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9 11:30:31

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已逐步得到普及。因此,如何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且更加有效地运用于以体现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物理实验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在实践和思考中,笔者逐步感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 加大信息容量,丰富学生的

感知认识,有利于知能的形成

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是通过对大量事实及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而建立起来的。在物理教学中也应遵循这样的认知规律及研究方法,在教学时就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实验发现作为依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生活阅历、感知周围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要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搜索他们头脑中积累的与教学相关的内容,确实比较困难。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实验教学涉及的一些事物、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不多的、比较贫乏内容都很好地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想、推理提供帮助。如在学习“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学生对变速运动基本没有认识,加之实验过程极快、可见度小,不利于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的知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屏幕上播放慢动作的小车运动画面,并配以醒目文字提示和声音,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的同时,极大地扩大学生的信息容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思维欲望,有利于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2 使抽象的、静态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有利于

突破实验教学的难点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受实验条件等影响,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物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把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研究“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大小”时,学生对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阻线长度变化与电路中电流之间的变化接受比较困难,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常常既做实验,又板演画图,由于不能做到同步进行,学生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印象不深刻,效果不甚理想。如果在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对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电流会随之变化有了感性认识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将这个实验再配以电流流向的情景展现在大屏幕上,可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只有电流流过的电阻线才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配以滑片移动时电流方向的模拟动画实验,可通过层层直观的透析,使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较好地理解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

3 有利于实验成果的集体共享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与几个因素有关,通常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逐个研究。由于每个因素研究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一般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每组探索其中的一项因素,而对于每组实验记录的数据和现象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可以让没有亲自研究该影响因素的学生,从其他组的实验记录和结果中,通过分析、归纳得到正确的结论,达到“做一知三”的效果,完善对该物理知识的理解。如在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等实验内容时,均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4 有利于实验教学效益的进一

步提高

在一些以学生的猜想、讨论、实验探究为主的探索性实验的教学中,由于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容较多,常常会感到时间紧迫。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为了保证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要对实验时涉及的实验器材的组装及实验中应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给予指导,如果采用传统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既费时又容易使学生顾此失彼。因此,在教学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先把实验装置展示在大屏幕上,接着点击鼠标,将实验要点的内容配以动画与变幻的文字一并定格在大屏幕上,学生在操作时,有什么问题只要抬头看一下提示,又可以继续实验了,效果明显增强。

5 促进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

新素养的全面提高,大面积

提高理科实验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有利于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学生的能力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使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现代教学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萌动创造的欲望,学生普遍敢说、敢想、敢做、敢驳,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转化学习困难生、发展中等生的目的;优生会对实验内容产生新的构思和设计,诱发想象和思维的升华,促使知识和能力向纵深发展,使优生更优,从而大面积提高理科实验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弥补农村学生在感性认识和能力水平上的不足,打破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多元化,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益。但是,要使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真正发挥强大的功效,必须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媒体的数量选择和组合方式的合理性,不能认为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取代实验仪器、设备等传统教学媒体;如果将现代教育技术盲目、无序地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会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理解物理现象和本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多思考,把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

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掌握在教育者手中。因此,笔者认为一堂标准的物理课不仅仅是合格的,更应该是优秀的,更应该是艺术的。因此对自己的要求益发严格,教学不仅仅讲求艺术,将科学手段巧妙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引发他们的盎然兴致,并且竭尽全力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让他们对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不断熟悉和掌握,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体现无余。

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实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注意和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最佳整合,那样,教师面对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名言,就可以当之无愧了,那就是:“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潘营初级中学)

上一篇:科学实验探究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基层电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