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品牌化与专业化兼具的高职校园英语文化

时间:2022-09-29 01:12:41

创设品牌化与专业化兼具的高职校园英语文化

摘 要: 在大学校园文化这个大环境中,校园英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在大学校园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能促进学生接触英语、使用英语,从而提高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这对当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十分有益且必要的补充,是课堂显性教学之外的一种隐性教学体系,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文化建设缺少系统化和全局化,限制了该文化功能的发挥。作者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阐明了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创建要往品牌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就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如何才能取得长远的有效发展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高职校园英语文化 品牌化 专业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是维系学校团队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学校教育和大学生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和最主要的信息载体,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校园文化一部分的校园英语文化逐渐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已经渗透各大高校的每个角落。因此,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模式,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创校园英语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的开展为“第一课堂”的教学指明思考的方向和改革的依据、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校园英语文化是一项亟须研究的课题。

1.建设高职校园英语文化的必要性

1.1理论背景

“校园文化”是包括了“校园物质文化”、“课堂文化”、“课外文化”、“制度文化”及“校园舆论”等在内的附属于学校载体并通过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系统的各结构因素。现代课程理论把文化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因素称为隐形课程,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我们是否关注和利用,这种影响都存在。校园文化的内容、校园文化的方式及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因此,丰富高校校园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化,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把英语文化构建当成是课堂英语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使英语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是一项急不可待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文化构建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且使他们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提出,英语教学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显然,该《要求》倡导教师探索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1.2现实情况

普通高校扩招导致高职录取分数线大幅度降低,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极大,部分学生入读高职院校后,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不强,兴趣不浓,许多同学认为英语学习与自身专业毫无关联,甚至有很多人放弃英语。这些都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使教学水平难以提高,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及格率通过率不高。同时,学生课堂反应冷淡、教学效果一般,使得英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减弱,职场成就感降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兴趣是关键。既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能否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加涅(Robert M.Gagne)的学习条件理论认为,在任何学习开始之前,个体已有的才能是有助于学习的因素,也就是说,以前的学习才能构成了学习必需的内部条件。然而,学习不仅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还应考虑学习者外部的刺激环境,还应要求不同的外部条件。因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当刺激情境及记忆内容影响学习者,以致他的动作从他进入这种情境之前到他进入这种情境之后发生变化时,便产生了学习活动。这种动作的变化就导致了学习的发生[4]。这就表明,由于成绩一般而在遭遇高考滑铁卢的高职学生也许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本身水平一般,但如果高职校园能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平台、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就能够再次提高,学生本身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也能逐步增强。

1.3问卷结果及分析

1.3.1创设方向一:品牌化

本课题对近一千名本院学生就我院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虽然大部分学生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基本一致的肯定态度,但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对本院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不甚了解。这一引人深思的数据表明校园英语文化的创设必须寻求具有学校品牌特色的发展道路。校园英语文化一旦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自然能够在学生当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它一旦形成便可影响和持续很久,尤其是作为校园文化核心和灵魂的校园精神。校园英语文化也是如此,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特色文化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2]。因此,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需求,制定科学长远的创建目标与发展方向,形成品牌效应。虽然目前很多学校开始重视作为隐形教育形式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但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受众面窄、宣传不够、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我院为例,每年校技能节都会举办英语口语大赛和英语写作大赛,但这种传统形式的活动常常参加人数有限、学生反响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每年举办的这两场比赛除了作为校技能节的常规比赛项目以外,还从中选拔省级高校英语口语大赛和写作大赛参赛人才,其比赛形式趋于专业、难度较高。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英语基础薄弱,基本功不够扎实。很多学生当初都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够理想而影响高考总分,所以他们对于这种传统形式的英语比赛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教育资源欠完善地区,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目标意识不清、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平时在英语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学生本就寥寥无几,要学生单独参加这样的竞赛更是难上加难。

既然传统模式的英语文化活动无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高职院校就应该区别于本科院校,针对自身特色另辟蹊径,开创难度较低、参与度高的一些活动是切实加强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次问卷调查中列出包括演讲、配音、话剧、写作、专业词汇比赛等十种必须选择一项参加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受欢迎程度名列前五名的分别是:

这一结果恰巧说明高职学生在个性能力上凸显的特点,这为创设品牌化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指明了方向。他们底子虽薄但爱好广泛。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不太爱啃课本,但他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如果校园英语文化活动能够针对高职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特点,扬长避短,就必能取得理想效果并提升学生士气,增强学生信心。以我院为例,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所表露的心声,开设校园英语文化节。尝试在我院举办各种各样的英语文化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些讲究团队合作的比赛项目更能凝聚班级整体力量,为学生培养团队精神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另外,依托高教园区的资源整合优势,可以将我院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先做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然后以点到面、向外辐射,将周边高教园区的其他院校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各自学校的优势,使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成为高教园区的一个特色。

1.3.2创设方向二:专业化

此次问卷调查除了获取到学生关于校园英语文化整体建设所持意见的一手资料以外,还了解到学生其实对于英语文化活动与本专业进行有效衔接与结合抱有许多期望与设想。就我院重点专业——水利系近四百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为例,学生心中最期望开展的五项与专业相关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如下:

大学英语课程是语言课程,更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无法完成的任务,必须与隐性教育形式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相互结合,充分利用其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延伸、补充和完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得知,学生其实对于目前学校开设的英语课与本身专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感到非常困惑。一周四课时的英语课看似在学生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比重,但许多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堂教学似乎与自己所学专业严重脱钩,并不知道这样的学习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及未来就业是否存在切实的帮助作用。由此看来,加强校园英语文化的专业性创设对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优良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起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是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创设应当切实考虑的发展方向。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使他们在校园环境内能找到最佳的学习场所和方法[2]。开设各种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不仅要服务于开阔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力与才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寻求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与方式。高职院校开设的英语课除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当发挥自身在教育体制当中的作用以外,更要结合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与办学宗旨,切实贯彻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方针,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融合,有效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明确学生课外学习的方向。

2.创建所需的助力

2.1领导重视

创设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校园英语文化是有效提高学院形象、彰显校园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重大举措。教学管理部门可根据本院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各种选修课或举办各种英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负责部门应把英语文化创建纳入校园文化的发展体系,为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提供财力、场地、资源等各种支持。另外,学院在教师奖惩机制上也应该体现出其在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这样才能有效调动教师参与创建校园英语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教师配合

虽然学生是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线实践者[3]。一方面,英语教师应当转变自身观念,积极投入第二课堂的建设,不能只将自己局限在第一课堂。另一方面,虽然学校学生会和各种英语协会社团会组织许多英语文化活动,但很多都因为缺失教师的指导而显得过于随意,效果甚微。英语教师队伍应当注重团队建设,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设置等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制定长远的校园英语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除英语教师之外,专业课老师也应有意识地参与寻求校园英语文化与专业课有效结合的途径。

2.3学生投入

本课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其实大多数学生对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抱有很大的兴趣。目前本院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反响一般主要是因为很多同学认为开设的活动确实与自身能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就要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创当下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对学生在组织策划参与上建立一个完善的测评体系,以德育分或社会实践分等各项指标中得以体现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

3.结语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要切实发挥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以及形成鲜明特色的校园英语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创建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学生的需求、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使之成为高职校园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37.

[2]何新敏,罗虹.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179.

[3]江涛.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论[J].盐城工学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2-84.

本文系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12年院级思政课题项目。项目编号:TRC1214。

上一篇:孟子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 下一篇:高校助学帮困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