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学院创新性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时间:2022-09-30 04:02:21

浅谈独立学院创新性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

摘 要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而独立学院的创新性教学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理解创新性教学的深刻内涵,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创新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和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新性教学 全面发展

独立学院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选择的愿望,为深造者提供了场所,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人才,解决了教育经费的问题,也增加了教育资源,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如此林林总总,独立学院做出的贡献是社会有目共睹的,探究其根源,无疑就要在学校的本能(或者说是属性)中寻找其立足长远的基石,这块基石首先就是教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教学观念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改变传统的被动、繁缛、单一、枯燥、赛场竞技式的教学观念已经成了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现代的教学观念应该变得更为适合人与外界条件,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课堂教学和督学机制,注重效果和效益,构建创新性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才能,发挥出老师最大的能力,激发出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一起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独立学院应该尤其注重这一点。

“切实把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个主要内容,即培养目标创新、培养规格创新和培养过程创新” ,如何使这些深入人心,其实它同于所有的高校一样,必须注重课堂上的创新性教学和实践教学,它们是一所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教学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下述过程中,本文将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重点,分析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及其思路问题。

一、如何认识创新性教学

“创新”一词,说严格点,它是源于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在这里,“创新”一词得以理论上的体现,其国际社会认同的特指英文是“Innovation”,区别与我们常说的“创造”(英文为Creation)和“发明”(英文为Invention),即“创新”更具有它自己的特殊地位。

“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可见创新之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一种体制的改革、变革、革新和改造,当然教育也包括在内。我们把“创新”引入到教育中,它的的核心就是知识的创新,当然注重于老师在“教”的方面的创新,也注重学生在“学”上的创新,这是根本。知识创新是教学创新的终极结果,它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首先,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在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的前提下,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把目光放远、放长,带动学生的创造能力,最高效方式吸取课堂知识,鼓励学生个人挖掘知识,重在引导,而不是教导,把学生培养为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社会人才。独立学院应当积极配合这样的教学,为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提供场地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激励老师和学生正确的做法。

再次,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挥的氛围,把学生和老师同样做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做相应的改变,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来与之适应,尽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能力,多启发,而不是强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新颖独特的观点,通过语言、文字等平常手段与老师及其他学生交流互动,也可以用其它渠道来展示自己的努力成果,表达自己独特性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

最后,要善于运用各种创新形式教学,扎实理论基础知识,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符合学生性格特征的具体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具有普遍适用性、指导性的教学原则与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增强自身的办学能力和吸引力,拓展思路。

二、创新性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作者查阅相关书籍,对课堂教学定义现在大概做一下简单概况: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相关能力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传授、引导、讲解、分析、概况,学生的辨析、讨论、问答、思考、动手、作业,以及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等等。在此,一般情况下,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根据相关专业课程的特点,设计出合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课程目标,突破课程重点,让学生自主地来学习其中的知识,获得进步,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在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但对其进行拓展,建造创新性课堂教学,来的不是很早。迄今为止,相关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关于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有必须去解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等问题。创新性教学的提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创新性课堂教学以体现“创造”为基准,能够找出恰当的路子,第一时间把相关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个人创造力,提高其主动性来活跃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其认识到,他是课堂中的一个有声有力的有机体,能够沿着老师的思路和知识固有的架构,发展下去,实现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建构。

在创新性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要让学生建立其课堂意识和课程意识,提高他对丰富知识的自觉性。比如,我们在学习一章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考虑到学生对它并不感冒,若是生拉硬拽的学习,估计不会有一点效果,这时老师就要利用创新课堂教学,改变常规思维,先把理论放在一边,利用相关实例,在各种教学器具上将其丰富地表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领略,当老师看到了学生的学习兴头正处于高峰时期,这时就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拿出来,效果应当是不错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情绪,对教学创新的合理性要认知思考和应用,做到因“课”制宜,用表现力较强的教学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对课堂的认识做新的体会和认识,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爱课堂,以此为基础,再让学生喜欢上老师的课程,建构由近到远的课堂意识和课程意识,过渡到具体知识的体现上。

再次,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使得学生全面发展,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要有所改变。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一个互动过程,各种情况都会发生,老师就要做好相关的应对,去认知把握章节知识的每个环节,控制教学进度,建立一个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框架,对课堂的教学进程有个清楚的定位,来适应整个过程中的氛围,灵活地调节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同时,光有这些也不够,教师应当在明确课堂知识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创新地设计适合学生胃口的课程,提高知识教授的有效性,将各个环节做到得心应手,这就又要老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和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创造开放式、立体化、多层次的课堂气氛,让其民主、和谐、有情感、有思维,取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落差。

最后,创新性课堂教学要注重的是上课内容和上课方式,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把上课内容和上课方式融入于开放课堂之中,实现教学创新,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结果,同时,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教学目标又是通过上课方式和上课内容决定的,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要求高校的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打破教学目标的整齐划一,用灵活多变的上课方式来适应不同的教授内容,积极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特长优势,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把学生钉死在板子上,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教师也要承认不同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学习基础的不同,对待上课内容的接受上不能一概而论,要肯定学生的潜能,找到能给学生切实可行的能够增长学科能力的办法,力求实现教学目标内容上的拓展性和制定上的层次性,以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上情况的实现就要有一个开放的课堂与之相适应,可以说是――要建立分别属于学生每一个人的课堂,而不是一个集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拓展,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最大限度地延伸教学目标的内涵,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修养、特性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掌握学科知识能力和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照这些去探究、深入,突出实践过程,使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把学生的思路拓展开来,与老师互动地产生默契,有步骤地培养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个性,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开辟通道。

独立学院是个相对开放的教学机构,它特殊的体制能够充分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争强独立学院生命力和向心力的突破口,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点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3(10).

[2]陈江丽.浅谈新时期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3]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4(4)55―56.

[4]刘翠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讨.高教论坛.2003(10):39―42.

[5]林崇德.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中国教育学刊.2000(1).

上一篇:高职专业课程包通用模型设计方案研究 下一篇:EPS外墙外保温应用及其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