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9-29 04:08:08

制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

【摘 要】通过对制药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一方面可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利于学院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为我市药都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人才队伍数据,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搭建一个平台。

【关键词】制药专业;就业现状;对策

石家庄作为中国的药都,医药产业是其支柱产业,石家庄的制药工业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市,其中华北制药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商。比较知名的制药企业有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神威药业和以岭药业。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学以进德,工以养技”之理念,2007年成为“河北省化工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2008年被遴选为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成为全国化工医药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因此,选择该学院的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少,但是针对性不强,特别是结合我省我市的经济格局,针对医药产业进行的就业跟踪调查,又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相关联的项目鲜见。

通过对制药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一方面可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利于学院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为我市药都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人才队伍数据,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就业水平搭建一个平台。

本课题通过跟踪生化制药、化学制药、药物制剂、药学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及具体就业岗位、职业发展经历,通过问卷调查及学生个别访谈的形式收集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对学生就业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各类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路,并以此为蓝本规范整合现有教学资源。

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一共调查了化学制药专业221人,生化制药专业 351人,药物制剂和药学专业428人,按性别分布为男生488人,女生512人。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党员(含预备党员)为402人,共青团员551人,群众47人;城镇户口的466人,农村户口的534人;另外,有370人为独生子女。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制药技术类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中,呈现出专业相关性强、一次性就业率高、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基层等特点。然而,现在的毕业生,在刚就业时普遍反映就业的理想与现实落差较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做好基层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爱岗敬业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学院各个系部开展到基层就业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制药技术类专业的就业现实,为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从入学教育开始将基层就业教育融入学生职业生涯整体规划中,对于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2) 邀请正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与在校生进行经验交流。

3) 利用校区内的宣传栏、橱窗进行政策宣传,使学生较早获得相关信息,树立基层就业的意识。

4) 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倡导奉献精神,鼓励先进,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5) 为毕业生提供相关信息,加强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指导,提供基层就业的相关知识和服务。

6) 为基层就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机会,并相应提供一些外部优惠条件。

7) 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确面对现状,教育学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了解基层对人才的需要,明确基层就业同样可以发挥才干、建功立业。

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加快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步伐,使高等教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和预测,加强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提高毕业生面向市场和基层就业的能力。同时,实施面向基层的大学生定向培养计划,定向培养由基层用人单位与学生、学校三方签订协议,学生毕业后回协议单位就业。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职业观。

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做到人员、工作经费和服务条件“三到位”;加强校内“双选”市场建设,深化高校与校外市场、基层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校际合作,“双选会”应对其他学校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校内大市场;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提高面试、洽谈、沟通等方面的就业能力。

结合我省我市经济发展的现实,对制药技术类专业而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引导和鼓励他们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利国利党利民,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于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和西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节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吸引,推进项目引导,注重利益激励,发挥各方作用,努力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把高校毕业生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生力军,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

基金项目:

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RS-2012-1134),河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课题编号SZ123038)

上一篇:浅谈兼职教师在护理教学中的经验作法 下一篇: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