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预习策略

时间:2022-09-29 10:20:55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预习;思考;通读;

动笔;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3―0098―01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固化程度尚不太高,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是激发小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使小学生学会预习,经常预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以下,笔者就小学语文的预习策略谈几点体会。

一、将思考贯穿预习始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充分阐明了学习中思考的重要性。预习也是一样,如果只是读读看看新课文而不去思考,预习往往是低效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应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示和课后思考练习,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课前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寻找问题的答案,预习后再想想哪些生字词不会,通过预习不懂的有哪些,哪些好词佳句是自己认为好的,哪些词句的含义还有不懂的地方。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草船借箭》时,笔者让学生在预习后完成课后思考,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在预习中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到课文内容的趣味性,感知到课文人物的活灵活现,从而帮助小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

二、采取多种方式通读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首先,语文课的预习离不开一遍遍通读课文,但通读不能仅仅照本宣科式地读,而应该对学生的读提出一些基本要求,必须做到:对――字音读正确,逐字逐句地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或者其他工具书注音;通――语句读畅顺,把课文读正确,生字扩词;顺――2~3遍课文读后,把课文读通顺。其次,预习中的读课文要采取多种方式,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朗读,可以第一遍采取粗读,第二遍采取细读,第三遍采取精读,还可以在遇到合适题材的课文时,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分角色朗读、有感情地朗读等等。最后,要做好读课文的家校配合。在给中、低年级学生布置语文家庭作业时,应该较多地布置读课文的预习作业,这就要求家长必须要配合语文教师开展好语文的读课文预习等作业,帮助、引导和监督学生读课文,坚持把读课文作为预习的基本必备手段之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Z文预习习惯。

三、养成预习即动笔的习惯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这对我们今天的读书和学习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语文的学习更是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在好词佳句上标注特殊线,重点的词句画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另类的动笔型预习作业,例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草原》时,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画出描写草原美景的语句等等,像这样的预习作业既可以让学生专注地读课文,又可以加深对课文的思考和印象,使学生的词汇变得越来越丰富,长久积累好词佳句,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尝试练习固化预习成果

“知行合一”是治学的黄金法则,预习的成果也要靠尝试练习来检验。首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后独立尝试完成课后习题,也可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以此检验预习效果。其次,在想和读的基础上,要求小学生复述课文,有条件的可以要求学生“讲课文”。会说是突破口,把自己的想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既可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再次,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还应“备学案”,即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课文。通常应该要求小学生做好新课前的以下准备工作,尤其是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应该熟悉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这样既使学生在课前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提升了小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

总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生而言,预习习惯的培养更是必不可少,我们应该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不同特点,适时、适量地布置语文预习作业,同时加强对小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小学生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入手,从基础的字、词、句的认识和熟练入手,从查阅的基本资料入手,全面感知新课,培养自学能力,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真正提升。

上一篇:特长生学习特点分析及英语学习指导策略 下一篇:应对不良资产处置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