据灾备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

(六)做好金税三期工程网络和安全项目建设。一是做好金税三期省以下网络和安全建设工作。按照省局要求,制定实施方案,进行网络和安全项目建设。二是优化县区局和税务所的网络设置,实现双线路的自动切换。三是根据纳税服务绩效考核工作需要,升级市局到区县局的备份线路,更换路由设备,提升网络带宽。三是建设全市广域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在市局部署广域网络流量监控分析系统,加强对全市广域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

(七)做好机房基础环境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改造省局税收数据灾备中心暨市局中心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完善机房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加湿系统、通风系统的功能,加强机房的统一管理,提高运维效率。二是改造机房综合布线,增加供电和网络布线,满足新增设备的需求。

四、加强运维体系建设,规范运维管理

(八)加强网络和硬件设备管理。一是加强网络管理。制定全市地税系统网络建设、网络配置、网络运维技术规范,提升全系统网络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硬件设备管理。制定计算机类设备更新管理办法;及时更新市局中心机房硬件平台的老旧设备,保障各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九)规范应用系统运维管理。一是建立健康检查规范,加强系统运行监控。从应用系统的配置信息、性能、业务数据质量等方面,制定健康检查制度,明确健康检查指标,定期开展系统健康检查,有效降低系统风险。二是制定网上办税系统运行维护规范,加强系统的运维管理,在实现身份认证的基础上,逐步在网上办税系统实现数字签名功能,提高网上办税的防篡改和防抵赖性。

(十)做好信息化日常运维工作。提高应用系统日常运维质量。在各项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时,配合做好需求分析调研,确保各项税收政策及时有序的落实;加强沟通,利用各级运维资源,做好问题管理平台的运维管理工作,按月开展问题分析,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定期更新问题知识库,充分发挥问题管理平台效能。

五、强化安全管理,巩固信息安全体系

(十一)巩固信息安全建设成果,深化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继续做好年度安全检查。将安全管理要求和日常运维工作相结合,梳理和细化基础环境、硬件平台、应用系统、数据管理等日常运维工作的规范和要求,逐步建立安全运维制度框架、管理机制,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全市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十二)做好信息安全整改工作。根据信息安全风险测评工作、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整改工作任务。一是强化安全管理,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等级保护专项培训、对二级以上信息系统完成信息系统有关备案工作。二是加强技术防范,通过部署集中授权访问控制系统加强对运维工作的安全高效管理,通过部署抗ddos攻击设备,加强对门户网站的安全防护,根据省局对ca认证系统意见,制定ca 认证系统的应用规划。

(十三)推广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根据省局对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的试点情况,适时在全市推广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规范终端用户的使用行为,力争达到合规进、授权用、加密传、安全存、审核出、销毁净、日志留的应用目标。

六、完善管理方式,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十四)完善信息化建设内控机制。按照公开、透明、高效的原则,建立责任清晰、任务具体、程序规范、操作透明,便于督办考核的信息管理内控机制,用于规范内部管理,实现工作程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现将“年全省卫生统计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年一月十二日

年全省卫生统计信息化工作计划要点

年,全省卫生统计信息化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政府33号、34号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全省卫生工作重点,以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继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卫生统计信息、服务、咨询的功能,加快全省公共卫生工作各信息系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厅机关政务内网建设,以技术为依托,服务为理念,为全省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构建和谐陕西做出应有的贡献。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开展卫生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数据质量是卫生统计工作的生命,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依法统计的能力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手段,年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省厅进行重点抽查,各市、县(区)卫生局按不低于辖区机构数2%的比例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仍然是妇幼卫生统计和医疗统计工作。

二、实现卫生统计的网络直报工作。年卫生部将出台新的卫生综合统计调查制度和国家卫生统计数据字典,实现卫生统计的网络直报,进一步规范卫生统计工作。省厅将依据卫生部安排完成卫生综合统计网络直报硬件建设、软件安装及培训,完成数据库变更导入,继续建立完善基本原始资料数据库建设,深入开展统计数据质量的调查工作,确保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的顺利运行。

三、继续改版完善“陕西卫生网”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门户网站建设。年将进一步提高省直属医疗卫生单位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加快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门户网站建设,全面完成年制定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网站建设达到60%,县属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门户网站达到40%的建设目标。年底前省卫生厅将依据“陕西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加强门户网站建设的通知”(陕卫办统发()164号)要求,将对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及各市、县卫生系统门户网站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测,结果将在全省范围内通报。

四、加快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的建设。按照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安排部署,要建成中央、省、市三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实现医疗救治体系各层级之间的连接,发挥医疗救治体系整体应急功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建设的立项、审批及具体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完成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下半年进行演练和实际运行。

五、建立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按照卫生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配合厅农卫处尽快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对新农合资金的运用起到管理和监督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六、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照卫生部的要求,配合厅机关做好应急指挥中心有关技术方案制定及技术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尽快建成。

七、积极筹备省级中心数据库平台建设。按照省卫生厅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和数据平台搭建总体构架,年将积极筹建省级中心数据库平台。上半年将拟订“省级中心数据库平台建设的建设方案”,并进行市场调研,下半年准备具体实施。

八、继续开展数字化医院试点工作。按照年选择数字化试点医院选择的条件,各市卫生局继续在辖区内省市级以上医院选择1-2所医院进行试点工作。省上结合年给卫生部上报了3所医院,遵照卫生部审定后的结果,选择1-2所医院开展试点工作。

九、完成厅机关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按照省政府电子政务办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要求,年上半年我们将完成厅机关计算机改造和电子政务内网部署,完成调试、培训等工作,使电子政务办公内网进入试运行,实现与省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内网连接和数据交换,年底前实现无纸化办公。

十、积极筹建全省妇幼保健信息子网。继续按照《陕西省卫生信息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规划,积极多方筹措资金,进行市场调研,拟订“全省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力争建成“全省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十一、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利用,开展卫生统计论文征集评比活动。省上将紧紧围绕全省卫生工作重点开展统计分析工作,针对目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热点问题,做好有关数据的公示工作,不定期编印卫生统计信息,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依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卫生统计论文征集,年底开展一次卫生统计论文评比交流活动。各市卫生局要积极组织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统计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分析利用率,积极参与卫生统计论文征集评比。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1.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努力推进“班班通”建设,继续推进“村小通”和“园园通”工程。加快实现校园向数字化的跨越。年内再有2-3所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

2.继续加大教师和学生用计算机的配备力度,年内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之比分别达到15:1、10.5:1和8:1。

3.充分发挥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实现优质资源远程化共享。

4.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5.以优化课程整合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整合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

6.以“四项配套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学校配套设施。

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力度

1.以规范学校网站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按照《__区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管理,强化应用,加快实现校园向数字化的跨越。要切实规范和完善数字化校园和“班班通”的建设和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监控等方面逐步向数字化过渡。要继续推进“村小通”和“园园通”工程。年内全区中学和中心小学有1/3以上的班级实现“班班通”,实现“新三机”(计算机、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和视频展示台)进教室。各农村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完成ADSL宽带接入,并实现公文传输网络化。争取到20__年年底前,全区再有2-3所学校按标准建成数字化校园。

2.按照标准化配备要求加快学校机房建设。为确保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各校应根据需要更新一批计算机设备,使之达到现行教学和电子阅览的需求。全区各初级中学(含完中的初中部)和中心小学每校应至少配备二只标准机房,两轨及以下的农村小学每校至少配备一只机房。中学每只机房的电脑数为56 1台,小学为48 1台,村小为20 1台。年内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之比要分别达到15:1、10.5:1和8:1。同时,学校要努力为一线教师配备计算机,培养教师应用计算机开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使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实施的基本工具。要结合学校特色,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手动脑能力、实验实践能力、探索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发挥区域教育优势,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1.以《__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各校校园网站为基础,完善满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管理、网络化教研、信息交流等需要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群,继续建好区、校二级资源库,充分发挥网络基础设施的教育和公共服务作用,尤其是重点建好数字图书馆、课例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各学科专题网站,形成具有__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2.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快“天一网校”建设步伐,切实发挥名校、名师的力量,建成一个动态发展、覆盖各学科的网上“新天一”,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推进教育信息技术普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效益

1.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抓手,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建立“分批、分层、分级”的教师培训机制,整体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

2.通过举办教师技能比赛、整合研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的评比等活动和通过基于网络的学科教研、区域资源共建、课题研究、评比竞赛等途径,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能力与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一要抓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加强教研,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二要抓好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以竞赛促提高;三要切实抓好学校“绿色网吧”的建设管理,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网络技能、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新场所,成为学校开展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根据区教育局及教研室的工作意见,紧紧围绕各学段重点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掌握规范的指法来操作电脑、正确处理好键盘和鼠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初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在考查试点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考试平台,重点培养学生汉字录入能力,各校要以较好的状态参加__市初中信息技术考查。高中阶段要确保课程正常开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继续关心省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动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有关要求,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继续扶持村小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4.以优化课程整合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整合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通过规范现有装备设施的应用和管理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降低对教师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技术要求来激发教师在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设施的积极性,节约教师的时间成本,提高应用的广度和效益。实现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教师要达到80,信息技术应用的课时覆盖率要达到30,做到首先积极整合,同时注意有效整合,最终实现优化整合。由于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管理更具实时性、准确性和开放性,学校必须切实转变传统教育管理观念,主动学习和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管理的模式和规范。例如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校务公开、教育管理等,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无纸化办公,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效能。要花大力气,进一步提高“校校通”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图书实验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效率,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带头使用,充分发挥其先进性、优越性作用。实践证明,无论是重点 学校还是农村小学,只要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都能彰显现代管理整合的优越性。

5.加强对区级教科研课题的信息化管理。20__年,我区所有区级课题均将实现网上动态、过程式管理,实现网上全程指导,实时积累物化成果。

(四)以“四项配套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配套设施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一、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及人社部、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厅、市委市政府及局党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抓细抓实抓紧各项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二)做好信息支撑。切实保障各类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网站、移动应用、12333等渠道,确保人社各项政策的宣传、落地。加强视频会议的联调测试、技术保障、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紧急任务的有效传达落实。

(三)抓住发展机遇。深入分析疫情防控给信息化发展提出的要求及带来的机遇,进一步发挥优势,推进经办大厅、网上服务、移动应用、自助终端、12333等服务方式的有序衔接,加快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联动。

二、加快社会保障卡应用建设

(一)完成发行任务。大力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确保完成2020年发卡和电子社保卡签发目标任务。稳步推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制定发行计划和工作方案,做好国产密钥服务系统建设,确保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向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平稳过渡。

(二)提升服务能力。完成省政务服务网、皖事通上社会保障卡服务事项的对接,实现社会保障卡网上申领、邮寄发卡、即时补换、线上启用等服务的一网通办。继续协调合作银行推进“一站式”服务网点建设,快速发卡网点覆盖所有县区和县区全部合作银行,每个县区至少设立2个快速发卡网点。开展“清卡行动”,摸清超期未发、死亡未注销等卡片数量,建立回收处理机制,确保应发尽发、应销尽销。

(三)加大应用拓展。开展人社领域待遇用卡专项提升行动,加大各类就业补贴、农民工工资等待遇进卡覆盖面,拓展社会保障卡在职业培训、人事考试等领域应用。推进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贯通实体卡与电子社保卡应用,依托电子社保卡集成人社各类“线上”应用,推进社会保险“线上”缴费,完善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线上”认证,加大医院门诊和住院电子社保卡扫码支付结算宣传,推进电子社保卡与“安康码”互联互通互认。

三、深入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

(一)做好“省集中”建设。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做好智慧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监察、人事人才、基金财务等“省集中”信息系统推广实施,配合做好社会保险数据整理、数据上报、需求调研、开发测试、数据转换、系统切换、风险防控及使用操作等方面工作,提高信息系统建设成效。

(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拓展网上服务、移动应用、自助终端、12333咨询服务电话等多渠道便捷服务,整合统一全市人社“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及公共服务应用接口标准,加大信息化协同和数据共享,加强与省政务服务网、皖事通、省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等系统对接,积极推进各类业务“网上办”和“掌上办”。

(三)加强软硬件平台运维。继续完善社保核心平台系统,完成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及疫情防控期间各项政策落地系统改造工作。加强数据中心机房规范化管理,做好软硬件设备和环境设备运维,完善信息化固定资产台账,确保各类软硬件基础平台稳定运行。

四、稳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深入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落实2020年“互联网+人社”重点任务计划。着力完善一体化应用服务建设,探索“大数据”信息资源开发,切实增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

(二)提升12333电话服务能力。推进12333电话咨询服务事业发展,举办好2020年“全国12333统一咨询日”活动。推动12333电话咨询业务购买第三方服务建设,确保综合接通率达到80%以上。加快12333电话查询和业务办理功能建设,探索12333智能服务应用。强化业务政策培训,充实完善知识库内容,努力提升12333电话咨询服务水平。

五、不断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一)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站位,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网络信息安全担当。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集中学习。

(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整改,加快推进县区业务专网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加强数据库审计和运维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技术手段,做好业务终端准入控制和操作人员权限管理,提高基础安全防护能力,防范安全事件发生。

(三)完善安全通报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区)两级网络安全通报反馈、应急处置机制,形成“通报、整改、督查、反馈”闭环,上下联动,共同提高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六、继续加强网信基础建设

(一)加强宏观规划。对标“十三五”人社网信目标任务,逐一清点落实。谋划“十四五”期间人社网信工作思路,开展“十四五”人社信息化课题研究。

(二)加强工作宣传。将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实抓好,以社会保障卡宣传工作为重点,把宣传工作贯穿到卡服务的每个环节,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三)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到突出的位置,强化廉洁自律的工作要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抓好社会保障卡、12333等窗口单位作风建设。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化已经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大力推进信息化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因此,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加快全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并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确保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为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本期《视界》栏目将为广大读者简述我国各省市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来,遵循教育部一系列工作部署,按照《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国各省市有力有序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将各省市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整理如下:

北京

全面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工程,扎实推进“北京数字学校”体制机制建设,录制2000节高中阶段名师课程,更新20%义务教育名师同步课程。整合网络、热线电话、电视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平台,打造首都教育信息化服务品牌。启动数字校园建设二期,完成30至40所市级数字校园实验校评选。推动家长委员会建设,继续办好“网上家长学校”。

天津

完成校园网升级换代和高校无线漫游示范项目,启动各类教育数字化校园示范建设项目,加快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建成教育机构与学生基础数据库。加强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加快信息化管理机制体制改革。

河北

制定信息化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三通”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加强督查和组织实施。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加强省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中小学覆盖率达到国家标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内蒙古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配备标准(试行)》,指导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启动自治区教育数据中心和自治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平台建设,整合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营养改善等信息系统,发挥综合作用,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开展中小学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能力。积极构建全区教育网络系统,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完成全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

辽宁

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初步实现80%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建立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启动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教师率先使用、职教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建设教育视频资源库,推进职教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评选50节中小学体育精品课、30节中小学艺术学科精品课;完成辽宁教育云库——辽宁教育数据中心(二期)10个系统特别是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好门户网站,加强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定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吉林

推进各类教育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与应用,完善省教育厅信息数据中心功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推动优质资源全省共建共享,逐步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校校通。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建设,加强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做好网上舆情研判及答复工作。

黑龙江

颁布《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年行动计划》。启动“龙学网”建设项目,实现“龙学网”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和省、市、县(区)、学校四级应用。依托“龙学网”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认真抓好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远程教育等试点工作。引入“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学校使用”的机制,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实现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加强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大力开展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加强教育装备和条件建设。

上海

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上海教育城域网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上海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结教育信息化重点示范项目建设经验,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绩效考核。继续开展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推进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完善各类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索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江苏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三通工程”和“两大平台”建设。

浙江

全面建成省、市、县连通的浙江省教育计算机网,初步建成教育视频网络体系;加强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推出300门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推进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学生电子学籍系统拓展应用功能,扩大应用范围。

安徽

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实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完成40%以上尚未接入宽带的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工作。启动安徽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为20万名中小学师生提供公共存储、计算能力及各种应用服务。制定教育信息化考核办法,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遍应用,确保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覆盖60%以上的学校,46%的学科教师具备利用数字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福建

完成全省2465个(不含厦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重点开发农村学校师资短缺课程数字化资源。建立健全全省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数据库,加快建设完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管理系统等管理平台。制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五年(2013-2017年)行动计划》。推进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江西

加强和统筹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制订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制订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推动教育信息化骨干示范校建设。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继续推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组织实施省“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项目”。 启动教育系统网站评比工作。建设省级教育数据中心,搭建省级教育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启动教育省域网建设。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启动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大力推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开发和共享,提升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山东

落实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方案,完成全省926个义务教育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启动建设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启动全省数字化校园试点工作。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推进社区教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创建一批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立全省继续教育信息化资源联盟。

河南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应用为导向,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推进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立“竞争提供、评估准入、择优选用”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广泛共享。选择若干所高校和中职院校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试点。完成全省教科网智能光网络建设任务。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和教育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领导能力的培训力度。筹备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湖北

建设湖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规范教育统计,建立真实准确的基础教育学生学籍信息库。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启动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湖南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从技术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围绕“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教学环境建设,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动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快构建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

广东

制定关于加快本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推进省教育视频网建设和“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试点试验工作,启动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教育装备改革与创新。

广西

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分年度建设广西教育数据中心和广西教育云平台。启动建设适合广西实际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库。启动高校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促进实践教学试点建设。实施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意见。继续办好教师信息化大赛。

海南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对4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1138所)扩容接入带宽到10M,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完成50%的农村中小学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及多媒体教室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增加功能模块,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配合国家数字资源中心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的省级部署建设,实现所有教学点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全覆盖,实施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对555个教学点采取接收卫星IP广播资源和将国家及本地特色资源制作光盘配送等多种方式实现全覆盖;完成教学点教师的全员培训及1138所实现宽带接入学校70%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组织开展“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应用年”活动,提升广大师生交互式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技能,推进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重庆

制定完善教育信息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推进“三通两平台”和“数字校园”建设,开展区域教育云建设试点,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着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科研课题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川

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推进“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师资人员培训培养基地,建成一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域及示范学校。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等重点工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与共享,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建设。

贵州

推动“三通”工程建设,构建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完成3404个教学点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完成4316所乡(镇)所在地以上中小学校光纤接入和4000所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确保5000个班级实施“班班通”。建设省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中心和省教育管理数据中心,集中力量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科学等农村校点短缺数字教学课件,抓好使用和培训。建成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成学前教育、全省中小学生学籍、中职学生学籍和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

云南

积极推进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机制构建和管理信息示范应用试点模式探索试点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加强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化推广,大力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进一步改善全省教学点和农村学校的信息化能力和环境,全面建设数据中心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机制和督导机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建设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加强教育装备和条件建设,深入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能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陕西

开展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创建工作,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启动“班班通”建设项目,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做好教育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加快教育管理业务系统建设进程。加强电子学籍管理。建设教育教学与学习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展教育类网站前置审批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

甘肃

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建立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相衔接、符合甘肃实际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实施“优质数字教育建设与共享行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等专项计划。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网络系统,组织“三通两平台”试点工作。建立甘肃省教师信息管理平台和全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继续做好全省14个市州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工作,完善甘肃教育卫星传输网和地面传输网络。

青海

召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规划,统筹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以实施“三通两平台”为重点,启动全省教育信息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省级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加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完成教学点资源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分步推进学生、教师、规划等五大类二十个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加大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益。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装备条件。

宁夏

制订出台《宁夏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17)》、《宁夏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7)》,更新和完善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中小学“三通”目标,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形成高效、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开展“两平台”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协调一致,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新疆

制订新疆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实施方案,统筹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全面覆盖农村中小学,80%的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争取社会支持,启动光纤入校园计划。建设自治区级教育数据中心,充实新疆教育信息网站群建设和功能服务,开通维文页面。推进四级专网与电子政务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

新疆兵团

研究制定《兵团教育信息化建设十年规划》。实施《兵团教育信息化建设两年重点工作方案(2012-2013年)》,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目标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启动兵团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及办学条件、学校资产入库并与国家平台互通。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规划,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普及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加强教育装备和条件建设。

大连

编制大连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扩大大连教育城域网带宽,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实施市教育局直属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开展城乡学校专递课堂建设试点,将城市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输到农村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启动“人人通”建设试点,使全市中小学教师拥有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推进大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信息化提升教育管理高效化。全面跟踪“班班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应用水平和管理制度建设,确保政府投入效益最大化。加大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开展信息化专项比赛、评比和应用成果展示活动,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创建大连职业院校招生就业网。

青岛

继续抓好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为200所中小学新建、升级校园网。制定规划,启动教育云系统建设,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开展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全面实施教育装备现代化项目,加强中小学新“班班通”配备和现代化实验室、专用教室和图书馆建设,抓好培训、管理和应用工作。

宁波

加大学前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出台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建设高清远程网络教学平台(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8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中高职网络学习平台。启动建设具有宁波特色的“学分银行”,推动开放大学建设,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加快构建覆盖全市、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深入开展数字资源库进社区、进企业推广服务工作。

厦门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一、全市商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商务系统均建立了商务之窗、商务预报网站和政务公开门户网站,所有计算机实现上互联网,对上、对下全部实现网上办公。

二、2011年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全局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内容,坚持常抓不懈,从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根据局领导工作变动和三定方案落实情况,及时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信息联络员工作职责,具体负责信息化日常工作,确保了我局信息化工作的有序扎实开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益。我局充分认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行政办公效能和办事效率,共享优质信息化资源,提高商务工作质量。为此,我局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公环境与办公条件,特别是我局新建办公大楼的落成投入使用,大大地改善了全局人员的办公环境,在新大楼的信息硬件设施建设上均按照最高标准,开通了电信短信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完善和加强商务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精神,我局在深化和巩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务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做好商务系统政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录入、核对工作,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网站、商务之窗网站、政务中心窗口以及便民资料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效地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获得商务信息的权利,促进了我市商务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局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开信息达850多条,其中业务公开信息117条、部门动态等其它信息708条。重点内容为我局完成三大指标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扩大消费(比如家电下乡)政策的解答。商务之窗和商务预报网站上公开信息达5000余条。

三、存在的问题

1、少数机关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信息工作质量还有待提高,与市信息办联系不够经常化。

2、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管理维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别科室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应用技能还有所欠缺,信息员的网络操作技术水平和整合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四、2012年工作要点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商务系统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加大投资,注重基础建设,在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加强现有设施管理,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务公开工作与做好行政审批、行政监督、商务执法等内容结合起来,为我市商务经济发展提供较好在信息平台。

四、抓好信息通讯员队伍建设,适时开展业务培训。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实施了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以“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为主的一揽子计划,在工业领域增强信心,稳定预期、扭转增速下滑等方面产生了重要效果。

电子信息产业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具有明显外向型特征,出口依赖较大,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显著。面对严峻形势,我们认识到,虽然电子信息产业受到较严重冲击,但产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速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升级,实现信息产业调整振兴。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太、可操作性强,受到业内外的高度评价。规划的组织实施,就是要强化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落实以下几方面措施;

第一,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保持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定性,研究出台进一步支持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鼓励平板显示产业发展。鼓励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完善投融资环境,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发展风险创业投资,支持海外归国人才在国内创业。

第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以及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升集成电路,核心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太力推动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势企业的兼并重组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第三,组织实施规划涉及最大项目。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项重大工程。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之一,用好中央财政20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贴息方式支持企业技改项目,鼓励企业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提升生产经营水平。

第四,落实稳定出口,扩大内需各项措施。继续保持出口退税力度,加大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支持。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已经六次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大宗电子信息产品对稳定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跨国收购国际领先企业。将“扩内需”摆在比以往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带动作用,加快推广应用我国自主产品和技术。继续实施“家电下乡”,选好定点企业,抓好品种质量,做好售后服务。

第五,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支持钢铁,汽车等行业的软件服务中心剥离成为软件企业,带动工业软件应用。鼓励网络动漫等新兴产业发展,以软件外包服务为重点,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业。以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为切入点,提升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

动态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开通

4月30日,由国家图书馆建立的国内首个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门户――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网址:govinfo.nlc.省略)正式开通。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主要以各级政府网站上的公开信息为整合对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自动化采集和组织,将各级政府公开信息进行整合,建立多种专题数据库,利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外部特征及其关联关系进行充分组织,挖掘和揭示,并将互联网上的不同来源,格式和版本的政府信息资源与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有序整合,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门户。

目前,该平台已完成中央政府及其组成机构、各省及省会城市上百家政府网站上政府公开信息的采集与整合,主要包括政府信息、政府公报和政府机构三大栏目。该平台用户在一个窗口,一个检索界面即可一站式地获取分布在全国各地政府网站上的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并可快速访问各个政府站点。

动态

滨海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联盟成立

4月21日,由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指导,依托滨海软件与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由34家滨海新区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联合发起的滨海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在天津开发区正式成立。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和滨海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联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发起会员共同签署联盟宣言。

作为滨海新区和天津开发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得到了政府公共政策的强有力支持,形成一批在专业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具备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级人力资源基础。但如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滨海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联盟的成立,将在六方面进行重点工作一是共同培养促进高级生产要素即高级技术人力资源:二是联盟肉机构之间相互支持与合作,延长产业链;三是形成合力共同拓展产业的市场需求:四是联盟内机构之间管理,服务等知识的学习分享,同时通过竞争促进创新;五是共同研究判断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发展机遇,争取跨越发展:六是与政府建立顺畅的沟通、配合、反映诉求的渠道。

滨海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联盟是由滨海新区具有影响力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公共机构,大学等自愿参加组成的区域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通过“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运行原则,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相关机构在本地生根,共同打造滨海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品牌,为区域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该联盟的成立,结束了天津市和滨海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缺少行业组织的历史,将为滨海地区创新型区域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动态

天津市确定今年信息化工作要点

4月15日,经市领导同意,天津市信息化办印发了《2009年天津市信息化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指出,2009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为新滨海提供高质量信息化服务,为新天津构筑高水平信息化支撑,为新跨越实现高速度信息化发展”的实践载体,深刻认识新时期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实施信息化兴业,强政、惠民工程,以信息化助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添动力,加助力、增实力,奋力开拓信息化工作新局面,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工作要点》提出了今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一是实施信息化兴业战略,服务企业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启动信息化兴业“三个―工程”,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全市信息技术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二是科学推行电子政务,增强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高质量完成“扩大公共服务信息范围”民心工程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一批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围绕大项目建设开展信息资源服务,继续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政务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的应用。三是开展信息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和城市管理信息化,扎实开展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信息化,继续拓展“金卡工程”应用。四是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大力推进滨海新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积极开辟新的产业增长点,大力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扎实开展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利用工作,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五是贯彻落实《天津市信息化促进条例》,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化人才保障和宣传交流工作,加强无线电监测和管理。

天津房屋专项维修资金

管理系统正式运行

为了提高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促进维修资金使用办件更加便捷、高效,天津市国土房管局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研制的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管系统于5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全市除保税区、高新区以外的19个区县维修资金申请使用业务均实现网上操作。

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的正式上线,不仅实现了维修资金使用业务申报、备案、资金划拨等流程的网上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维修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系统所具备的自动生成使用申请要件,自动按户分摊维修费用、自动统计汇总征询意见结果,自动下载维修施工及监理合同等功能,既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的误差也大幅度减轻了资金使用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的工作强度,加快了使用进度。该系统还为广大业主提供了便利的资金网上查询功能,为物业企业提供了项目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运行状况统计分析功能,使物业项目设施设备安全运行,合理制定维修计划、增强维修资金管理透明度、加大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保障公共资金安全规范运转等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全国质检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4月20日,全国质检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济南市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魏传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魏传忠副局长在讲话中要求,质检信息化工作必须用科学发展的思维来研究,用科学发展的举措来解决,努力提高信息化工作对质检事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要制定并完善质检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建立质检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在全面推进的同时,重点抓好检验检疫E―C1Q建设,质量信用系统建设,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网站建设和“金质工程”建设五项工作。各级质检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要做到组织领导,制度管理。资金投入,机构人员,责任考核五个方面的落实。

质检信息化是全国政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2年,“金质工程”就被列入了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十二金”工程之中。经过几年的建设,质检信息化已融入质检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营效能和服务企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_以及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质检工作行为和在资源共享,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态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出台

4月15日,中国政府网全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共分五部分,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规划实施,规划期为2009~2011年。

《规划》指出,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三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

《规划》还要求电子信息产业在调结构。谍转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在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创新要带动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规划》提出的七大政策措施包括:落实扩大内需措施。加大国家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环境。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规划》指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

4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总部举行了世界数字图书馆启动仪式。世界数字图书馆以网络为平台,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机构珍藏的手稿、地图、书籍、乐谱、语音资料,电影,图片和照片等文化制品的电子版本,公众可不受限制地免费使用这些材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建立世界数字图书馆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培育文化和语言上的多样性,增加互联网上文化内容的数量和种类,为教育工作者,学者和普通观众提供资源,并加强伙伴机构的能力建设,进而缩小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国内首个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私募基金成立

4月29日,以华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为主设立的国内首个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私募基金――中华软件服务投资基金签约仪式在无锡市举行。

中华软件服务投资基金是国内首个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私募基金,基金规模为人民币2亿元,首期规模1亿元,由华软投资,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基金成立后,将面向具有一定业务规模,具备核心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商业模式及团队出色的软件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优先重点投向无锡新区软件服务产业领域优质项目促进软件产业资源整合。同时,华软投资计划在无锡设立子公司,负责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并将带动多方产业力量,引导和促进优质项目入驻无锡新区。

华软投资是一家由资深IT和金融专业人士创办的新型投资机构,专注于为高速成长的我国软件,服务和IT科技产业提供服务。

天津开通“劳动保障个人信息”网上查询系统

为方便参保人员及时了解个人社会保险的相关信息,增加个人缴费查询的透明度,4月中旬,新改版的天津劳动保障网(网址www.tj.lss.省略)增加了“劳动保障个人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使参保人员足不出户,便可在网上查询自己的社会保险信息。

信息化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通知》公布了今年工业通信业标准化的六项重点任务:深入落实标准化改革措施,构建新型标准体系;实施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快相关标准制定;强化标准体系建设,综合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提高国际标准转化率,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加强标准的宣传与实施,有效发挥标准作用;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通知》指出,要持续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体系。全面完成工业通信业推荐性标准和计划集中复审工作,通过确认一批、修订一批、废止一批、转化一批,重点解决推荐性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交叉、矛盾和滞后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俗继逑档男调性、配套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继续提升新立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的重点标准、基础标准,以及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节能与综合利用等公益类标准比例,推动推荐性标准向政府职责范围内过渡。

《通知》明确,要综合推进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大力提升信息通信业技术、服务及安全保障标准水平,同步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加快新型网络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完善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

《通知》指出,要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国际标准转化情况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优先安排国际标准转化项目,推动在基础方法、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提升行业标准的总体技术水平。

上一篇:文化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执法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