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探析

时间:2022-09-29 08:15:07

青海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探析

摘 要:青海地处秦祁昆造山系与古特提斯造山系两大构造体系之间,总体来说,青藏高原上矿体保存条件不够好,尤其是青海北部东昆仑、祁连山等成矿带,成矿元素活化分散,矿体保存条件较差,因此找矿布局应避开成矿后新构造强烈活动的深大断裂。

关键词:矿体形态 矿体保存 新构造 青海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135-02

自元古宙到新生代以来,青海经历了多期次造山运动,大体上以东昆仑山脉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地区,成矿条件较为优越,南部初步判断矿产富集,已发现的矿产大部分集中于北部。青海北部大矿少、而小矿多。在北部的北祁连等主要成矿带延至外省则找矿成果显著。这是由于自喜山期以来,青藏高原强劲隆升形成特殊的地质背景。

1 青海地质构造演化概况

从地质方面来讲,青海处于劳亚和冈瓦纳两大陆之间的转换地区。从太古-早元古代到现在,多期次的地壳挤压增厚、板块碰撞俯冲等,加之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使得青藏高原猛烈崛起,造就了全球最高的高原和独居特色的成矿地质条件。大陆挤压、增生、增厚是青海大地构造演化过程的总体概括。太古宙-元古代,青海形成西域、华南,北部的华北、塔里木地块则进入盖层沉积,东昆仑一带产生了沉积铁矿矿源层。南华纪―早寒武世,由于构造、岩浆活动都比较强烈的原因,造山带也就基本上形成了。从这些地质的活动变化,可以说这就是青海目前黄金的主要成矿期。经过地质的不断演变,到了早中生代前后,聚合扭转为主要构造运动,一系列裂谷系和(北)古特提斯洋形成于唐巴松裂陷带构造薄弱地带。由于这一时期岩浆在青海境内活动频繁剧烈,使得沿东昆仑山与金沙江的断裂带发育,花岗岩的暴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现象,暴露出地表的部分占青海各时期总面积尽80%。这一时期,也是青海省内东昆仑、三江北等范围的主要成矿期。

进入新生代之后,在青海境内及周围的地质构架基本形成,但由于印度板块继续北移,向北挤压青藏高原整体向北,同时,西北利亚、扬子板块与此共同作用,形成了造山的结果,东昆仑、祁连造山带随即重新活化,在高原北缘也就形成了盆山构造组合,但在青藏高原的西南位置,由于二大板块的对撞继续加强,伴随火山爆发,大陆抬升下的花岗岩石进入,使得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演化独特的喜马拉雅构造旋回,青藏高原不断隆起,这段时期,青藏高原上升了3300米以上,也就是目前青藏高原的主要形成过程。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造成高原中部深部物质转移变动,地壳抬升,这就对处于板块挤压北部边缘的东昆仑、祁连山等也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造成该构造带再生、活化,为此,断裂构造又重新活跃起来,并且在侧向挤压作用下,就产生了一系列的NWW向逆冲、推掩断裂构造,深部物质随之再次分异,这也对成矿物质的聚合与分散等矿床形成与保存条件构成了重大影响。

2 青海金属矿床矿体的主要特征

2.1 青海成矿南新北老

加里东期素有北部祁连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期之称,还包括柴北缘成矿带等地,也是以加里东期为主的成矿带;构造的分界线就是中部的东昆仑构造带,在这一带矿藏形成的主要特殊性表现在华力西期与元古代共同作用,以华力西期为主,如东昆仑矿带东段的都兰地区和西段的那陵格勒地区的矿藏等。南部地区的巴颜喀拉成矿带成矿主要是在印支期,并且是向南部的“三江”成矿带北段成矿的,比如杂多县燕山期的东莫扎抓铅锌矿,喜山期的纳日贡玛铜钼矿,由此看来,青海南部的成矿比较晚,北部则较早。

2.2岩浆活动对成矿的影响

青海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大多数与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只有个别的属于沉积(亦即变质改造)。祁连成矿区的矿体大多数是赋存于早古生代火山岩中的,比如属于奥陶纪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红沟铜矿的成矿围岩,但是,北祁连银灿地区铜矿体则大多数产于奥陶纪火山凝灰岩中,都兰地区却是矽卡岩矿床分布区,这与岩浆接触、交代、变质密切相关,杂多纳日贡玛则属于斑岩铜钼矿。从以上的一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地质成矿期的板块构造活动对青海的矿体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密切关系,地质的构造不仅决定了岩石的种类也决定了矿产的种类,并且次级的地质构造如何也决定了容矿的构造与贮存量的大小如何。在元古代形成的沉积(铁)矿层,同样也会受到后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影响,发生变形和再富集。所以说,青海北部、中部矿床的成因绝大多数都是多期次、多成因型的,单一成因型的矿床是很少的,大多数与岩浆活动息息相关。

2.3成矿之后的构造和矿体遭到的破坏的差异

一个矿藏成矿后,其构造变化与对矿体的破坏作用与改造结果这两个方面存在区别和差异,如在青海北部,祁连山和东昆仑的矿体中,在成矿后的后期构造的改造非常强烈,从而形成了破碎的矿体,这些矿体的显著表现就是单个的矿体规模较小,不能够形成大规模的矿体。同时受后期岩浆活动影响,成矿带内各处遭遇改造的程度也出现了差异,比如在都兰地区遭受的后期改造受到了强烈影响;而在南部相对来说成矿时代较新,矿体遭受成矿期后构造改造作用相对就比较少。遭受矿体改造较小的表现就是矿体较大,如大场金矿的矿体延伸近5公里,沱沱河锌矿近3公里。

由以上可以判断,华力西期-印支期是青海内生金属主要的成矿期,加里东期次之;与北部相比较,青南地区成矿时代稍新,主要应该为印支晚期,西南部成矿期主要应该在喜山期,越是向南部,其成矿期应该越新。以东昆仑为界线,青海北部和南部构造、活动性就不相同。自新生代以来,南部大部分处在板内环境部位上,其构造活动性相对比较弱,而北部大多数由于处在板块推覆的前缘地带上,尤其是东昆仑、祁连山成矿带,其构造活动性比较强烈。经过对青海矿体形态、内生矿产和特征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青海南部矿床矿体则相对于北部的就比较稳定,矿体规模也普遍比较大,而从形态上看,则相对比较简单;在青海省的北部地区的矿体受喜山期强烈推覆活动影响,矿体的规模一般较小,矿体的形态也表现为复杂多样。在这一地区,成矿后期的地质构造变动较大,遭受的破坏也比较大,但矿体在水平面上延伸不具有规模化,但纵向延伸却比较明显,因此,在此地区的矿元素分化明显,一部分是富集地段,而另一部分则成为贫化地段了。

上一篇: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指标偏低的检验分析 下一篇:试论我国旅游管理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