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30 01:31:29

浅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能发挥出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效果的好坏来源于一个重要的因素──学习兴趣。提起信息技术课,有些人会说:电脑课,学生最喜欢了。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确热情很高,但大多数学生上课是为了上网,或玩游戏。所以,每堂课下来教师都觉得疲惫不堪……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是真正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教师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兴趣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9-02

一、转变教育观念

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就要把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因此,每节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学科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应用,能充分强化教师“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敢于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扩展,这与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为教师“用教材教”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二、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还要学会去赞赏学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标准的评价,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理,产生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在体验中强化自我。

初中学生入学时知识技能差别很大,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

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教师要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最佳时间,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看,不论作品质量如何,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才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如在上《欣赏powerpoint作品》这一课时,我让同学们事先在课前收集关于本班的班级资料,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随机展示作品,有些作品中那鲜艳的色彩,漂亮的画面和新颖的立意,深深吸引了大家,同时,也让部分学生有些相形见绌,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想探讨幻灯片制作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知识的兴趣。

四、分层教学,因人而异

现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 “贫富悬殊” 现象十分严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 从而对他们采取分层教学。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游戏、Flash 动画演示、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等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我们应该经常反思: 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易于理解。

我们教授的内容。这样, 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 就不会出现上课不认真听、冷场之类的情况了。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位学生,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 索性就不做了; 任务太低了, 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无事可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地布置任务, 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 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 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

五、即学即用,激发兴趣

即学即用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种工具,学习计算机不必过分强调系统性,它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如学生学会电子文稿Word图文混编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编辑文稿、制作校报、设计课程表等。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即学即用的方法,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后面加入一些小任务,当然要确保这些任务与前面所学知识紧密相连。此外还可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学习告一段落时,加入一个综合性的大任务,集中体现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如在讲完Word图文混编时,让学生设计一个“文明校园”的板报,设计完成后,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当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板报,心中自然兴奋不已,很有成就感,从而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设计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上机操作,保持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极强,这就是学生的上机操作,大约占整体教学时间的70%。上机操作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将学生的理论阅读、理解思考与观察、验证融于一体,最终归于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但正是这种重要性,使学生在初期的新鲜感之后,会因学习内容难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学习兴趣。因此,为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保持,在上课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课时的学习任务与目标,经由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与上机实践操作和探索,来最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因给予了学生一个主动探索与发展的空间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能力培养也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文字处理基础”单元时,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准备了一些教材所用WPS软件制作的班级电子报作为展示。软件的使用与所展示电子报的内容正是本班级的事情,两者直接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因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依据教材相关章节,我将所教学内容进行细分,带领学生每课时学习一部分,直到最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独自完成电子报的制作。这样使学生的兴趣长期在高位上运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优质高效。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黄瑾瑾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08。

[2]《信息技术》,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3]刘馨.浅谈职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河北农业科技,2008(3):53.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