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时间:2022-09-29 08:38:53

让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我在语文教学中紧紧围绕“活”这个中心,做好创新教育。下面就本人多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一谈。

一、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个体,注重求变,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记忆的能力反而会提高,创造力反而会爆发出来。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

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我总是很有耐心地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也不立即否定,先让他们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更关爱后进生、学困生,多给他们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的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

二、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教学

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学风格、教学切入点。同一课文的不确定性的东西太多,而这才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这新的活力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教师教得“活”,才能教得生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不断改进,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以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有讨论法,有谈话法,有读书笔记法……更多的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画山绣水》一文时,我先设疑:很久很久以前,桂林这个地方既没有山,也没有水,更谈不上人烟繁盛,桂树成林。那么,桂林这个地方,为什么会生长出成林的桂花树?为什么会有奇山秀水而名满天下呢?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然后我给学生讲述有关桂林的神话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接着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最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画画自己印象中的桂林美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桂林山水的美,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又如教学《蒹葭》一文时,我先播放《在水一方》歌曲,把学生引入情境,接着播放课文配音朗读,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男主人公热烈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当时的情景。

三、鼓励质疑、探究的精神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新时期的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我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同时,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及时给予表扬,加以鼓励,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如:我在教学《成功》一文时,就设计了这样一题:季羡林的成功公式“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Z代表少说废话)”。相比较而言,你更认可谁的公式?你的成功公式是什么?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都肯定“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机遇是不能坐等的。他们有的认为:成功=科学的方法+艰苦的奋斗;有的认为:成功=勤奋+多思+好问+机遇……

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问等手段,自主地进行探究,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我在教学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两首词时,学生通过时代背景的差异进行对比,体会两首词“梅”的形象异同以及作者的情感不同。我随机运用这种咏物抒情的写作技巧,鼓励学生进行咏物训练,让学生歌咏自己心中的“竹、小草、荷”等喜爱之物,学生兴趣浓郁,有的赞扬竹子正直、有气有节的品质,有的佩服小草坚韧不拔的精神,还有的喜欢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使学生明白:创造性思维应该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开阔视野,转换观念,勤于思考,大胆实践。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去武装自己,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活水,从而达到“清如许”的教学境界。让学生都能爱语文、学语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跟上时代的步伐,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庄文中.审订中的语文新大纲体现了新思想、新观念.上海教育出版社.

[2]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北中学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下一篇:课改,让数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