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7 17:00:56

理论创新的意义

理论创新的意义篇1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必要性;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在医院资金统筹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发展、和稳定。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医院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评价分析以及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下面我们对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有些医院的领导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医院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只能做基本的财务工作,不但效率低而且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牵扯医院前途的预算和支出调用等财务问题,根本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2.投资建设盲目性大。医院在投资建设方面不够科学,没有风险意识,投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对医疗设备的采购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方面,由于对医院的财务状况和设备的需求市场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分析,出现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问题。有些医院片面追求高、精、尖,对使用率、回报率考虑不够,出现了设备闲置现象,造成资金浪费。

3.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不到位。财务预算管理是医院进行各项活动的基础,但是因为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没有科学的可操作性论证和有效的控制监督,财务预算管理起不到引导经济行为的作用,使得医院运作中的风险加大。

二、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和必要性

准确的财务预测、分析、计划、和控制监督是保证医院安全运行、良性运转的关键,只有不断地进行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才能增强医院管理科学性、超前性和适应性。

1.为医院领导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财务部门提高的预算信息,支出数据等各种资金使用情况可以使领导对全院的资金运作情况迅速了解,领导可以依据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对医院的发展规划做出正确的决策。

2.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财务工作不是盈利部门,做好财务工作,可以减少医院的财务漏洞,有利于资金的收回。在对资金的利用分配方面做出很好的规划,良性的资金循环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为医院的运作提供良好的资金保证。

3.保证医院的经济活动在正确的经济轨道上运行。财务管理的直接对象是钱和物,财务工作就是要在合法的范围内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监督医院资本的运作,保证医院的经济活动合法运行。

4.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让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达到医院效益的最大化。医院财务管理可以对医院设施、环境建设、医疗费用等方面实施有效监督,在防止财务漏洞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良好的质量和较低的成本使医院和患者双方受益,也增强了医院的市场竞争。

5.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医院财务管理的关键是资金管理,医院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理念的增强,择优而医是大多数患者的选择。这就对医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先进的医疗设备,良好的医疗环境以及先进专业人才的引进等,都需要资金作为保障。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在合理计划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消耗、进行合理融资和投资,使医院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地发展强大。

三、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1.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 有效地监督可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医院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监督功能,使资金的利用达到效益最大化。

2.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医院要围绕国家“全额管理,差额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政策,以增收节支为目的,加强对业务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做好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要进行定期核查,保证账实相符,避免出现管理漏洞。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要做到财务管理创新,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首先要有法制观念,其次要精通财务管理业务,最后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为管理层在医院的发展评估、资金决策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建议,将财务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4.加强预算,做好医院财务活动的分析和评价。要实行科学预算,力求资金的使用合理、真实、高效。财务分析是做出科学决策的前提,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医院的各种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总之,医院要健康发展,财务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财务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利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提升财务管理效率,达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医院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璐璐:浅谈中医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5).

[2]董 芳 张笑莹: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财经界.2010(11).

理论创新的意义篇2

[关键词] 管理创新 循环经济 竞争力

在全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个大环境下,我省的循环型工业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依靠管理创新,因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光有技术和产品是不行的,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无论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文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标准等方面都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否则,滞后的管理水平和手段必将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从我省现状来看,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广东建设循环型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的管理创新将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力的提高。循环经济作为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必然成为一个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构成之一。广东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少,生态承载能力薄弱,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十分迫切,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为发展循环经济所进行的管理创新将极大地增强企业的循环经济竞争力。

1.将增强企业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传统上,企业产品的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包装、装潢、品牌及服务等)是构成其竞争力的主要内容。而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环境竞争力即构成产品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又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有些产品尽管在价格和质量等方面占据优势,但如果不利于环境保护要求,也会使产品丧失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理念曾先后经历了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再到“追求服务”的转变,这些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因此,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必须树立绿色生态管理的理念。所谓绿色生态管理就是在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系统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学科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它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企业及企业的各部门都是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环节,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协同、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企业将绿色生态系统的管理理念贯穿到管理的目标、方法、手段、标准等管理的方方面面,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对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使产品“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这种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企业管理创新,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环境竞争力。因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被企业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所吸引,产生极大的市场需求,这将为企业打开新的市场,大大刺激企业绿色生产。而且企业环境的改善,也会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

2.将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是应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过去许多企业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生产方式,管理的目标往往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些甚至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把环境成本转嫁到社会,导致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而随着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深入开展,国家产业政策对产业环保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更高,总量控制更严。同时,社会大众的环境意识也不断增强,对企业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大,很难再靠转嫁成本来谋求生存与发展。而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管理创新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因为,管理创新要求企业重新调整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关系,以循环经济来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在进行管理控制时必须考虑对资源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利用,实行资源减量化、废弃物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转化,这会有效地降低单位GDP消耗的各类资源的水平,降低生产消耗,使投入产出比发生大的变化;通过管理创新,企业能够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不合格产品和废品,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从而节约企业成本,全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将增强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技术和管理两个轮子。长期以来,企业一般比较重视技术创新,而管理效益由于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不像技术创新那样能够短期见效,使人们容易忽视管理。然而实践证明,“企业一年成功靠促销,十年成功靠产品,百年成功则靠管理”。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水平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因为,企业通过对生产技术的强制性控制管理,可以实现预算控制;管理者根据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调整预算指标,使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能够达到控制目标;ISO14000管理标准强调了污染预防,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控制,推动了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为清洁生产技术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总之,企业的技术引进、改造和开发,与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相结合,可以保证先进技术有效发挥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只有依靠技术和管理的结合,通过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二、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的管理创新将增强其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

近年来,企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不平衡不断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开始抬头。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表现形式,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更具隐蔽性,强制性,其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达到保护本国企业,维持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

绿色壁垒(又称生态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表面上看,它是为保护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而采取的措施,具有合理性,但客观上它对国际贸易产生某种限制或阻碍,实质上是利用环保之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有效地阻止外国产品的进口,为本国市场提供有效的保护屏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被逐步削减,绿色壁垒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年来,绿色壁垒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制定了较高的环境标准,包括对产品的研发、原料投入、生产过程、运输、销售及售后服务整个周期,甚至厂房、后勤设施、医疗卫生条件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他们利用国际社会所制定的有关环境政策、环境标准、环境标志和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准制度、环境标志制度和绿色包装制度,客观上为发达国家的市场设置了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因此,我省的循环型工业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树立绿色生态的管理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管理文化,采用循环经济的管理方法、环境管理标准等等都有助于应对绿色壁垒。例如,企业自觉坚持ISO14000的环境管理标准,通过绿色标志的认证,生产环境质量信得过的“绿色产品”,将冲破欧美等国家对没有取得绿标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在包装上加强绿色管理,满足发达国家在包装上的环保要求;另外,新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出口产品中未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是在进行环境倾销,应通过反倾销措施来均衡不同环境标准下的成本差异。然而,我省的循环型工业企业在管理目标上自觉地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不以增加社会的环境成本为代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对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三、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的管理创新将推动广东建设循环型社会

循环经济是通过多层面的经济循环,即企业内部的循环,企业之间的循环和社会大循环来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广东的循环型工业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将从多层面促进广东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广东建设循环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增长方式

企业要实现循环经济的增长方式,需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共同配合。技术创新为循环经济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管理创新则为循环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制度上的保障,增强了技术创新的动力,使技术创新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广东的循环型工业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树立绿色生态管理理念,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管理目标,在管理文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标准等方面均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将促使企业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循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有助于促进广东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生态工业园区是区域循环的典型模式。通过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区域内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资源或能源,逐步建立起企业间、产业间物资能源互换或转换的供求关系,实现整个体系向系统外的零排放。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前提是企业在管理理念上必须有合作共赢的意识。传统的企业一直将竞争作为其管理思想的核心,采用各种方式在原材料的采购上,产品的销售上与对手展开恶性竞争,企业实质意义上的全面合作却很少。循环经济模式给企业间合作指明了一条道路,必须改变过去的单纯的竞争关系,把企业都看成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环节,这将促进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加快广东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步伐,在园区建立企业间物质能源的相互转移与供求体系,确保物质和能量在企业间循环流动。随着企业循环经济管理理念的建立,不仅便于我省规划新建一批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的新园区,而且便于在原有经济开发区、高新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引进配套互补型企业,构建生态工业链和生态网,推动其向生态工业园区转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将从深层次上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充分发挥工业生态效应。

3.有助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建设循环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因此,广东要建立循环型社会,必须营造循环经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夯实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通过创立绿色生态管理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管理文化,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企业管理文化对企业员工具有教化功能,它能培养员工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意识。同时企业文化也具有辐射功能,每位企业员工回到家庭是家庭的一员,走向社会又是社会的一分子,成功的企业文化会使员工将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融入社会生活中,激发员工处处延伸企业的理念,它会促使员工在促进本企业发展的同时,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为己任。企业文化的这种外溢效应,会极大地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使人们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和产品质量与服务的基础上,同时更加关注产品的环保性能,关注资源的循环利用。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循环经济的理念具有示范效应,它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为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从而有力地促进广东循环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季昆森:循环经济大有可为[N].经济日报,2004,05,13

[3]王吉发 陈小兵:论企业管理体制的创新[J].财经论坛,2006年第 12期

[4]黄茂兴: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我国企业运营方略[J].经济前沿,2005(8):45~49

[5]刘珍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出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2期

理论创新的意义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哲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01-0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形成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经过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长期探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形成了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族理论、科学发展观民族理论,这是一个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整体与部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整个理论体系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系列哲学原理。笔者通过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发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什么要中国化、为什么要不断推进中国化,尤其是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体现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必要性的哲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要不断研究和解答“什么是民族,如何促进民族发展”、“什么是民族问题,如何解决民族问题,或者如何协调民族关系”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必须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要中国化、为什么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对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要中国化的回答”,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基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要准确全面领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精髓,避免误读和实际工作中的僵化运用。马克思民族理论中国化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民族化”,即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民族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是“中国化”的另一种表述。1936年3月,提出要将共产国际七大决议“民族化”,“使之适合于我们的具体环境”。随后,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程中,我们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走了不少的弯路。今天,我们在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运用到具体工作时,仍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努力避免误读和僵化运用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要努力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例如,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既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避免在有些民族地区不顾实际情况的“唯生产力论”和“唯GDP论”,从而导致忽略文化多样性和对环境的保护;既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和在此原则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实施特殊对待政策,又要避免将这些原则和措施僵化地运用,从而产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甚至同一少数民族之间所享受待遇差别巨大的不合理现象,引发民众对我国总体民族政策的误解,等等。

对于“为什么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回答”,体现了时代性和系统性的统一,是“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列宁对此曾有精辟的论断:“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的问题时……要考虑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斯大林也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是不能停滞不前的……一马克思主义是一切教条主义的敌人。”因此,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要“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成为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主人而非教条主义的奴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了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1)在理论建构方面,我党在经典作家民族理论基础上,相继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族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民族理论,形成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理论体系。(2)在实践中形成和运用了“反对本本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时俱进”等科学行动准则。(3)在具体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放弃联邦制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中华民族”的阐释和民族识别工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以及中央“十二条”中对“民族”概念的新界定,等等。可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实现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成功经验中的突出体现。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的哲学意蕴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民族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解决了许多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尤其是2005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从12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原则,作了新的总结和概括。笔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尤其是以上12条可从横向结构分析的角度对其哲学意蕴作如下概括与总结。

坚持实施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真理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世界上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大致有分离制、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制三种。我们可以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结构形式的论述和苏联的实践中,明确得出一个结论:在一般和可能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列主义创始人都主张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统一的单一制国家,但这只限于是一个一般原则,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关键要看该国家的具体情况,看该国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历史和现实特点,并从这个具体出发,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来处理国内民族问题?这就必须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概括来讲可归纳为五点:第一,中央集权的统一国长期存在所形成的历史惯性要求建立统一的单一制的共和国。第二,各个民族长期交往的过程中,经过多民族的融合形成了汉族人占绝大多数的主体民族,同时,其他民

族与汉族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各民族在形式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和交错居住的局面。第三,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国际环境,决定了各民族紧密的联合是民族自决的前提,维护国家的统一是确保民族自由的前提。第四,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一个团结统一的共和国。第五,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汉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但资源丰富。这种不平衡性和互补性,决定了各民族只有紧密联合起来才能最快的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历史证明,我们党在解决民族问题上,起“决定因素”的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选择并不是一个简单而随意的决定。它有着极其深厚的马克思义主义民族理论基础,同时也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民族问题实际情况的深刻分析,是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民族关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创造性结合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典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生产力,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论”,抓住主要矛盾。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矛盾的终极原因。曾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在民族工作中的体现,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并加快西部大开发的力度,是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事关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等多方面的原因,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发展上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差别在逐步缩小,但要完全或基本消除,就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和实践性三个层次的统一。它为我们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和民族区域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甚至中部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在扩大,西部工农业产值在全国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东、西部人均GDP的差距也在相应拉大。经济的落后必然导致社会文化事业的落后,到目前为止,西部地区还没有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于西部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还表现为民族差距。从民族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东部的汉族地区。经济的迟缓发展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其中包括民族问题。正如邓小平说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问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矛盾不平衡性理论认为,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客观存在,把握的好,不但不会影响事物的发展前进,而且可以成为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但这种不平衡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和界线之内,超过一定的“度”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冲突,成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阻碍,因此,当前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加快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是符合中华民族及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伟大决策。

确立了“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主题”思想,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物发展普遍联系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要和周围的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概括的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990年9月,在新疆视察工作时指出:“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建设基础。抓住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

以上“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主题”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主义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和完善阶段。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中加入‘和谐’的要素,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出发,基于现实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是新的理论突破,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使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特征的内容更加完善、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主张建立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事物是多样化统一的本质”。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总的来讲并非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正是因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各民族之间才能通过交流、融合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财富。但也应该看到,民族文化差异与民族矛盾密切相关,它是民族矛盾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关族际冲突的大量实际材料表明,民族文化冲突有可能是完全超越政治和经济利益之上的、纯粹表现为价值取向上的冲突。因此,应积极提倡文化兼容。民族文化兼容可以有效地遏制民族间社会心理的恶性冲突。它虽然只是一种“软性”手段,但是,其对于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结构有效运行的积极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要提倡文化兼容,就必须进行多元一体的新型民族文化建设。其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发掘、吸收借鉴多元民族文化,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各族人民所认同的核心理念以及相应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其二,要发挥好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由于民族文化在引导、约束和控制民族地区民众的行为方面有着极高权威,我们应充分发挥各民族传统文化在惩恶

扬善方面的作用。其三,应积极结合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赋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要素,消除西部少数民族群众的“草民”心理、“顺民”心理和“臣民”心理,树立起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其四,不断清除狭隘民族意识的消极影响。狭隘的民族意识会带来民族狭隘性、保守性、排他性,而健康的民族意识可以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要发展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各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和创新,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反动文化,同时,积极引导宗教心理与社会主义主流社会心理相适应,为少数民族群众创造科学、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环境。最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本质上是多样化的统一,整合多元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在社会主义观念的框架内,实现各民族人民群众达到四个“高度认同”,(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是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石。

把“七要素”引入民族概念,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品质。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的概念都是沿用斯大林的“四要素”说,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但斯大林的定义主要是根据当时苏联各民族的情况,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情况。“这一定义并不完全适用于像我国这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和民族交往历史的国家的民族界定,也不完全适用于像美国那样新兴的移民国家的民族界定。”因此,这个定义在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理论创新的意义篇4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3―0055―05

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自觉的理论创新才能使

理论创新收获实效

自发的理论创新与自觉的理论创新在动力、过程和效果上不可同日而语。理论创新的自觉性是指创新主体对为什么要创新以及怎样创新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为的意志品质。自觉的理论创新不同于随心所欲、误打误撞式的所谓创新,更有别于囿于旧理论而不思突破的所谓执着坚守。中国共产党90余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什么时候我们自觉地坚持理论创新,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我们就能化解前进过程中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能收获实效,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什么时候我们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故步自封、不思进取,什么时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遭受损失,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就受到质疑。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造就了理论创新的人格,养成了对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和邓小平曾多次说过,离开老祖宗万万不行,光靠老祖宗也不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书本里本就没有什么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也没有责任和必要为160多年后的中国提供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应该结合中国的情况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书本背到滚瓜烂熟算不得马克思主义者,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背景,理性对待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就是为什么提出新的时代要写出新的《实践论》与《矛盾论》的道理所在,也是邓小平高度评价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道理所在。

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能否创新、怎样创新事关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包括理论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把创新提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看待,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中国共产党喜逢建党90周年之际,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理论创新的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提出了“理论创新无止境”的重要命题。

一个执政党能不能带领人民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能不能在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永葆生命活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有没有理论创新的自觉、理论创新的勇气和理论创新的智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政治领袖的理论素养和对理论创新的自觉,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90余年的光辉历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理论创新自觉――理论自觉、方法自觉和意义自觉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并自觉地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理论支持。

二、科学规范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保持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规范的态度是保证理论创新正确方向的根本前提。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规范的态度,理论创新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就会产生出根本错误的理论,从而给实践带来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规范性,这是9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之一。

侯惠勤在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动力时指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这四个“科学”(即科学继承、科学把握、科学总结和科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四大根据(即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实基础和光明前景,也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我们认为,这四个“科学”,不仅适用于改革开放30年,同样适用于建党以来的90年,只是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有所不同罢了,其内在精神和体现出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前后一致的。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典范。邓小平在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思想问题上体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上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过程中,用极大的精力和极高的智慧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和思想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和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坚持和发展思想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坚持理论创新的科学性提供了示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续发展,先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两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另一方面,善于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的,根本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向了新的阶段。

三、扎根实践的理论创新才能使

理论生命之树常青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元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这一过程必将为理论创新开辟广阔前景。”这是对中国共产党90余年来理论创新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凸显了理论创新的实践性品格,符合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际,对今后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极具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不断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相互运动中前进,实践孕育理论,理论推进实践,这是一个彼此相互推动的统一过程,实践创新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演奏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曲又一曲宏大的交响乐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文本,而是直接来源于实践并面向社会实践的实践性文本。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知与行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是认识(理论)发展的规律,也是理论创新的逻辑。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正是遵循了实践与认识的这一辩证关系。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当理论与实际相矛盾、在实践中遇到理论解释方面的困难时,唯物主义者不是去剪裁实际使其符合理论,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创新理论使其更好地解释实际,并为实践提供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理论和实际做法引起了争论,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发明就是不争论,要允许试,大胆地闯,让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告诉我们,理论创新,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时刻关注变化着的实践呈现出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概括,在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揭示新规律,形成新理论。总之,理论创新必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只有这样,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常创常新。

四、紧跟时代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引领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崭新的时代呼唤创新的理论,创新的理论引领社会开拓前行。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应运而变,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90余年理论创新的成果,都是时代主题的充分体现。20世纪上半叶,面对着一个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泞中的中国,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形成了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探索到了光明的出口。20世纪70年代以降,东西方阵营的对抗发生了重要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渐取代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思想理论的转变和政策的转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仅要使马克思主义反映中国国情,体现民族特色,也要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色,在实践基础上把二者统一起来。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理论,理论不创新,就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发挥其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与时代的演变高度吻合。坚持了理论创新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具有了科学性、前瞻性,就能产生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就能反映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

五、扎根群众的理论创新才能

使理论真正深入人心

真正有价值和有生命力的理论创新,必须是源自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任何脱离群众的所谓理论创新,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扎根群众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真正深入人心。

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多次阐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正因为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所以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智慧化作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同一样,邓小平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民群众有很深的感情,他的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曾让多少人为之感动。邓小平尊重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人民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实践中的首创精神和理论创新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把理论创新成果的价值评判权交给人民群众。邓小平多次以乡镇企业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坦言自己的决策和思想来源于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在于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包括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提出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具体地说,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最关键的就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最紧要的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六、开放包容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具有科学魅力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也必须保持其开放性的特点,只有开放包容的理论创新,才能凸显理论的科学魅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开放包容性,一方面是指对前人先进理论的继承和对先进文明成果的发扬,对当代先进思想、优秀成果的高度概括与融合;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的交流交融交锋,通过与形形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科学解释世界的新变化、新问题,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在与其他形形思潮的争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无愧于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诠释了理论创新的开放包容性。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精华,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思想中积极的有益的成分,并注重向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学习,从实践中向全党同志学习、向全国人民学习,甚至向我们敌人学习,不断撷取思想营养,从而形成自己常青的理论之树。它有着书斋式理论或学术体系所没有的那种强烈的现实感和宽广的开放性。

改革开放以后,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各种各样的学术思潮涌人中国,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思想,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自觉,学习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以完善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他们的论述中经常能看到“和而不同”的表述。所谓和而不同,实质包含着理解、包容、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的意思在内,是理论开放包容性的具体表现。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面临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必须从封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并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关系,必须借鉴别国、别党成败的经验教训。只有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有科学性,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也才有影响力。

七、面向现实的理论创新才能使理论

赢得发展空间

理论创新实践性品格,决定了理论创新的现实性追求。坚持理论创新面向现实,就是在理论与实际的互动过程中,瞄准现实问题,通过理论创新来回答、解决、超越现实问题,发挥理论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构建理想世界的强大功能,同时为理论发展拓展无限的发展空间。当代著名哲学家孙正聿指出:“面向现实”的哲学家,既要具有对“现实”、“实践”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创新意识和对象批判意识,更要具有对已有的“哲学”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批判意识。哲学只有以“自我批判”的方式去“面对现实”,才能实现哲学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放眼世界大势,研究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上,是坚持理论创新现实性的杰出代表。他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留下了许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与解决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典范之作,曾指出:“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看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运用得越好。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来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这段话从一个侧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是对坚持理论创新现实性的经典诠释。

理论创新的意义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创新;领袖人物;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中的得到创造性的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第一个伟大成果。进一步总结理论创新的历史贡献和思想方法,对于推进当前党的理论创新事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意义重大。

一、创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从俄罗斯开始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理论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无产阶级革命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恩格斯就对德国工人阶级保持了理论兴趣的民族传统大加赞扬,说:“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这里,它是根除不了的。在这里,对职位、牟利,对上级的恩典,没有任何考虑。相反,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①因此,“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亦即马克思主义。群众自发的“工联主义”、“经济主义”意识,就是所说的无产阶级处在“自在的阶级”状态,而要变成“自为的阶级”,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武装。

(二)理论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总结国民运动的失败,汲取其中的教训,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以上这些,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以能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并且创造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基本依据。

二、树立了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一)理论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是首先举起的。在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中国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按照中国自己的国情应用马克思主义,使之在中国具体化;另一方面又不断总结升华中国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创新性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它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理论创造性的解决了中国革命具体问题

第一,解决了党是否应对革命拥有领导权问题。在以后,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自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新阶段。提出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正确道路,坚持自己掌握军队,才能保障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保证革命火种能够得以延续。

第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方向问题。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个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沿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走下去,直到七届二中全会全国胜利前夕,党才做出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决策。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方法

以为主要领袖,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运用科学方法,在立足于中国自己的国情之上,来具体研究中国的道路,提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样的哲学思想方法论。

(一)不断学习

人类只有在不断地积累知识中才能使自己更加明智,更懂创新。而任何知识的增加都是在前人已研究的基础之上而发展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一生都是在学习之中度过的。在革命的过程,选择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以为领袖人物的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手不释卷,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成为进行理论创新的知识源泉。

(二)从实践出发

同志深蕴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正确道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应用到中华民族革命战争中去。他用实事求是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实事”就是按照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求”就是要求我们自己去研究感觉,“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客观规律。

强调:真正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的发展,是其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非常注重调查研究中国国情,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的从实践出发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指导我国的社会建设。

(三)联系群众

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之一,是中国革命斗争的根本工作路线方针,联系一切可以联系的人,实现最广大范围内的革命统一战线。以同志为领袖人物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要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

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的困难都能够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他还指出,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

四、结语

理论创新的意义篇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1-0064-04

〔收稿日期〕 2014-12-07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4B04),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4SZYB17),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3055),负责人张晓燕。

〔作者简介〕 张晓燕(1974-),女,陕西蒲城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展紧密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步伐,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密切联系时代特征和时展,科学回答时代课题,促进实践发展,实现理论创新。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强化“四种意识”:时代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强化时代意识

时代属于客观实在范畴,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概念。时代是变动着的历史和世界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局,要用时代化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时代。时代不同,就有不同的时代条件、时代主题和时代挑战。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时代意识,要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着的时代主题与新的挑战,准确把握和反映不同时代的差异,据之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这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

随着时代条件出现差异、时代主题不断更换和时代特征持续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新要求与挑战,同时,这也必然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灌注了朝气与生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发展急切要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必须准确认识时代主题,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积极解答时代问题,从容应对现实挑战,指引时展。一百六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依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时代主题的转换,不断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需要回答的课题各不相同。九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不断解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改变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进轨迹。

强烈的时代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特征。首先,关注并解答时代课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为指导。整个世界发展飞速,新问题不断涌现,中国社会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在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区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等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具体历史进程中涌现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潮流中,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不断探索解决时代课题。其次,在价值理念上要顺应时代趋向。一种理论的价值趋向是否符合时展,是其能否时代化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产生,就以鲜明的阶级性区别于别的理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代中国呼唤“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因此,要从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发展,谋发展,推发展,使人民群众多方权益得以保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要求。再次,吸纳时代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新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其时代化需要不断发展纳新。马克思主义要积极吸收当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不仅要吸收“法治思维”、“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还要赋予“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更要根据中国的实践发展积极创新富有时代气息的话语,努力更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最后,世界眼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提出的新期望。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开放特性就要求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展现世界眼光和开放思维。中国共产党人既要立足国情,同时也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向,把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积极融进世界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来思量中国的前途命运,在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持续展现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时代意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要求。只有敏锐触摸时展的脉搏,理性回应时代挑战,深刻把握时代主题,科学解答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得以持续推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得以展现。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展同进步,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二、强化问题意识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1〕 (P203 )现实矛盾是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2 〕 (P289-290 )在这段话中,马克思阐释了问题意识是其所创立学说的重要特质。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思维向度,是指人们自觉地积极地思索问题和认识问题的程度。科学理论能够确定自己的问题域,研究、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实践向前发展,也推动理论自身不断取得进步。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仍然能保持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在于问题意识自始至终贯穿于其创立、发展直到民族化及全球化历史阶段。问题意识要求关注时代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增强问题意识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始终处于“发问”状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在问题意识的不断产生中推进的,“以问题为中心”几乎成为马克思颠覆传统哲学、政治经济学及其他学科概念及其体系,实现人类思想史的伟大革命的重要路径 〔3 〕。从问题意识的产生到发问,整个过程中都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际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的把握问题。问题意识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冲突与矛盾以问题的方式展现出来。发问是问题意识的表达。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随着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的转换,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面对不同的历史状况,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就要始终处于“发问”状态,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其次,以时代问题为中心。忽视问题意识,无视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就会被排挤,以致被淘汰的可能。强化问题意识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密切关注时代主题,紧紧把握人民群众基本利益,把时代问题作为其关注中心,并对时代问题作出合乎时代要求的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在准确判断时代根本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客观现实世界的。再次,面向“全球问题”和“中国问题”。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正是在不断地回答和解决每一时代中心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得以推进。深刻解答全球问题和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从一般意义上说,全球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面对的共同性问题。对于两种社会制度在发展中都存在的共同的利益关切和治理课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应对,同时也需要不同理论进行多方位的解答。对于这些关系全球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应该也必然要对此进行科学阐释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对于当代中国来讲,还要解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全球风险问题、生态问题、道德伦理问题等,这些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必须予以认真解答的重大现实问题。

因此,从问题出发,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前进的重要途径。积极关注时代问题,展现问题意识,能够及时回答人类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

三、强化实践意识

强调尊重实践及实践第一,隐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前进的历史过程中,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文本解读。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来看,要立足于实际,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是开放的,必然在实践与时展中进而实现其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体现于与时俱进,它决定、要求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4 〕 (P433 )在深刻总结国际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经验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创立。正是在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有机结合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应体现实践意识。首先,要尊重实践。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总结经验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其实践意识要求必须尊重实践。离开社会实践的发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就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结合,与具体的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促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其次,要将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践融合起来。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最基础的实践,只有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切合实际,贴近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作用,在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中获取前进动力,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才能得以展现,也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自觉历史进程。再次,要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正与更新。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之初就鲜明地体现出了进行自我修正与更新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在积极解答实践问题中做出适合时代情况的论断,从而得以指导实践向前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深刻变化的世界,中国也在快速发展变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进一步彰显自我修正与更新的特性,在实践基础上提出能够解释、推动当代世界发展的新观点、新论断与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根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具有实践意识这条原则,要求尊重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之事。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人类认识也在渐进发展,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进程也永不停息,只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中国相结合,立足于实践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生机勃勃,时代化的进程才能不断拓展。

四、强化创新意识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及创新,其实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5 〕 (P64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创新的理论,决定了它必然要随着时代及实践的变化勇于探索理论创新。创新意识内在的要求人们必须根据不断转换的时代环境及实践发展,持续丰富及拓展原有理论。以科学性、开放性及发展性为显著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则必然会基于时代条件和客观实际的变换而多方位拓展其思想领域、研究视域及理论内涵,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其实质就是在时代特征和实践结合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持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自我丰富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体现于每一次马克思主义取得的重要理论突破,每一次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历史性跨越。诞生于当时所处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它当时所处时代的理论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主要成果。列宁突破性的阐释了“一国胜利论”,即,社会主义有可能最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党的十以来,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更有效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地阐述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观点、思想、新论断与新要求,这是我党在理论创新的道路上取得的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可以说,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步伐需要致力于这样几方面:其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创新的基础与条件就在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各地不同社会进化发展的基本思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严谨态度上,既不能疏离甚至于丢弃其根本,单纯求异求新,也不能受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要在坚持其基本理论的坚定前提下,实现坚持与发展的有机融合,清楚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仍然并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其二,正确发挥领袖人物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下所推进的理论思想观点的探索创造活动。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创新的历程中,政治领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领袖的理论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创新的主体动力和重要条件。抛开这一重要条件,就难以展现时代进程的变革和实践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就会阻碍马克思主义特有理论品格的自我彰显与马克思主义的永续发展。其三,积极回应时代课题。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也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新情况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把握时代需求,解决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回应时代重大课题,展现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史进程的向前发展,要求必须密切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创新性回答,在把握时代趋势的同时,预见未来的发展走向,引领时代潮流。复次,总结升华实践经验。理论创新离不开对过去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与升华。“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 〔6 〕 (P57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提炼与升华每一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都是推进其时代化的关键路径。由实践经验渐次催生了诸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解决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其四,探索并形成新的理论结晶。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既要探寻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世界和中国具体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探索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时又吻合时代需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又要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最新成果的契合点,尤其是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世界不同国家地区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的伟大建树。理论创新的成果,集中体现在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结晶。其中,包括积极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积极吸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吸收领袖人物、理论研究者和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集体智慧,不断凝结成新的理论成果,促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创新稳步前行。同时,还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对理论创新的成果加以检验,并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对其改进完善。

总之,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的顺利推进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历史使命的实现中,必须深刻把握时代条件与主题,应对时代挑战;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展开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必须尊重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能在实践中持久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自觉强化 “四种意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才能走出现实困境,才能不断开拓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陈殿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自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理论创新的意义篇7

论文关键词:党的建设;理论思维;理论建设;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对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每当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论建设。重视和加强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成熟是我们党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所说的理论思维.既指正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也包括运用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这就概括地指明了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说.理论是方向.是旗帜,是纲领,是指南。一个政党对于理论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反映着这个政党的理论水平和成热程度而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的属性、功能和作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政党要做到理论成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旗帜,是建设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条件,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在《怎么办》中明确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号召.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江泽民同志重视和强调党的理论建设同题.指明了紧密结合当今现实实践加强理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理论思维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达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从而取得胜利、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同中国近代以来其它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党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诞生、成长和不断壮大的.党的事业是在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引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是邓小平理论。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具有新的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历程中,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引导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理论建设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作用都曾作过明确的论述。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立党建党的重要标识。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就为包括理论建设在内的各项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肩负着发展科学理论的神圣使命,都必须通过勇敢的实践和不断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理论创见和新的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在把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中.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成熟的首要标志。8O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类优秀思想的光辉结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正是马克思主义使我们正确认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从根本上保证我们党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纲领和目标。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

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马克思主义是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他们的理论确立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他们一方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方面反对某些人把他们的理论当作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其创始人从不拘泥于已有结论,而是根据所处具体历史条件,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正和创新,使之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从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历程来看,从形成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毛泽东思想,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邓小平理论,再到着眼于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党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的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依据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立足于活生生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在指导开拓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实践的能动作用,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并且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毛泽东也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时代前进而又随着时展的科学。它产生的源泉是实践.检验的标准是实践.发展的根据和动力也是实践。

因此.我们在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时.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要自觉地在思想上坚持“三个解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个规律”,以加强理论建设的科学性和创造性。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永不僵化,使我们的认识永不停步.使我们的理论建设永远具有开拓致新的活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思想上就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就一定要敢于突破一切落后于实践的、不合时宜的观点和做法。敢于抛弃一切只固守于书本、只固守于经验的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教条主义的理解,敢于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而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保持了旺盛的理论生命力,才不断发挥着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因而.理论建设立足于现实实践.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政治经验。善于进行理论思维、辩证思维。注重理论建设,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求.即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这是我们当前进行理论建设.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理论任务。开拓性的实践.是理论建设的源泉和基础,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和革命性的自觉活动。开拓性的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认识和把握“三个规律”为前提的革命实践,理论建设立足于这种开拓性实践.就能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作出新贡献。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进行理论建设,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理论建设呼唤着理论的不断创新.创新的理论引导理论建没拓展新视野,进入新境界。理论创新是对客观世界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揭示,是一种独立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理论创新的实质和意义.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追求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最核心的就是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及其实践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为指导,以此作为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作出创新、丰富和发展。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及其理论思维,而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又总是离不开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理论创新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规律的过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品格;创新是科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品格,是科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有理论生命力。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认识而向前发展。我们必预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进而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这正是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肩负的最重要的理论使命。在当代中国,正是由于理论的不断创新.才使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纪之交国际竞争愈益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复杂局势,敏锐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大格局、大趋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根据新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新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它所体现的时代气息、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进一步提升党的新的理论思维作出了典范。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改革创新是个永恒的动态进程。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实现思想认识的“三个解放”.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代同步.积极探索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各项工作新的突破。

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必须以是否回答、解决了社会现实重大问题为标准。因此.要突出时代性、创造性.紧跟时代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揭示其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是我们党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离开本国实际和时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这就为我们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O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对时代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看待时代的发展.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客观要求。他在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索。因此.我们的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实践的本质和规律,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它的特殊贡献。惟其如此,才能充分体现理论的价值和功能。

当今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理论创新的时代。时代已经把中国共产党推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沿.已经把理论工作者推到了创新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在这样的历史关头.理论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从社会科学研究角度来说,理论创新大致包括四种情况:一是思维方式的创新,是指提供崭新的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以新视野和新方法阐释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是方法论层次的创新,是最高层次的创新。二是理论体系的创造,是指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范畴。形成新原理新体系。这是所谓的原创理论,具有重大建树意义。三是理论的补充与发展,是指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增补、丰富、发挥和完善。这种理论创新具有重要传承意义。四是理论的推陈和出新,是指对前人的理论成果的梳理与扬弃,赋予前人成果以当代意义和价值。这种理论创新具有审视批判意义。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理论创新是党的各项事业(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达的必由之路。

理论创新的意义篇8

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探究分析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先进文化;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1、前言

自2013年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奋力前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此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党的文化理论在党的十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充分贯彻落实了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新的发展,体现了理论创新的自身规律。

2、“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体现

“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在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而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这些党的新的文化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十”以后党中央重要文献及领导人系列讲话中。

2.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强调了实现中国梦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符合国情党情民情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需要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要求。

2.2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自信程度。在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日趋加深对我国的影响的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更加坚定地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软实力”的观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的发展方向。的“四个强调”正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阐释。

2.3坚持推进党的文化体制创新。

“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还特别提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发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观点。这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更新的正确成果。党的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还包括提出重点改革文化体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体制改革,实现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任务。

2.4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

根据的“8•19讲话”精神,意识形态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党文化建设全局的极端重要的内容。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发展进程直接决定了这一民族的文化发展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党的建设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互为依存、和谐共生。

3、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启示

3.1坚持党的文化理论系统发展原则。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需要始终全面系统地把握党的文化理论,这就要求在认识和应用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成果时要特别重视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始终正确把握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及其地位,始终把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原则,不断继承发展党的优秀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努力实现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特别是在“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研究中要充分认识“中国梦”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文化理论的突出重要地位,以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3.2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成为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一切工作取得所有成绩的根本保障,而在“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进程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非但没有否定社会主义理论,更是从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3.3始终把握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着力点。

党的一切文化理论创新最终都要落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因此深刻理解领会党在“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成果需要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找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从而真正系统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不能完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完全适应,而文化建设的成果也远远没有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不断引领人民开展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作者:于东平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参考文献】

[1]常欣欣.十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科学方法[J].人民论坛,2014(10)

[2]张锐.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及其启示[J].科技视界,2012(12)

上一篇:艺术学基础知识重点范文 下一篇:美术教学优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