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斗转星移

时间:2022-09-29 05:30:27

语文课堂的斗转星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该教些什么,怎样教,教到怎样的度,都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教者把握不到位,势必降低语文课的效率。所以有时尽管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更谈不上有效了。

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有所得,是所有小语教师面临的一大主题。我教授小学语文多年,在日常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进步,积累了一些教授语文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导入人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知识性极强,内涵极为丰富的学科。在新课改下,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特为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一种模式。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脑子“活”起来,让学生不至于觉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新课导入,力求做到新颖

老师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置不同的开头导入方式,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语文的情境。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等。

三、重视感情朗读,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编排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内涵、意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

四、铸就诗意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语言魅力

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我了解到一些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备好课外,几乎不再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他们可以说出诸多理由。尤其在小学,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知识简单,无非是识字、写字、读文、背诵、习作等,把这些教好了,小学语文也就不成问题了。其实,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却有丰富的内涵。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们面对鲜活的生命,你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与态度。

成就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多种素质,培养祖国的花朵,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园丁。我认为应有以下几点:

1.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

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物质与精神。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输入给孩子的精神就显得重要了。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孩子喜欢语文。有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2.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不说通晓天下事理,至少要了解文学、史政、科学、哲学等。我听到过这样的语文课,课堂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疑问,教师采用的策略都是“学生问学生答”。学生实在回答不了的,把问题留下,课后自己解决。也许有人说,这恰恰是教师的高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我认为不完全是。课堂教学是对话的过程,教师该解答的要解答,该告诉的要告诉。把一切问题推给学生,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得不怀疑,这位教师也回答不了。

3.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

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所谓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鲜。譬如,同样课前导入,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直奔主题。而有的教师,总是从儿童的兴趣与认知出发,让儿童渐入佳境。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生的,一个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艺术也不能称为艺术了。

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好一节语文课不容易。做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有真实的语文教师不容易。真实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真实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奔放。真实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真实的语文教师,充满自信与关爱。真实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真实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

最后,祝愿我们都做真实的语文教师,用你的智慧去点燃真实的语文课。

上一篇:精心设问 激活思维 下一篇:高等教育国际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