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原理”课程隐性教育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30 05:36:33

高校“原理”课程隐性教育模式探讨

[摘要]文章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隐性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高校“原理”课程隐性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忽视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忽视利用校园文化进行“原理”隐性教育、缺乏自我管理和社会服务,提出解决问题的三种模式:注重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陶冶式教育模式;完善自我管理和社会服务,构建服务式教育模式。

[关键词]原理 隐性教育 模式

一、高校“原理”课程隐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

显性教育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教育的主要形式,许多高校在“原理”课程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脱节,忽视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将“原理”课程显性教育仅仅表现为知识的传授过程,仅仅传授抽象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抽象性强,可操作性差。大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背理论条条,死记规范条文,结果是考完试,显性教育的理论内容便在大学生心目中划上了句号。

2.忽视利用校园文化进行“原理”隐性教育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许多学校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意识到利用校园文化进行“原理”隐性教育的很少。

3.缺乏自我管理和社会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社会和学生的利益需求都会发生不同变化,青少年的社会服务活动要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让大学生自觉参与校园的管理和建设,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以发挥主动性、培养责任感、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社会是另一所大学,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学生自我参与和实践来认知、领悟、评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达到自我选择和自主教育的目的。

二、解决“原理”课程隐性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对策

1.注重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

针对“原理”课程忽视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我们尝试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渗透式教育既是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教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人们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具有“润物无声”、“滴水穿石”的效果。现代教育应注重显性教育过程中的隐性渗透,在高校“原理”课程教育中尤其要注重:

第一,“原理”课程显性教育中的渗透。把握好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系统性、严谨性、前沿性,教学过程宽松、和谐、自然,引导学生在理性和感性的交汇中,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我们在此方面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尝试。一方面,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原理”课程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探讨如何使原理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意识。我们有意识地利用“原理”课程显性教育中渗透隐性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课外活动中的渗透。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它由于具有参加者的自觉性、主讲者的权威性、研究问题的前沿性、研究内容的广泛性、研究方式的多样性、活动的开放性,特别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其隐含的理论意义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用课外活动进行隐性渗透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我们在此方面开展有关系列讲座、对经典电影进行哲学解读,有意识地利用课外活动进行“原理”隐性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网络的渗透。学校应加快校园网络的建设,引入高性能的硬件设施,增加对“原理”课程软件开发或网站、网页的投入,在网上建立“原理”课程的新阵地,使校园网上能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华。研究如何才能使校网页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自愿浏览校园网页规律,如网页设计优美,内容丰富多彩,开展网上辩论、网上调查、网上征文,并针对目前国内热点问题,聘请专家进行在线交流等,采取措施,使其在网络浏览中,入眼、入耳、入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效果。网上要提供学生提意见的便捷渠道,如师生论坛,师生QQ群,教师博客等,并及时反馈,建立“原理”课程教学的“绿色通道”。

第四,文艺类音像文献的渗透。音像文献以形象的运动形式和人的内在想象力产生对应关系。使人产生丰富而微妙的审美感受和共鸣,从而激发人们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音像文献独特的心理塑造功能,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隐性教育效应。音像文献的隐性教育效应主要表现在审美效应、情感效应、暗示效应、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的效应四个方面。

音像文献作为一种文献载体,作为整个文献信息流中的一个正常支流,完全应该纳入常规的流通阅览渠道,供读者广泛使用,以充分发挥出特有的隐性教育效应。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陶冶式教育模式

陶冶式教育是渗透式教育的一种,它主要指营造一个健康、明朗、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高校大学生在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的熏陶和渗透。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这里的教育环境既包括有形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景点,也包括无形的校风等校园文化。陶冶式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提升美的情感体验,是教育中的审美渗透。社会越发展,人的主体性越得到张扬,人就越渴望达到真、善、美的统一。美的事物、美的情境常常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快,并自觉约束自己不合乎道德的行为。相反,肮脏的自然环境,恶劣的文化氛围,单调的社会生活则易使人们懒散、放纵,对教育无动于衷。所以陶冶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主要不是理性说教的深刻程度,而是情绪感染的强烈程度。“原理”课程教育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激起受教育者美的情感体验,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开启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陶冶式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显性教育与隐性结合的最好形式。它们是以校园内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并由承载这一价值体系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主要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和重视舆论导向,加强校风建设等实现陶冶式教育。

“生活即教育”,“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原理”课程教育者更应重视软环境的建设。首先是要重视校园的舆论环境。社会舆论对人的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这方面,“原理”课程教育者可以利用学校的校报、广播台、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来创造一个积极的正面的舆论环境,通过舆论导向来弘扬正气、扼制邪气、强化学生向上、向善的理想信念;其次是要重视校园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底蕴、办学理念、教风、学风等。它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积淀,精神的存在。尽管它是无形的,但耳濡目染,会给学生以内心深处的震撼。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会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它的作用还会波及到社会。第三是建设校园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注重建设校园的自然环境的建设,如果高校的建设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别具匠心,使具有生命灵性的人文景观风景和自然风景和谐统一,那么身处这样的环境,不仅有利于陶冶情操、怡情养性,还可以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更好地整合广义上的教育条件,巧妙利用这些外在的环境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使校园环境成为一块净化心灵的精神乐土。

我们通过“爱智学社”、“邓研会”等学生社团,有意识地利用校园文化进行“原理”隐性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完善自我管理和社会服务,构建服务式教育模式

服务式教育模式是一种实践活动模式,是指人们自觉参与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以发挥主动性、培养责任感、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自我教育模式。这个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我参与和实践来认知、领悟、评价道德规范,达到自我选择和自主教育的目的。

在高校,“原理”课程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具有独立人格、情感丰富的大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通则理达。很多时候大学生在接受“原理”教育时是伴有情感进行选择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针对单个学生进行的隐性教育的一个长处就是易于和学生进行情感直接交流。如何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呢?首先,要注意情感交流的差异性。人都有情感,但个性不同,经历相异的人表现和接受情感的方式是有区别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组合体,在他们身上可以折射出地域、家庭、性格等多种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层次差异。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有的学生易于接受含蓄的暗示,有的学生却要直接点明错误的原因。其次,情感交流的平等性,“原理”课程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但它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工作,在学校,它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件事情上,我们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实关爱学生的成长,做到处处平等交流,事事公平处理。当然,我们也要反对狭隘的、不讲原则的情感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思想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不可破的,而是在它们生存于充满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才成为神圣不可破的。”作为“原理”课程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原理”课程教育是一杯水,而融合了人情味后,奔流的则是鲜红的血液,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

隐性教育的教育过程,目的是内隐的,教育方法是间接的,它不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讲大道理,不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讲大道理,搞“一言堂”,而是把教育的意向内隐在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中,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年级、寝室的各种评比,开展读书竞赛。组织学生参观重点建设工程,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举行各种体育竞赛、文艺演出。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一些纯粹的活动。但实际上,通过这些丰富多彩而有艺术感染力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对学生的精神境界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预先不告知教育目的教育意向的形式不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反感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原理”课程教育的作用。

总之,隐性教育的实施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教育目的内隐,让学生在“习得”中受到教育,是对传统的“学得”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它能很好的达到某些教育目标,特别是在品质、态度等方面,并比显性教育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所以在今后的“原理”课程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地位会更加突出。我们要不断拓展隐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原理”课程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天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合肥工业大学,2005.

[2]孙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校级教研项目《“原理”课程隐性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y102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下一篇:高教大众化背景下关于教育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