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命体验,提升语言素养

时间:2022-09-29 09:51:17

关注生命体验,提升语言素养

摘 要: 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语文教师就要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立足生命体验,以学生为本,从生命价值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尊重师生个体独特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和谐的情感交流,以美储善,以美导真,提升审美品位,发掘师生在课堂中的语言创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关注生命体验 提升语言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关注他们生活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完整性。语文是一门传统的人文基础教育学科,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极其深广的。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关注生命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

一、摒弃功利、以人为本,重视人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背负着人为的压力,原本富有内涵的语文课程在功利教育、实用教育面前变得面目全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人为地过度放大,文本被肢解为字、词、句、段、语法、修辞的步骤分析,人文美、情景美、音乐美、建筑美、语言美被剥离。语文教学片面重视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诚然,在重复机械的操练和程式化解读中,学生可能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他们失掉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激情和灵感。

语文教师要给思想松绑,给语文减负,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以自身的人文精神,通过文本本身丰富的人文元素的映照,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发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人的生存状况、个性价值和命运关怀,培养学生对人、自然、社会中的至纯、至美、至真、至善的感悟和追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和文本的品读,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的特色,渗透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文思想,塑造学生心灵,完善自我。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以苏教版高中教材为例,必修部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设置了22个专题,涉及政治、经济、思想、伦理、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对个人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引导、启发和教育作用。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人文精神,充分把握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理想、人文关怀等,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的人文反思,引导学生由作品推及作者,知人论世,感受作者的气魄、胸襟、品质和追求。如《渔父》中洁身自好、坚持理想、舍生取义的屈原和高蹈隐世、知天达命、超然世外的渔父的对话引出的是重大的人生哲学探讨;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则是一篇无韵的《离骚》,太史公之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大丈夫气概堪为万世楷模,而他对生的价值和死的意义的理性思考,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生命的重大意义。

二、平等对话,构建师生和谐的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语言活动的舞台,是师生语言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的源泉。教师应自觉成为学习的先行者,努力成为学生求知过程中富有经验的组织者、学生的求知伙伴。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独特主体,他的意见和建议应该得到尊重,教师应该将学生放置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和学生对话,真诚地与学生交换彼此对文本的解读意见,和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在自由、民主、平等、对话的友好协作氛围中积极有效地进行课堂语言交流。

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对文本不断探究和感悟的过程,是师生人格对话、平等对话、共同进步的源地,需要师生共同的情感投入和积极挖掘。如气象磅礴、格调雄浑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如画江山下引发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叹;陈词慷慨、壮怀激烈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隐含的对时局的忧心忡忡和光阴虚度、垂垂老矣的抑郁;语浅情浓的《亡人逸事》传达的是相濡以沫、夫妻情深;古朴恬静的《边城》展示的却是凄美缠绵的爱情……在教授文本时,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感受和体味,将自己的情感熔铸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把文本的情感因素传达给学生,披文入情,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情感韵味的把握。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有意识地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酝酿符合课堂需要的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知识,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互动,迸发创新的灵感。良好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的良好的教学素养和坚强的教学意志,要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智能差异。“润物细无声”,教师平和亲切谦恭的教学态度、幽默风趣机动的教学方式,乃至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关爱的手势、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亲近,启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素养升华到理想的境界。

三、美文美读,以美储善、导真,提升审美品位

美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可以在愉悦精神的同时了解历史、了解自热、了解社会,获得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得到积累和增长,并进而凝聚、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模式,让人变得更加纯真和美善。

语文教材中数量众多、品质精美、风格不一的文学作品,或豪放、或婉约、或典雅、或冲淡……美文要美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品味作品中蕴蓄的美感,从而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提升自我对语言内涵的审美感知力。品读文本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声调和节奏,如《荷塘月色》全篇朗读宜以轻快、舒缓节奏为主;《听听那冷雨》全篇朗读则宜在轻快、舒缓节奏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沉稳、强疾节奏。引导学生通过高低徐疾、婉转低回的朗读,体会动人的音乐美,想象错落有致的构图美和缤纷多姿的色彩美,领悟内在的意象美,品味作品的文化意蕴美,从社会伦理学、哲学、原型理论等角度交互探讨,理解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忧患感。

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我们应以美储善、以美导真,充分利用文本中的审美因素,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期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形成对语言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力。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文本的阅读(美读)进行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自主、个性化鉴赏,能充分感受作品中的细节美、情节美、形象美,通过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中的感情结晶重新融化,汇进自我的生命长河,熔铸自己的语言风格。

由上综述,语文课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播和刻板的听、说、读、写训练,更多的应该是师生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他们的生命体验,在不断地体验中陶冶情操,拓展眼界,提高道德境界,提升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慕南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荣生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情趣教学,乐于识字 下一篇: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