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电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对策探究

时间:2022-07-25 04:55:50

基层电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对策探究

摘 要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然而,在基层电大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教师结构不合理、领导重视不够、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时,不仅专业教师要有自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而且领导也应在观念上、制度上和资金上加以支持,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基层电大;“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24-03

RTVU Double Teachers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Shen Lixin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Teachers is the need of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However, RTVU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the leader take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lack of financial support and other issues affecting the double typ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type teachers, teachers should have not only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leadership should also be in the concept, system and funds to support, promote double typ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TVU; double teachers;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Author’s address Zhejiang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at Changxing, Changxing, Zhejiang, China 313100

教育乃立国之本,只有搞好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开放型的成人大学,满足了社会人员对于再教育的需求,在一定时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所以,加强和提高基层电大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将有利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层电大由于建校时间较短,缺乏系统完整的教育理念,尤其是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影响了教育质量。从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职业学校也正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成果。因此,想要提高基层电大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是基层电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基层电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

目前,教育部已经对“双师型”教师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必须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层电大一般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其目的是不仅要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更要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所以,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已尤为重要。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基层电大教师队伍在转型方面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注意。

1.1 基层电大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基层电大的教师多是由中学教师、中专教师和年轻教师所组成,教学经验虽丰富,但是学历层次较低,知识储备老化,不太适应当下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分工的速度,这些老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与时代脱轨,适应不了新兴学科的教学需要。而年轻的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但是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难以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此外,由于基层电大在社会上影响程度比较小,综合指数偏低,职称晋升困难,不利于教师自身价值的认可,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落户,影响了基层电大的教学水平。所以,从目前基层电大的教师组成来看,教师队伍两极分化明显,比较缺乏“双师型”人才。

1.2 基层电大教师缺乏自我提升平台

近年来,各地基层电大都在扩招,而教师人数有限,使得日常工作加重。许多教师往往身兼多职,既要教授课程,又要当班主任,还要加强自身的科研水平,积极参加职称评选。另外,有些教师还会兼任行政工作,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学习。

当前,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但从目前来看,教师所接受的专业培训很少。虽然现在的电大会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校本培训,但是时间短,缺少系统长期的培训,教师受益不明显。尤其是年轻教师想增加社会阅历,但是与社会企业联系较少,不能找到适合自己锻炼的企业单位,难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1.3 基层电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成人教育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取足够的生源,各基层电大领导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招生上,忽视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多是外聘一些高校的专业教师作为自己学校的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个别学校的领导急功近利,把招生作为日常的最主要工作,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投入力度不够。

教育部虽对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但是还未对基层电大教师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使基层电大的负责人在此方面重视度不够。因此,许多基层电大在制定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评价考核体系时,并未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既挫伤了“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又打消了老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

现在,基层电大把扩大学校规模放在日常工作之首,本身没有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再加上国家政策上无明确要求,许多基层电大忽视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资金投入。在一般的基层电大中从事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从事教学活动,因此对教师自身队伍建设缺少足够的重视。另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时间周期长,见效速度慢,而国家对基层电大财政补贴有限,地方财政支持少,学校本身的资金有限,建设“双师型”教师项目得不到应有的资金支持,很难获得发展。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策略

从基层电大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使学校里的教师向“双师型”转变。虽然国家实行鼓励政策,积极倡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培训机制。如何高效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是任重而道远。笔者在基层电大从事管理相关课程教学多年,对此有一些自己的研究和看法。

2.1 补充新鲜血液,优化电大教师结构

由于现在基层电大的专业教师多是老教师,年龄两极分化严重,所以基层电大在培训老教师的基础上,可以引进年轻教师,给教师队伍增添新鲜血液,扩大教师队伍,培养教育工作的接班人。例如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一些电大紧缺或者急需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以此来丰富电大的专业结构,改善教师队伍学历偏低的现状。同时要给予年轻教师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虽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把他们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点培养对象,将有利于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引进优秀毕业生作为新教师的基础上,基层电大也可以引进一批“双师型”教师,提高外聘教师的素质,加快教师队伍转型的速度。这些“双师型”教师本身已拥有先进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既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日常教学工作,带来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又可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2.2 积极参加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知识时代的到来,使许多老教师感到自身知识的匮乏,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参加培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才能更胜任现在基层电大的教学工作。而年轻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短,缺少工作实践经验。所以,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看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也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利用现有资源,弥补不足。例如,一些老教师现在的知识结构老化,科学知识储备不足,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相关的大学进行函授培养,及时充电,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年轻的教师可以向老教师取经,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可以与当地的企业积极联系,寻找机会到企业顶岗工作,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实践和理论完美地结合,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同时可以利用团队教学,选择师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带头人,引导年轻教师顺利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加快年轻教师成长的速度。这样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可以顺利地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现有教师在提高自身科学理论水平时,也应注意对自己职业道德的培养。比如现在有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在工作态度上缺乏热情,教学成果不明显。因此,在参加学术理论培训时,教师也应注意对自身的德育培训,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敬业水平。比如,基层电大学校领导可以通过树立典型模范形象,积极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道德,敬岗爱业,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2.3 领导高度重视,建立有效的评估奖励机制

为了立足基层电大的长远发展,学校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为了更好地加强基层电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明确和建立起一套“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证系统,只有达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才可以持证上岗或被正式录用。同时,要对于业务水平能力高的“双师型”教师给予物质鼓励和精神肯定,加大奖励机制。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双师型”教师予以提拔,拓宽他们的职业道路,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这样既为教师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质支持,又间接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次,基层电大领导应该积极创造对教师培训提升的机会,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脱产学习或进修。可以逐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进入大学进修班进行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将有利于防止知识结构老化,提高学科科研水平。此外可以组织教师外出进行考察,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拓展视野,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教学经验,加快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速度。

2.4 增加经费支持,稳定教师队伍

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只有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教育事业才能越走越繁荣。近年来,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从目前的国家政策看,其财政支持未向基层电大教育事业倾斜,加上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使基层电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举步维艰,难以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基层电大想要得到健康发展,地方财政应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支持。

此外,一些基层电大为了扩招的需要,把大部分资金投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上,而忽视对教师自身培训经费的投入。学校领导应该高瞻远瞩,只有拥有一批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最终吸引学生报名,稳定生源,从而使基层电大获得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3 结语

现代社会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优秀的教师。基层电大由于缺乏悠久的历史,在社会上的影响范围不够广,师资力量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电大的教育质量。因此,基层电大想要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现代教育事业中腾飞而起,就必须拥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自己的师资水平。所以,基层电大要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工作之重,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占伟.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论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15-16.

[2]洪娟.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多元保障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79-81.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新时期高校教工小家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