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语言与情境创设

时间:2022-09-30 12:07:24

浅谈音乐课堂语言与情境创设

音乐是一种在时间中展现的诉诸人们听觉的声音艺术,而不像其它艺术那么形象直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对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必须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真切地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因此,教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而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教师优美动听的课堂语言,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优美的课堂语言,创设音乐情境

语言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它具有节奏美、音调美、色彩美、音律美等特点,而美的语言更是承载着人类独特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优美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音乐内容,描绘出音乐意境,使学生联系切身的生活经验,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更容易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成为音乐作品的欣赏者,要深刻地理解、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运用生动准确、凝练精粹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如:欣赏圣桑的《天鹅》,教师可以感情为线切入和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画面:皎洁的月光、宁静的湖面、高贵而优雅的天鹅,一只伤感的面对死亡的天鹅,怀着对生命的眷恋,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与生命告别。优美伤感的音乐和教师富有艺术化的语言渲染,会带给学生心灵艺术美感享受。

二、恰当地选用诗歌、散文,烘托音乐的意境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艺术,它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学生对它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和音乐意境相近的诗歌或散文,用文学的语言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创设和音乐作品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欣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我给同学们朗诵了唐朝诗人张若虚的诗词:“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朗诵完这首诗,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已浮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随后,音像同步展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当乐曲响起的时候,学生们忘情地投入到民族器乐所展现的清丽优雅的意境中。

三、课堂语言的语速、语调要和所创设的情境一致

对于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而议。而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少不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同样,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少不了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结合运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设的情景,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节表现。

如:在教唱歌曲《游击队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游击队健儿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我采用了轻快、流畅、富有节奏感的语速朗读歌词,以此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很快就把握了歌曲的演唱情绪,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又如:《摇篮曲》,歌曲本身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的祝福的动人画面,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平和安详。朗读歌词时,就应该用温存、亲切、徐缓的叙述语气,反之,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课堂语言的语速、语调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运用要恰如其分。通过教师的语言,使创设的意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四、恰当和优美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

看过戏曲表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使

观众听不懂表演者的语言,也会体验到戏曲故事发展或轻松或紧张或哀伤的情节,也会体验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演员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形体语言艺术。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文学语言,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形体语言运用恰当,对于创设情景,无疑是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更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在教学手段、媒体层出不穷的当代,我们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语言的作用。在音乐课创设情境上,除了运用一些现代的教学媒体外,要不断提高教师自己的艺术修养,使课堂语言和教学媒体在每一节课中完美结合,才能使音乐课中所创设的情境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杨凭招(1974-),广东陆丰人,小学高级教师,供职于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论乡镇行政组织法治文化建设 下一篇:新乡新贝尔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