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脉络与政策方略

时间:2022-09-29 06:58:56

理论脉络与政策方略

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国内外经济竞争越发激烈、发展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解决我国老工业基地当前困难和破解制约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关键,成为关系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力推进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现我国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学理脉络,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层次、市场渠道衔接下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定位问题以及新老产业间派生、分化、融合下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问题,更需要结合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现实障碍和当前形势,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肖兴志教授等所著《中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是一部既有深刻学术分析又有强烈现实指向的力作。全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题突出,视角新颖。本书以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为基本立足点,重点考察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兼容性”、老工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甄别与培育、老工业基地特色产业聚集区发展、老工业基地衰退产业援助与退出机制和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等内容。本书根据2010年以来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政策背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产业结构调整分析框架内,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在分析框架和研究视野上都有所创新。

第二,现实性强,政策性强。本书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研究课题《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核心研究成果的凝练与集成。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东北振兴司组织的一系列调研活动,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微观数据,对老工业基地发展状况、振兴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困难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从而使得本书的写作具有现实针对性。本书相关研究成果已通过内参形式提交政府决策部门,为“十二五”时期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直接的决策参考,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第三,方法得当,论证有力。本书采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理论、历史和经验相结合,围绕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问题,深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重点企业展开调研,以面向政府和企业的半结构访谈为主,将理论研究、现状判断、经验总结和政策设计有机地结合,对于发现制约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及成因,提出推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上一篇:中国保险业转型与升级 下一篇:城镇居民住房状况的地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