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对我国贸易结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9-30 12:38:21

低碳经济发展对我国贸易结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增加,给社会经济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我国高排放、高能耗的出口导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目前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详细进行分析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引言

作为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这种提倡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更被全球所重视。这一趋势对于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入手,低碳经济对出口结构影响进行分析,就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结构的影响

1.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

随着近几年,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产品的成本有所增加,并且我国有些出口产品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出口限时,例如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所设定的高额“碳关税”的限制,不但进一步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并且也使得我国的产品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下降,出口的数量有所下降,从而导致了贸易限制,出现了贸易限制效应,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有所影响[1]。其中我国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业、金属冶炼加工业、金属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以及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

2.传统高碳工业产品出口发展受阻

能源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基地,有相当一部分的劳动力密集、低技术含量、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低端产业链中在国际产业分工的劳动制度,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由于环境和能源的限制,传统的高碳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困难。

3.显示出了我国外贸交易市场不成熟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我国碳的排放量的增加,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也将碳排放称为碳交易,指的是根据一方购买合同向对方支付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一种排放权的行为。在05年国际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对于发达国家的碳的排放量设定了严格的规定,并且设定了逐年必须达到的排放目标[2]。然而我国碳交易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交易上还存在非常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这对低碳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经济贸易结构的调整措施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加强竞争力

为了能够满足党的十七大要求,必须要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进行最大化的实现,并且要把它看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其任务就是进一步对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进行推进和调整,以能够实现对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严格控制高排放以及高耗能产业的出口政策,对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大生产和开发,从而对整个产业机构的低碳化目标进行实现。使我国竞争力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所加强。同时还要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完善,以一些强制性手段来对节能减排进行控制,从而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有效的减少,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另外还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对低碳企业进行福利,从而对企业的环保意识进行加强,促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

2.加强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据相关研究报告,只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技术创新已长期保持在38%以上,到2050年将达到50%左右,因此,技术进步和技术部门,走出去与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新的有利快速在中国的发展规律。多种技术,如:碳汇,碳捕获技术、替代技术、回收技术、减排技术、能源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等,这些技术促进发展世界先进的工业设备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为中国率先进入低碳经济的关键。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低碳技术在发电、交通运输、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传统部门,其实,他们可以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关键能源技术,提高能源节能技术,最终可以基于许多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3.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启动国内碳交易市场,推动国内产业绿色升级

目前我国虽然属于是最具潜力的碳排放交易供给国,但是在国家碳交易中却没有话语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形式就是CDM项目。这是依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根据CDM项目的规定,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由于受到CO2排放量的控制,那么就可以采用资金投入或者是技术转让的方式,实现和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项目的合作,并对这一项目所降低的CO2排放量进行获取,同时这也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绿色升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目前我国还属于是发展中国国家,其低碳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必定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只有通过国际之间的合作,加大对一些先进技术的引进,并且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节能减排措施进行借鉴,以能够对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效的进行实现。绿色产品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在市场中所占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行顺应,同时还要对国际标准的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加大力度对绿色产业进行发展,以确保我国能够尽早生产出和国际标准相符合的绿色产品[4]。

三、结语

总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展国际贸易、发展低碳经济,既顺乎世界潮流,又合于中国国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是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的终极方式,实现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跃生,焦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06):120-122.

[2]于立新,江皎.低碳经济压力下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J].红旗文稿,2010(02):46-48.

[3]龚韵秋,陈晓庆.低碳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分析[J].中国商贸,2010(14):59-60.

[4]秦殿军,郭晓晶.低碳经济对贸易格局的影响[J].科技和产业,2010(12):99-100.

上一篇:对葡萄酒质量安全的分析 下一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