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在国企的实施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29 07:34:42

ERP系统在国企的实施效果分析

摘要:ERP系统是国际大型企业推崇的先进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而在中国实行的时间不长,很多企业对实行ERP后的反响不一,效果有好有坏。本文通过对ERP系统在国企的实施效果分析,进一步研究ERP系统在国有企业将如何调整。

关键词:ERP系统;国有企业;实施分析

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体系,由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起初以制造业信息系统和制造资源系统为发展方向,而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变成了一种综合的管理模式。很多企业纷纷效仿实施。然而对其效果褒贬不一,我国国有企业是否适合此系统的推广,仍需要尝试与研究。

一、ERP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概述

1.外资企业应用ERP系统的比例较大

据有关调查统计,在被调查企业中注册资本规模达到2亿以上使用ERP体系的企业占53.4%,且企业规模越大,实施ERP系统的企业越多,合资企业占其中的22.9%,外资企业占21.9%。从统计结果看,有外资参与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ERP体系。相比于国有企业的总数比例,外资企业的普及率较高。

2.ERP系统在国有企业中的实施周期不合理

ERP系统实施中预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整个系统是否能在预算内建成,并且达到效果,是此系统是否能起到作用的重要指标。真正完整的ERP系统实施过程时间应该1-2年的时间,实施周期太长与太短都会影响ERP的实际效果。而我国国有企业大多实施周期相对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系统实施的质量。

3.ERP系统以财务部门应用为核心,范围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

ERP系统在实施过程中的工作环节,财务部门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仓储部门,之后依次为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最后的是企业管理部。可见,ERP系统作为企业资源计划体系,与财务管理的工作最为密切,同时也是其他业务部门的核心工作平台。

在大多企业实施的ERP模块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这些都与财务管理模块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列在第四位的生产控制模块的实施相对较少,仅为制造型企业所应用,之后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二、国企ERP系统使用效果分析

在大多数国企的ERP系统运行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认定信息管理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而很多国企并没有真正的开始ERP系统,很多企业在局部开始建设信息系统,很多企业还在摸索阶段。使用ERP系统的国企,效果也并不明显。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ERP系统会对企业带来多大的改变并不清楚

很多国企使用ERP的目的并不明确,首先是在于传统定型的管理模式,限制了ERP系统的推广。即便强制使用了信息系统,而工作当中仍先按照原有程序来管理,ERP系统便只发挥了信息档案库的作用。其次,ERP系统能够带来的实惠不能及时体现,因此ERP系统的贡献在国有企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效果不明显。第三,ERP系统的使用目的不明确,对于大多数部门,熟练使用ERP还打不到既有要求。

2.ERP系统建设易脱离工作实际

ERP系统最终是为了促进企业业务发展,其建设不能脱离业务实际,而建设ERP系统的过程中,常常独立完成。大多从理论出发,将系统建设的高度建设的过于宏观,容易偏离本企业的业务实际与发展现状,最终建设的系统实用性较差。

3.ERP的综合性对大多数国企不符

ERP体系是个十分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而照搬成功的ERP范例,未必适合每个国企。很多在国外实施多年的管理在国内并不涉及,二我国ERP系统的应用深度还不够,如果将大部分的的管理工作纳入此系统对于大多国企来说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

4.系统资金实施压力

设有ERP系统的企业,一般资金实力雄厚,ERP系统在实施、维护与全员培训方面,都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规模较小的国企没有必要使用ERP系统,而中等规模的国企对于ER P实施资金方面也有所顾虑,直接造成了系统实施的困难。

三、推进ERP系统在国企实施的建议

1.按照企业所需设计信息系统管理体系

企业要按照发展实际制定信息化规划,不能盲目和过分迷信ERP系统,在建设中不能过分依赖外包IT企业,要靠掌握企业真实情况的人员把关,进行实施推进。企业在商业经营模式、发展战略、经营战略、决策战略、战略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做出切合实际的ERP建设规划。做到适合自身实力与发展的企业资源规划体系。

2.加强本企业管理人员培训

ERP系统最终是要为企业自身服务,因此加强本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之在思想意识与管理技能上向信息化与综合化方面转换,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慢慢适合ERP系统发展的人才队伍,可以自主的推动企业ERP体系的发展。

3.量化ERP体系管理,突出ERP系统作用

ERP系统之所以推行不好,是因为其作用不为人所知。ERP运行的基础数据来自企业,最终得到的结果,也要量化出来,并且做到真实、可靠。正如很多商业银行开始进行风险内部控制的手段一样,将风险量化,才能更好的做好风险管理。ERP系统也是如此,只有将管理的过程与内容量化,才能使管理有章可循,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工作。员工才能更好的了解ERP系统

总之,ERP系统在国企的地位与效果并不突出,但这不妨碍此系统在国企未来的普及,如何做到从现有的管理方式向更科学的管理体系转变,还要循序渐进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 洁:企业ERP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

[2]张永栋:试论ERP采购数据管理方法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

上一篇:关于提高财务综合管理系统运行效能的思考 下一篇:对新医改之后医院成本管理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