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01:57:31

erp技术论文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企业资源规划

ERP是一种企业再造的解决方案,是针对物质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用于描述企业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使的主要信息能随时整合、串联,利于企业透明化管理,经营决策既快又有依靠,并保持企业经营的弹性、速度及反应能力。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特别是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使系统更加容易升级。在信息科技的协助下,将企业的营运策略及经营模式导入整个以信息系统为主干的企业体之中,它不仅仅是科技上的改变,还牵涉到企业内部所有关于人员、资金、物流、制造及企业内部的跨地域或跨国际的流程整合管理。ERP本身不是管理,不能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它只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使用ERP系统来整合企业本身所拥有的资源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将ERP系统导入企业当中,而导入过程除了必须保存原系统中的资料外,还必须将其转换到新的ERP系统下,也要考虑到企业流程在导入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变的地方,使得企业的运行流程更具体时效。然而,这两种构架截然不同的资料库如何转换,那些流程可以整合减少时间,那些流程导入ERP系统后会面临更改,这些问题都是企业在导入ERP系统时所面临的巨大考验。在ERP实施之前认真分析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了解ERP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充分细致地计划与落实利用ERP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为ERP充分发挥效率提供基础。

(二)系统再造工程技术

系统再造工程技术是组织管理系统再造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科学方法,对所有系统具有普遍适用意义,也是一门组织管理技术。系统再造工程技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发展目标,对已有系统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制等进行分析和模型设计。对于信息系统再造工程主要包括:软件再造工程、资料库再造工程、程序再造工程三部分。

1、软件再造工程。软件再造工程也称为软件再生工程,其目的在于有计划地整建重要的旧系统,从而降低大量的长期维护成本,其中包括:重整结构、再造工程和反向工程。

(1)重整结构。重整结构是指在不改变旧系统功能的情况下,重新安排程序的逻辑,使程序的复杂程度降低,可靠性提高。

(2)再造工程。对于所有的资料及程序重新梳理建立系统的管理程序,通过全盘掌握组织内所有资料定义,并使用各资料之间相关程序的输入和输出建立一个控制中心,作为改善系统和制定标准的基础,从而避免产生资料定义或格式不一致以及程序重复,资料处理无效的问题,它基本不具有改变原有程序的功能,只是寻找解决清除乱源的方法。(3)反向工程。反向工程是分析软件系统的一种程序,以便重新建立系统组成元素及相互之间关系的描述,其中资料的反向工程是从方程式的资料定义中找出各种资料的内容,存储在其中,并尝试找出各项资料之间的关系而画出资料结构图或是实体关系图。

2、资料库再造工程。资料库再造工程分为资料再造、资料转换和资料库纲目整合。

(1)资料再造。因企业业务变化或快速成长,当新系统之间必须加入新功能时,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必须改变原有的资料库架构,甚至是更换成较大型的资料库管理系统。但目前一般资料库所具有的资料转换工具仅适用于两种架构完全相同的资料库,若新系统的资料库架构为因业务流程改变或加入新的功能而必须改变资料库架构时,这些工具便不能使用,但信息乃是企业的命脉,如何使这些资料能完整的转换至新资料库中,是软件再造工程技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资料转换。通过开放资料库连接器连接各种资料库,将旧资料库中的资料转换至新资料库中,其中牵扯到各种资料库中资料表的目录信息读取及资料形态转换,更广泛地还必须考虑到资料表间的关联性,以确保资料在转换过程中不失其正确性与完整性。

(3)资料库目录整合。在一个通过网络连接由不同资料库所组成的多资料系统中,为了使使用者在获取众多资料库系统内的资料时有一个统一的界面,各组成资料库的目录需被整合起来,建立一个整体目录。在众多资料库系统中,各资料库是独立设计完成的。因此建立整体目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各组成目录之间在设计上的不一致问题。定义相关特性,由资料库管理者用来指定组成目录间含义上的相关性。根据这些指定的相关特性,制定出整合规则,从而解决其设计上的不一致,然后再将其整合起来。整合技术的原则是要保证没有丢失信息,即原来在组成资料库中的资料在整体结构中都要能够得到获取。此外,含义相关的资料也能因目录整合而得到整合。

3、程序再造工程。程序再造工程指的是软件再造工程中的系统流程部分。因为当企业的实际作业流程有所变化,而需要对信息系统做适当的调整时,这套信息系统将面对不可避免的大幅度改变。一个信息系统通常是先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根据系统分析结果来编写程序代码,当旧的系统分析不再符合现状时,程序代码也要有所调整。而程序再造工程技术就是先根据旧的程序代码分析得到资料流程图、事务流程图等,然后加上新的需求分析,从而修改这些用来描述系统的处理流程,再根据新的资料流程图产生程序代码,这样系统的程序代码就完成再造工程,并且符合现在的需求。所以不管是需求改变、程序结构出错还是系统逻辑问题等,都避免不了程序代码修改、再造的过程。程序再造工程技术包含有程序界面转换器、程序修改、程序再造。

(1)程序界面转换器。信息系统有时会因为“人机界面不够亲切”、“不符合企业未来发展潮流”等原因而面临程序再造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唯有通过程序界面转换器。其运行方式为不论程序来源是那种程序语言,及转换的程序语言为何,只要通过程序界面转换器的转换,就可以达到最终所需要的程序语言。

(2)程序修改。当信息系统面临的不是功能需求的改变,而是最初程序设计时设计师忽略的问题、程序技术无法达到的目标、硬件无法支持、逻辑上的错误等,当这些问题一一出现时,程序设计师就需要针对程序各个部分做修改。

(3)程序再造。为了让系统维护人员很轻松的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常都采用图形来表示。当企业因作业流程改变或产生新的需求时,如果能将旧系统资料流程图表示的作业流程和新的需求及作业流程相互整合,且以资料流程图来表示时,这个新的资料流程图所代表的系统就能够符合现有需求和作业流程。而根据资料流程图隐藏的信息了解其逻辑描述,进而就可以产生虚拟码,也可以产生程序代码。所以利用资料流程图来做程序再造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方法。

二、系统规则

ERP的建设涉及到整个企业的资料流向,运作流程的全面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比以往信息自动化的推动更复杂。而ERP的方法为企业使命、企业前景、企业目标及顾客需求来引导企业运营策略,并依照此策略来建立完成企业目标的核心流程;接下来根据企业运营策略及核心流程建立企业功能架构及企业模式;最后根据所建立的企业模式,规划开发符合企业运营需求的信息应用系统。为一个完整的ERP系统规划和发展方法,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1)企业诊断。

①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做整体性策略规划,妥善运用企业资源;

②以现阶段的企业规模衡量引入ERP信息系统所需的人力、物力;

③做观念转变的宣传;

④决定初期参与受训的人选,并找到原财务人;

⑤制定出未来企业运营的核心流程。

(2)功能架构设计阶段。本阶段延用企业诊断所制定的企业运营策略及核心流程项目,建立企业功能架构及其主要流程,企业资源规划事前的准备工作涉及到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运作。为了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企业在引进ERP之前,必须先做好整体流程设计的工作,因此需要先做一次彻底的企业流程再造,经过流程再造之后企业实体也得到改善。

(3)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导入阶段。本阶段延续功能架构设计阶段,开发复合该企业模式的信息系统,主要工作包括:

①上线前的人员培训,针对各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做训练,并提供使用者及时地支援服务、解决问题,消除组织成员对新系统的陌生和恐惧;

②运行测试。以确保新系统运行平稳,无故障;

③资料转换。将原有的资料用新的系统运行操作。

三、系统设计、整合及开发

当企业要导入ERP信息系统时,在功能架构建立阶段分析并归纳出一个符合企业的流程模式;但是最后所归纳出的企业流程必定有部分流程是依据企业原来旧有的流程来运作,因此必须有一个资料流程整合系统,可以将企业原有的各子系统的流程提取出来,再利用整合工具将各子系统流程进行整合,此整合后的流程也就是企业原有的流程,而在建立ERP系统时可以提取出原有流程中较完善的部分,这样不仅减少了ERP流程规划的时间,也减少了系统开发的时间,并且减少了使用者在适应新流程上所耗费的时间。许多企业在导入ERP信息系统时,因为旧系统上仍存放着公司过去所有的资料,而新系统中也不可能将过去的资料全部重新输入,这样常会造成新旧两重系统同时运行的情形。虽然导入成功了,但却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并且造成资料无法进行有效的串联。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个资料转换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将旧系统的资料转入到新的ERP系统中,这样旧系统被更换,全部采用新的ERP系统,不仅降低了企业维护、运行及经营成本,且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为ERP系统规划和发展方法与资料流程整合系统和资料转换系统结合流程图。

(一)资料转换系统设计

资料转换系统的目的是将旧系统内的资料转换到新的ERP系统中,始终保持只有一个系统再运行。因为ERP系统下的资料库是已经固定的结构,但原有系统要转换的资料却是未知的、不固定的结构,且存在两个资料库结构,因此分析原有资料库结构及ERP系统资料库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分析结果,依据不同资料库定义其相关特性,再拟定资料库目录整合的规则,利用资料库目录整合技术将原有资料库转换到ERP系统下。其转换步骤为:

①分析ERP系统资料库结构(目标系统);

②分析各种不同资料库结构(欲转换系统);

③找出欲转换资料库和ERP系统资料库之间的相关特性;

④根据各相关特性制定资料库目录整合规则;

⑤用资料库目录整合技术将整合规则实现。为资料流程转换系统流程图。

(二)资料流程整合系统设计

在企业中因各部门之间很少有资料的流通,所以常有资料重复的统,或与将要导入的ERP系统做流程上的比较,使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导入ERP系统。为资料流程整合系统流程图。

四、结语

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希望通过信息科技的协助,以最有效率的运行模式达到获利的目标,因此许多企业都在进行企业再造、引进ERP系统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在企业导入ERP系统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无法适应的现象。系统再造工程技术是组织管理系统再造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科学方法,对所有系统具有普遍适用性。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的发展目标,系统再造工程技术对已有系统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制等进行分析和模型设计。本文采用信息系统再造工程技术,资料转移技术与流程分析技术,用来辅助ERP系统的导入,不但缩短了ERP导入的时间,并且将所分析出的原有企业流程做为ERP导入时流程上的参考,在ERP导入过程中,也提供资料转换工具,将原有的企业资料转移至ERP信息系统中,解决了以往ERP系统在导入过程中存在的资料库移植与新旧流程冲突问题,提升整个系统导入的效果。减少了ERP流程规划、系统开发以及使用者适应新流程的时间,降低了企业维护、运行及经营成本,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2014年教育部提出,新办本科高校应向应用型本科发展,改变新办本科高校遵循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老路,实现新办本科高校向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那么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对本专业更加深刻的认识,完善并重构信管专业的实习实践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如何能够有效的就业,就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定位在如何更好的就业,并且以学习知识和强调应用为着手点,建立职业与专业、专业与学科之间的“拉式”关系,重构专业实践实习教学体系,培养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

2.实践课程体系建立的意义

既然要培养综合型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那么实习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建立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信管专业主要由计算机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构成,其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都较高。对于计算机类课程又可分为软件开发类和应用类。软件开发类课程的理论讲解都比较抽象与枯燥,如果不亲自动手操作就会碰到眼高手低无从下手的尴尬,到企业中不仅无法立即着手工作还要企业投入大量精力培训。而软件应用类主要是ERP软件的操作,由于ERP软件是模拟整个企业的运行,所以其设置与操作非常复杂;学生如果没有相当长时间的相关实践课程的学习,到企业中也难以胜任ERP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工作,更不能胜任到ERP开发企业中从事咨询师相关工作。而管理类课程中,虽然多数对于实践动手要求不太高,但惟独财务相关内容需要较强动手能力,这对于深刻理解企业ERP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财务内容影响着企业ERP系统的各个方面,所以信管专业对于财务知识应该有一定动手能力。

(2)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习实践课程体系是课程理论的具体应用,带给了学生深刻的感性认识。实习实践课程体系将割裂的单科课程如数据库理论与应用、面向对象语言开发、计算机网络、运筹学、会计、ERP理论与应用等融合到一起,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全面认识“用信息化去管理企业运营”这个信管专业核心内容。交叉学科是孕育创新的温床,信管专业实习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与重构,必将有效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

(3)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信管专业大致有ERP管理咨询师方向、企业中的ERP管理与维护、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就业方向。每一个就业岗位都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实习实践课程体系是对相关岗位技能的重点操练,必将提升学生的相关动手能力,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这对于信管专业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3.专业实践体系主要内容

(1)信息管理专业实践体系建设的探讨①课程设置紧跟最新技术从教育部专业目录来看,信管专业属于偏文、偏经济的管理类专业,计算机学科属于辅地位。计算机是该专业的一个重要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计算机课程的安排,既不能太多,也需要一定深度。那么信管专业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管理学和信息技术两个方面。根据以上分析,作为应用型本科的培养方向,在专业制订实践体系时应当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由于这些学科偏文,学生在掌握原理后可能根据工作后的实践进一步理解;而信息技术发展快,难度也较大,应该加强学校与训练,但并不需要与计算机科学专业一样打基础。关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应该贴紧技术的发展,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开发工具,能够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就行了。对于计算机技术可从3个阶段来进行教学。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的程序设计语言,如选用JAVA语言;通过基础语言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入门。第二阶段,MyEclipse和MYSQL和网页开发的学习。通过该阶段学习,使学生学会标准网页的制作、可视化编程和数据库的操作,为学生以后从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工作打下基础。第三阶段,JSP/J2EE和移动端开发。以后将JSP作为动态网站设计的入门语言,以便让学生学会JavaScript;有了一定的JSP基础与经验后,再让学生过渡到J2EE的学习;最后可以让学生扩展到移动端的应用开发。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既能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又能满足社会的需要。②课程设置体现ERP应用对于某个ERP系统的学习是信管专业课程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ERP综合实践阶段主要是通过认识学习ERP系统的运作流程,让学生参加ERP软件培训活动,熟悉企业各岗位对于ERP的操作,理解ERP在企业是如何运用的;学生通过认识企业环境,企业实施ERP的业务范围、解决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效益,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找到专业与ERP的切人点。

(2)信息管理专业实践体系的设置①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实践环节的落实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所在。建立一个“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贯穿学生本科学习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实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指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发现和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应利用校内外的实验设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好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平台。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围绕某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该问题的教学过程;实习教学主要包括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可以对企业管理运行有较好理解,对岗位工作内容有深刻认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感性认识。毕业实习是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实际工作,并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为保证实习教学的效果,学校应该建立能满足实习教学需要的多样的实习基地。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我们这里是指学生完成某一门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后,就某个课题进行设计或撰写论文;以达到巩固学生所学该门课程知识,并锻炼学生深刻理解,进而能够综合运用该课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课程设计是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点。因此,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的需要,经过认真研究,本体系设置了四门课的课程设计贯穿学生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以期达到培养应用型信管专业本科人才的目标。②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来制定不同的具体实践内容,实践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该项实践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的安排、学时的安排,学生的具体完成内容等各个相关的内容。其内容表现为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毕业实习教学大纲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等。实践教学指导用书主要是教师使用的指导性实践内容。它应包括教学实验指导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学生实习指导书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等。③制定信息管理专业系统性实习实践教学安排表按照上述内容制定出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安排表。主要内容有:前三年每个学年末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分别是C语言,动态网页和MIS开发。课程实习,认知实习分别安排在第三、五、七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最后一学期。

4.总结

本实践教学体系的安排以教育部提出的应用型本科发展的目标为着力点,全面体现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模型、管理模型、ERP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管理学科,在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与方法,更要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由会计学科本身的性质与特点所决定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会计实习,是多数高等工科院校所采取的一种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但是,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多数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在本单位进行会计实习,即使有些企业接收了,指导老师担心出现账务处理错误,也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实习单位很难接触到原始的会计资料,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校外会计实习收效甚微;此外,各高等工科院校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更多的是考虑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运行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对于高等工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建设来讲,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搭建实践教学硬件平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社会就业岗位却相对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入了“就业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人才都提出了全新的高标准的素质要求,高校不再仅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而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创业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它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更是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工科院校的学生就必须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娴熟地掌握操作技能。笔者认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会计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晓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经济法规,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高等工科院校在制订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遵循目标明确、整体优化;基础牢固、加强实践、增强适应性;保证质量与体现特色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提高;营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良好的空间等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构建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学科基础课教学平台、专业课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的课程构架体系;要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情报检索以及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等素质拓展类选修课,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跨学科的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课外参加创业大赛、体育比赛及各种文娱比赛活动,课外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课外参加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符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科学地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贯通,在时间上全程化,在结构上层次化,在形式上多元化。笔者建议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应构建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培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实验和基本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运筹学、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软件与应用、电子商务、OA系统高级应用与开发、经济预测与决策、管理会计和计算机会计等课程实验,穿插在第一至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之中分散进行。这些课内实验的组织,使计算机课程四年不断线。

(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是以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实训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OA软件基础应用、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中级会计学课程设计、ERP课程设计、财务分析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除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全部安排在第八学期以外,其它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都集中两周时间来安排,使相对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

(三)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体系

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分散安排在第一至第八学期。

三、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OA软件基础应用》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OA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熟悉文字处理、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

《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手工账务处理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基本的会计工具;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要求;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与要求;掌握基本会计账户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熟悉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掌握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存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核算;掌握借款、税金以及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掌握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的核算;熟悉各项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掌握收入、费用及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熟悉利润表的结构,掌握利润表编制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学年论文》是针对会计学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指导老师结合会计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论文选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确定研究提纲、进行分析研究、完成论文。其中一周进行选题、资料收集、论文提纲的确定,一周时间进行论文写作。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使学生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

《ERP课程设计》包括手工环境下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体验,对企业战略和关键成功因素有清晰的了解,学会运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业务的决策和运营,增长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改进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会使用资金预算、财务数据处理、财务信息分析等工具跟踪企业运行状况,并树立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观念。

《财务分析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该课程设计要求结合ERP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模拟公司数据”以及“财务分析”课程,运用EXCEL等软件,建立财务分析模型,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调查》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就近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的现状;调查了解先进的会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调查财务软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企业调查,使学生掌握企业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实习。通过实习,熟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收集相关材料。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应结合本学科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论文大纲的拟定、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等工作。

四、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硬件平台的建设

为了保证会计学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实施,各高等工科院校应积极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构建校级基础实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

校级基础实验平台主要满足各专业低年级学生基础实践教学的要求,如语言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和物理实验中心等。校级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应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强化基础训练、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满足相同学科各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如经济管理信息中心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中心实验室和电子信息中心实验室等。学科基础平台应重点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受益面大的学科基础实验室。

专业实验平台应根据各专业特点,满足专业实验的要求,如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中心等。

(一)会计手工实验室

会计手工实验室主要安排手工操作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验。各高等工科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1.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模拟实验的形式,也就是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计算成本、利润到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进行系统操作。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练习全部岗位的模拟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整个企业的会计业务。2.分组、分岗共同完成实验的形式,也就是将会计手工实验室布置成一个模拟财会科,分设若干个会计岗位,在每个岗位上标出岗位名称及职责、规定每个岗位分管的会计科目及所属的账簿、确定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等。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增强会计实验的仿真性。

(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安排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验,包括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全部课内实验。《管理会计》课内实验的内容主要是以解决管理会计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介绍、应用Excel工作表解决管理会计相关问题所涉及的常用公式、函数、分析工具等内容,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管理会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Excel工作表”的功能以及解决管理会计各种问题的技能。《计算机会计》课内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手工操作环境下的实验指导书所提供的原始数据,在指定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环境下,上机操作,完成凭证录入、账簿数据生成和打印报表等全部会计电算化工作。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感知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学会运用通用财务软件进行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掌握记账和报表输出等基本的操作技巧,并进行基本的财务分析和处理。

(三)ERP实验中心

ERP实验中心主要安排手工环境下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的开展主要是针对一个模拟企业,把该模拟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几个部分设计为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的主体内容,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学生组成六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企业六年的经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订战略、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主要是利用“用友U860软件”提供的包括财务链、供应链、生产制造、人力资源、OA等整套系统软件,使学生能够模拟从采购、生产、销售等企业经营全部流程,身临其境地模拟企业财务会计处理与运作,掌握ERP的核心理念。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针对这些方面,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认为,无论从当前企业的规模上、效益上还是行业影响力看,公司目前还只能算此行业中的一条小船,但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样按照原有的状况发展下去,会有被市场的“风浪”打翻的风险;与此同时,他强调,企业规模大小不影响信息现代化过程,信息化对于小企业同样重要。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完善企业的企业管理,信息现代化建设必然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所以要让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应用ERP管理软件。

一、ERP系统应用特点

在企业中,一般的管理包括三方面内容,见图1。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一个集成体,通过相应的接口,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对企业进行管理。ERP系统代表了当前集成化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高水平,ERP系统的特点包括:(1)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与外部的业务单元之间、企业内部各个组织单元之间的协调变的越来越多,通过使用ERP系统,可以应用全新的较为完整的组织架构,从而达到跨国经营的“五多”需求(多国家、多地区、多工厂、多币制、多语种)。(2)ERP可以对市场快速响应,更加注重面向市场,面向经营以及面向销售。不仅如此,ERP系统还支持供应链管理,更加强调供应商、分销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新式合作伙伴关系。(3)ERP更加强调财务管理方面,具有比较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将企业最看重的“三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4)ERP 更加强调工作流与企业流程,通过工作流,ERP可以实现企业的四大集成(财务、人员、分销与制造间),同时ERP还能很好的支持企业流程重组。(5)ERP 支持全新的MRPⅡ&JIT的混合生产管理模式,同时支持诸如连续流程制造、离散制造等多种生产方式。(6)ERP还考虑到人力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规划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考虑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成本以及后期的运作成本等。(7)事务处理控制方面,ERP支持在线分析处理、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为企业提供了企业所关注的关键问题(客户满意度、适应变化、质量、绩效)的实时分析能力。(8)ERP采用了全新的计算机技术,如C/S分布式结构、B/S结构、第四代全新语言及辅助工具、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等,同时,ERP支持不同平台之间的相互操作。

二、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ERP需求概况

在企业实施ERP之前,企业必须了解ERP,有很多必要的问题是需要了解的,例如知道什么是ERP、ERP能做什么以及企业面临的问题能否通过ERP来解决。归根结底,最关键的问题是企业的需求是什么。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的总体需求见表2。

三、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软件选型过程

具体的选型原则见表3。

四、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ERP系统简介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采用金蝶K/3 ERP系统,金蝶K/3作为中小企业ERP市场的领军品牌,一直专注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基于80万成功客户的管理实践以及十数年的潜心研发,“中小企业管理智库”正逐步形成,K/3也已发展成为具备全面应用、完整协同、敏捷制造、卓越模式四大显著领先优势的软件品牌——金蝶K/3 WISE创新管理平台,打造中国智造最佳信息化引擎。

金蝶K/3 ERP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方案。金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是为期望推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而设计的。这些企业会围绕企业战略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注重以能力为核心进行人才选拔评估、培训开展;注重过程甚于结果的绩效管理;注重岗位价值、市场水平和业绩结合的薪酬激励管理;注重带动员工、直线经理、高管层共同参与的协同人力资源管理;注重通过专业化、精细化、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帮助企业提升组织能力,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

五、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ERP系统实施

ERP系统实施是决定ERP系统能否在企业中成功运用的关键。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领导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为确保本次实施成功,公司与金蝶共同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根据金蝶的金手指六步法,双方对整个实施过程拟定了计划。具体如下:

(1)项目组织: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出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以保证该项目的人力和时间资源。在财务部选出对业务熟悉、对电脑操作熟练的人员作为项目经理,不定时对项目进行督导,在整个项目组织阶段,双方配合默契,为项目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系统培训:培训工作贯穿整个ERP实施与运行阶段;必须十分重视和突出培训工作,ERP软件的功能再强,还要靠人去运用;而ERP的威力只有在人们学会运用时才能发挥作用;为此,金蝶公司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具体如下:一是对企业高中层经理人员培训:ERP系统应用成功的基础,在于在完成立项分析并初步决定应用ERP之后,对企业高层项目组人员进行ERP应用理念培训。对于高级人员的培训,应该侧重于概括性的指导,例如对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和ERP系统原理的指导,一般不谈细节,若高级人员对于细节方面有兴趣,可以继续参加实施小组的培训。但是,对于高中层经理人员,必须交代清楚关注的问题,前阶段进行培训时就应该讲清楚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何判断是非、应承担的责任、应起到的作用)。在培训后期,要向高中层经理人员讲解输入数据、查询相关问题的操作方法以及各种信息数据的意义。二是对项目实施小组成员的培训:对项目实施小组的培训是在所有培训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因为实施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业务部门,需要向基层部门贯彻落实,还担负企业内部教员的义务。只有小组成员学得够透彻,才能带动其他员工共同学习。小组成员不仅要接受高中层经理人员培训,而且要熟悉软件操作和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小组成员要能够帮助别人或是自己通过ERP系统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对部门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当基本上和项目实施小组人员的培训内容相同。每位成员应该不但要精通涉及自身部门业务的内容,而且也必须全面了解相关业务。只有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理解ERP系统,才能使员工理解到自身工作与上下游流程作业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员工理解到自身部门的业务同全局之间的关系。这样,当部门利益同企业利益发生矛盾时,才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来化解矛盾。四是对系统员和程序员的培训:系统和硬件的配置和维护,是培训人员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当企业有二次开发任务时,还要对其培训开发平台的具体操作与编辑技术。当然,也应当对供应链管理和ERP系统基本原理有所理解。五是对新流程的培训:ERP实施中技术方面很重要,而且工作量也很大,但技术方面却并不是ERP应用中最难的,最难的是ERP实施必须对管理做很大的改变,即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这样,ERP实施完成后,企业员工从上到下都面临着全新的业务流程,需要及时的学会并且在操作中使用。六是对数据分析培训:ERP系统正常运行后,由于软件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数据问题,因此,会有很多有用的数据产生。而如果这些数据只是放在那儿,不去加以利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ERP系统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3)系统定义: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对会计科目的设置、辅助核算的定义,到各类报表的设置、各种业务流程的制定与改善等都作为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改进,从而优化了整体处理流程。

(4)数据准备:由于该系统涉及到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多个方面,在数据准备阶段对数据的一致性、全面性、准确性要求就显得格外重要,历经两个多月的数据准备工作,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从物料编码、科目设置、供应商、客户到固定资产卡片等都进行了细致科学的整理、归档,形成了一套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

(5)系统试运行:在系统初始阶段,由财务科和生管科统一制定规则,避免了各部门意见难以统一的麻烦。经过近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各类报表基本完成。

(6)系统切换: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后,项目经理、部分业务骨干和金蝶公司相关实施人员组成了一个专门的系统验收小组,对K/3系统进行了全面验收,同时对各相关人员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确保系统更好地运行。

六、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ERP 实施效果评价

实施效果评价包括:(1)ERP评价体系。ERP运行管理小组每年应至少一次就财务方面检测系统运行情况,把用货币单位表示的实际结果和在底本论证中预计的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以期得到更大的效益,并将结果报告ERP指导委员会。先介绍目前采用的检测方法——ABCD检测法。最早的ABCD检测表由MRPⅡ的先驱Oliver Wight于1977年给出,一共20题。这20个问题按数据准确性、系统使用情况和技术分成3组,每组问题均以“是”或“否”的形式来回答。随后,这个检测表扩充为25题,并且增加了一个新的分组内容——培训和教育。评定ERP用户的ABCD等级有两种方式:一是聘请有威望的咨询公司来评审;二是由本企业的总会计师、资深专家、已评审为A级用户的其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客户负责人和供应商组成评审小组来评审。在评审之前,企业内部首先需要进行自检。自检评分按满分100分计,每题4分,有的问题按比例计算分数。如果企业没有制造业务,则有些题不适合,可将这些题所占的分数分配到其他问题。根据评分结果,A级用户为90分以上的,B级用户为71分~90分的,C级用户为50分~70分的,D级用户为低于50分的。表4为ABCD检测表的内容。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采取一下频率方式进行自检:月检、季度检、半年检、年检。自检可采取以下模式:ERP自检小组自检(按照ABCD表)生成检查报告报知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审阅企业领导审阅意见反馈。对于25个问题中的每一类问题,可采取“4W-S”模式,即:错误原因(why)、错在哪里(where)、何时犯错(when)、影响如何(what)、解决方案(solution)。

实际应用时也有企业在上述25个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50个问题,进行考核评测。正确地使用ABCD检测表的过程构成一个绩效不断改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如下步骤构成:现状评估—确定目标—根据公司最紧迫的需要剪裁检测表—制订行动计划—度量所取得的成绩—高层领导每月进行检查。

(2)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实施效果评价表。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实施效果评价表ERP 项目从立项至全面上线以来,实施过程经历很多的困难。在ERP 正式运行后,依据Oliver Wight出版发行了第4版《A、B、C、D优秀企业运作考核提纲》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客观的综合评估。表5是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ERP实施效果的综合指标评价表。

结论:依据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ERP实施项目组相关报告数据整理而得。根据此指标体系,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得到的总的评价值为8.336,属B级企业。

七、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ERP应用分析

管理效率提高明显。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管理效率提高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工作效率:FMIS有效地实现了预算管理、业务评估、管理会计、ABC成本归集方法等现代基本财务管理方法。之前,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有重复劳动多、工作效率较低、单据操作繁杂单调等。随着系统应用加深,自动读取、生成等功能实现,数据一次性输入和反复利用得以实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公司整体的工作效率。二是客户服务效率: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的业务与客户关联度紧密,以客户为导向是企业长久以来的宗旨,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需要随时了解经销商、客户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情况。通过使用该系统,该公司明显缩短了交货期,做到快速回应客户查询,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了企业形象。三是资金运作效率:贵州X贸易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环节为采购环节,采购费用高、采购期长一直是该企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使用该系统,该公司大大节约了采购成本,避免了盲目采购、重复采购、无效采购等,从而采购人员可以有效率的进行价值分析与货源选择,也提高了谈判策略。

参考文献:

[1]闪四清:《ERP系统原理和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黎雷微:《ERP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王丽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ERP应用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硕士学位论文。

[4]赵乐:《贸易行业ER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5]刘振:《中小企业的ERP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ERP;风险管理;系统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0.7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企业的管理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ERP系统包含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尤其是ERP理论逐渐在企业中应用并推广起来,成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它对于改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ERP也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电子商务技术衔接越来越紧密、纳入产品数据管理PDM功能、增加工作流功能、与客户关系管理的集成化等等。相应,ERP系统软件也更新换代也十分迅速,伴随着业务量的迅速增加,企业对自身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系统项目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值得关注[4]。

作为一项复杂的项目管理过程,ERP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潜在着诸多的风险因素:缺乏信息化项目管理意识,项目风险意识淡薄,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等各种因素[3],都会影响到项目是否能够实施成功。

在一些大型集团性企业中实施ERP项目,风险管理已经作为一项专题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会请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对实施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到国内,并应用于项目管理中的[1]。但由于我国风险管理起步晚,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多样的有效实施管理手段等问题。而在ERP项目中能够借鉴的、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及管理经验也十分欠缺[2]。

本文借助ERP系统升级项目,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也希望对相关项目风险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为以后项目的实施建立有效的ERP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与经验。

1 ERP系统升级项目风险分析

诸多大型企业随着内部业务量的激增、管理核算需求的增加及软件自身的更新换代,均面临ERP系统升级问题。在实施ERP系统升级项目中存在的若干潜在风险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从整体实施而言,其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行业的业务特点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形成考验

大型企业内部运作方式、管理核算方法存在明显的行业特点,且几乎不为行业外所了解。尽管行业内在实施大型ERP项目时大多采用ERP业内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的企业,但不了解内部行业管理经营方式、行业特点和运作模式成为这些ERP系统升级项目实施和管理中的弱势所在,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影响项目成功实施的潜在风险。

1.2 项目实施要求高、范围广

首先,大型的集团企业往往要求ERP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ERP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间既要运行相对独立又要相互配合,实时进行大量业务数据的储存、交互、处理及信息管理。同时,ERP系统数据作为企业内部制定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具有行业机密性,这对ERP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都具有较高要求,需要能够保证数据交互的准确、及时、安全。同时,对于系统的工期也有严格要求。

其次,大型企业内部生产流程及业务量等特点决定了其ERP系统升级项目实施影响范围广,主要体现在系统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复杂、业务内容多、多样的集成关系等方面。比如项目中除了需要对系统版本进行升级,还要考虑系统架构、硬件要求、系统中各业务模块流程的衔接,与其他业务系统间接口的建设,以及如何实现实时数据交互,保证数据一致性。

最后,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ERP系统具备一定的行业前瞻性。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业务量的急速增长为ERP系统的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运行压力;目前ERP系统不再局限于对当前业务的支撑,而是需要为行业提供更为高效的管理手段、依据,为行业开展改革和深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引领。因此,ERP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除此以外,方案设计方与业务用户沟通等问题导致涉及方案或实施计划不完善,用户需求变更频繁,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资源,项目决策执行力不够,项目管理事件沟通不畅都有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定风险。

2 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能够保障ERP系统升级项目顺利实施完成,针对之前分析得出的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进行应对:

首先,为确保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的准确性,进一步详细分析项目各类别风险,通过深入分析风险影响,针对每类风险分别制定应对策略,为后续制定具体项目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有效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风险监控的意义主要是能够针对项目中的风险实现有效的管理,消除或者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的发生或者能够避免造成不利的后果。

最后,制定了风险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后,应用审核检查、风险预警、项目风险报告等方法,制定包括风险监控决策机制、问题处置机制、变更请求控制、风险再评估与风险应对计划修订、风险处置应急机制等在内的项目风险监控机制,完成风险处置和监控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3 结论

ERP系统给机场集团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内部资源优化的同时,也得到集团公司的不断重视。大型企业希望通过不断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ERP,不断提升企业自身核算、管理能力。但是在以往实施大型ERP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不足对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了影响,使得集团企业对实施大型ERP项目的风险管理效果日益关注。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了ERP系统升级项目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

本论文以以大型企业ERP系统升级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际的充分结合,研究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作为企业大型ERP管理项目,ERP系统升级项目不仅具有ERP项目紧迫性、周期长、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普遍特点及其所带来的项目风险,还由于企业行业具有显著的运营管理特点等状况,导致该项目存在着若干潜在风险。

(2)本论文通过分析A集团ERP系统升级项目风险因素,制定了风险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应用审核检查、风险预警、项目风险报告等方法,制定了包括风险监控决策机制、问题处置机制、变更请求控制、风险再评估与风险应对计划修订、风险处置应急机制等在内的项目风险监控机制,完成风险处置和监控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谢喜丽.项目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及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4:70-71.

[3]卢新华.我国企业实施ERP管理的风险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2(1):23-25.

[4]王曰仙.ERP系统实施风险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企业管理学术论文,2008.

作者简介:冯瑞霞(1983-),女,河北河间市人,助理工程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项目管理研究生。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ERP integration system management based on PDM technology, which can provide better cost

control and improv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关键词: 成本控制;ERP;优势;PDM;完善

Key words: cost control;ERP;advantages;PDM;to perfect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188-02

1 成本控制的理论

成本控制是企业规划、计算和调节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和耗费,使之控制在目标成本的范围内,促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产过程,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最终实现更多的利润。它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传统的成本控制过分强调事后控制和节约开支,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现在制造业的生产需要信息、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支撑,成本控制不但控制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同样重视产品设计成本、物料采购和库存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不再单纯强调事后控制,而且要求实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步有效结合;不仅强调节流,而且要求开源,全面整合企业供应链,从战略和全局方面控制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要实时、准确、有效实现这一过程的控制,单靠单纯财务管理软件是不能实现的,ERP系统不仅涵盖了财务管理功能,还包括项目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制造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使成本控制也由过去的事后控制变为事前的与预测、决策、计划,事中的核算监控和事后的分析和考核。

2 基于ERP成本控制的理论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当今国际上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软件,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首先提出的。其内涵是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为出发点,以价值增值流程的再设计为中心,强调打破传统职能部门界限,提倡组织改进、员工授权、顾客导向及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合理业务流程,以达到企业动态适应竞争加剧和环境变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尤其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ERP在成本控制中更凸显出它的重要作用,学者们也在发展成本控制理论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一些规模性企业逐步采用ERP进行成本控制也证明是可行的。

3 基于ERP成本控制的优势

ERP完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系统内高度集成供应商、企业和客户整个供应链信息,积极协调各类资源,大大增强了企业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能力。因此,ERP相对于传统管理存在很多优势。

3.1 资源实现整合 ERP系统正是整合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通过网络将供应商、营销网络等供应链中的各方连接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通过供应链各企业的协作,大大提高了成本降低的空间。此外,由于ERP整合了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息,可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将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协作企业。

3.2 信息集成共享 在ERP系统中,系统可以迅速的集成各种信息,使得成本控制和预测更为精确,也使得各种成本信息的传递更为及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产品的及时生产,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创造竞争优势。

3.3 有效控制物料 企业的ERP系统,将供应链和企业的一切资源纳入计划控制范畴,涵盖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对整个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和配置。在产品设计阶段,企业运用ERP成本模拟功能,模拟设计方案的成果,根据综合成本最低原则,选择产品设计方案,在采购和库存方面,ERP系统中设有科学的供应商管理模块、物料采购模块,设立标准的物料清单和唯一的物料编码,可以有效及时地根据库存变化和生产需及时确定采购计划,避免了物料采购过多造成积压、采购不及时影响生产等问题。同时结合系统内的供应商管理模块,选择优秀供应商,极大地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了库存资金的占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按照标准成本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各工艺作业是否存在消耗浪费,针对不合理的生产作业,管理人员迅速采取改进措施;产品生产下线后,财务人员核算出实际成本,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管理人员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生产打好基础。在ERP系统中还制定产品标准作业成本,企业对生产物料、工艺作业制定标准成本,系统可以自动汇总归集出产品标准成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采购和库存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和工资系统等生成数据或手工录入收据,系统按照已经设定的计算程序,自动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生成各类分析报表。ERP系统通过与实际作业成本进行比较,追溯源头,分析差异原因,使成本控制更精细化、更深入化,为企业优化内部管理、提升竞争优势提供有力保证。

3.4 成本核算严密 ERP系统中对于成本核算,是以BOM和编码及工令号信息为归集标准,以实际发生数量为计算结果,使用多少,领用多少,为哪个订单领用,为哪个订单周转,为哪个订单存货,从订单一开工就开始立项归集,真正做到了谁使用,谁分摊。

3.5 成本体系完善 ERP系统并非单纯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是把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会计信息和成本控制系统。采用ERP标准成本体系,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产品的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并将差异自动结转出来,可以帮助财务主管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减少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

3.6 适应审计需要 ERP系统软件具有充分的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在ERP财务管理软件中,初始录入凭证时有一条记录记载,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这样在查询时,同一笔业务有哪些改动,什么时间改动,谁操作的,在哪项功能中变动的,均可查出。每一笔处理都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

以上可以看出ERP是比较先进的管理系统,在成本控制中占有很大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不满足于单一的管理系统,在运用ERP系统系统的同时还融入其他管理技术。如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

4 PDM的成本控制系统

产品数据管理(PDM)是以软件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它面向制造企业,是一门用来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CAD文件、结构、权限信息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的技术。

主要表现在:①通过PDM管理产品结构数据并自动生成所需的BOM清单,并为ERP等管理系统准备好前端的基础数据。②由PDM系统将零部件、BOM及工艺路线等数据传递给ERP,从而减少人工的重复录入及转换工作。③由PDM系统自动根据产品的零部件及BOM信息,结合从ERP系统中获得最新的价格信息来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和汇总统计。

5 基于PDM/ERP集成平台的成本控制的完善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PDM/ERP技术系统也不例外。为了充分发挥PDM/ERP,实施PDM技术环境下ERP成本控制的长处和优势,规避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在实施和应用PDM/ERP成本控制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深化。

5.1 加强PDM与ERP系统的紧密集成 这两个系统一般都不是同一软件开发商开发,为此在实施时应该充分考虑相互的集成问题,一定要梳理基础数据,制定各自的编码规则,注意不同的规范流程,在技术层面上则要解决PDM与ERP系统的接口形式,明确两个系统集成时开发商各自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系统只有紧密集成,才能实现优化产品数据,规范工作流程,避免信息失真,确保信息流通畅,最充分地发挥企业资源效应。

5.2 推广ERP与PDM知识的普及 企业中运用ERP与PDM系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系统的应用离不开各级人员的参与,各级人员只有通过完备的培训,才能掌握ERP与PDM技术,了解到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个人的素质。同时ERP与PDM也是一个不断升级的系统技术,各级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分析与思考才能跟得上系统的更新。

5.3 有效与供应商的沟通 ERP系统的运作效果离不开供应商的配合。因此,除了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和供应商的沟通也是完善整体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地和供应商进行平等沟通,不仅让他们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成为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借助信息化。同时,在与供应商沟通的同时,他们会传递有效的经验,提供正确、可靠的、必要、完整的原始数据信息,有利于企业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

5.4 加强操作人员的能力 ERP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众多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个规范化系统。在运用ERP系统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业务操作人员加强培训,确保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通过系统培训,全面提升与ERP相关人员的素质素养和技能水平,规范ERP操作人员的行为,为ERP项目的深入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5.5 数据系统及时维护更新 企业最大的不变就是变,企业市场在随客户的需要不断变化,在考虑销售的预测和计划也要及时维护更新ERP系统的原有数据,如采购提前期,材料的价格,只有把数据的质量、信息化的质量放在比较高的高度时,信息系统的应用才会达到一定深度。只有及时录更新了相关的数据之后,才会给相关的分析带来准确的结果,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5.6 原始数据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拓展应用 ERP系统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录入系统的单据,如送货单、对帐单有一定格式要求,这是一个关键核心岗位,要求录入员一定仔细、准确、及时地把数据录入系统,不能出现差错,为保证财务原始数据的正确性,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对原始数据的重视程度,重点规范数据录入工作,避免数据在录入阶段出现偏差。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录入数据应用条码和二维码扫描。条码技术的应用真正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实现了ERP系统的单据自动生成,不仅杜绝了传统“填写纸张单据-按单人工录入ERP系统-生成ERP单据”的低效模式,同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协同PDM技术的ERP信息系统管理,仅仅是管理者需要借助的一个工具,而无法代替管理本身。但作为ERP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可借ERP先进的企业资源管理的模式,有效的综合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出ERP的作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能.基于ERP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

[2]韩超.基于ERP的成本控制研究——以SY集团为例[D].沈阳大学硕士论文,2011.

[3]高艳.PDM在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雷长周.ERP实施环境下的成本管控浅析[J].西部财会,2013(4).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商务智能;知识管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商务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简称BI)的概念最早是GartnerGroup的HowardDresner于1996年提出来的,我国学者将之翻译为“商业智能”或“商务智能”,本文选用“商务智能”作为BusinessIntelligence的中文翻译。近年来,商务智能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意识到需要商务智能来保持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美国,500强企业里面已经有90%以上的企业利用企业管理和商务智能软件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国外己经有很多成功实施商务智能的案例。我国的商务智能处于导入期,商务智能应用的程度和实际效果都与国外企业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国内外商务智能供应商和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广泛的商务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基于国家图书馆的多库目录检索系统、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等,对国内商务智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文献统计分析

1.论著统计分析。为了对近年来国内商务智能论著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笔者分别以“商务智能”和“商业智能”(他们指的都是BusinessIntelligence,BI)为检索题,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的多库目录检索系统进行题名检索,得到近年来相关论著及博硕论文分布情况:国内商务智能专著只有2004年的两本,译著在2003年~2005年间有三本。相对于最早1988年出版、截止2005年已经出版23本的西文专著(含一本日文专著)要少得多。国外2001年~2004年间出版的商务智能专著数量极多,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外商务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比较成熟。而我国从2002年起仅有少量的博士论文,关于商务智能的专著也屈指可数,我国商务智能仅处于导入期,对商务智能的系统研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2.论文统计分析。

(1)数量分布统计分析。笔者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Web),分别以“商业智能”、“商务智能”为检索题进行篇名检索,得到221篇文章(论文、简讯等),通过内容分析,除去内容重复的和明显不符合我们主题的文章,得到以下统计结果(见表1)。

从检索结果来看,1996年的两篇简讯可以说是国内较早关于商务智能的文章。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在1996年~2005年期间,收录了有关“商务智能”和“商业智能”的论文一共200篇,文章数量年代分布呈现前几年缓慢增长,近几年明显递增的特征。因此可以将国内商务智能发展规划为两个阶段:①初始阶段(1996年~2001年):这个阶段国内商务智能初露端倪,这段时间相关文章很少,有36篇,约占总数18%,说明商务智能在当时属新事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段时期的文章多是关于商务智能软件和国外商务智能研究的简单介绍和综述。②明显增长阶段(2002年~2005年):这阶段论文有显著增长。不少论文讨论商务智能在各行业和各领域的应用,但是关于商务智能的较高水平和较深层次的学术研究论文还极少,大部分文章仍是简单的、重复的功能介绍、综述和简讯等。这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大量数据积累、缺乏应用商务智能的实践有关。

(2)主题分布统计。笔者查阅大量的相关论文资料,对当前商务智能的研究主题进行划分并加以调整,将商务智能的研究内容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层面两大类,其中基础研究包括商务智能定义、功能(任务)、技术、综述等,关于商务智能的一般应用研究等无法归于应用层面所分细类的文章也放在这一部分;应用层面分为:①商务智能软件方面的简讯和功能介绍;②商务智能的行业应用,如金融、电信等;③商务智能应用的范畴,如客户关系管理、电子政务等。按以上主题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按题名检索的结果进行分类,统计表明,国内学者对商务智能基础工作研究较少,共75篇,占总数的37.5%,其中还包括无法归类于商务智能软件和具体应用的一般应用讨论的文章。这里分别以“商务智能”、“商业智能”为题名检索到商务智能技术方面的论文极少,但如果以“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分别进行题名检索,会得到成百上千篇论文。作为商务智能的支撑技术,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的发展是推动商务智能发展的技术基础。商务智能支撑技术研究的逐渐深入和成熟,为商务智能的功能、体系结构、应用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近几年我国关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的研究论文数量激增,基础研究关系到商务智能的应用能否顺利进行,这其中商务智能的支撑技术(数据挖掘、数据仓库、OLAP)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总的来说,我国关于商务智能基础研究的论文数量极少,部分论文的质量不高,只是肤浅的介绍式论述,论文内容不新颖,重复性较高,算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数量更是屈指可数,尤其缺乏高质量的、深入的关于功能、体系结构、方法等方面的论文。当然这也与商务智能本身的特点有关,确切地讲,商务智能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它将数据仓库(DW)、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DM)等技术与客户关系管理(CRM)、ERP等系统结合起来应用于商业活动实际过程当中,实现了技术服务于决策的目的。

商务智能应用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较多,共125篇,占总量的62.5%,这部分文章中41篇(32.8%)是关于商务智能软件的简讯,其余84篇(67.2%)是关于商务智能在各行业和各领域应用的论文和介绍性文章。这部分关于具体应用的文章也存在讨论不够深入、内容比较简单、有重复的现象。论文数量2002年开始增长较多,电信、金融等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应用商务智能较多,客户关系管理、竞争与决策、信息化和ERP等领域是商务智能应用的热点。

二、国内商务智能理论研究现状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商务智能的研究还处于导入期。像员巧云那样,笔者也把商务智能的理论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方面,其中宏观研究主要是从总体上把握,如商务智能的必要性、内涵和理论综述等;微观研究主要包括:商务智能功能、技术、体系结构等。

1.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方面。

(1)商务智能的含义。①GartnerGroup将商务智能定义为一类由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的、以帮助企业决策为目的的技术及其应用。②IBM认为商务智能是一系列由系统和技术支持的以简化信息收集、分析的策略的集合,它应该包括企业需要收集什么信息、谁需要去访问这些数据、如何把原始数据转化为最终导致战略性决策的智能、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③简言之,BI=DB(数据库)+DW(数据仓库)+OLAP(在线分析处理)+DM(数据挖掘),是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方法。现如今,商务智能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软件产品和工具,而是整体应用的解决方案,甚至升华成为一种管理思想,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经营管理决策的能力,即全面、准确、及时、深入地分析和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

(2)商务智能与知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商务智能和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类似处是它们最终都处理知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明显的总是直接来自人,商务智能中的知识源自数据,它是经过分析产生的知识;商务智能和知识管理都受企业文化和人的影响;商务智能看重的分析数据的技术和知识管理中管理和分发知识的技术很不同,然而,他们在内容获取和显示方面都共有终端技术。

2.微观研究方面。

(1)商务智能的功能。商务智能系统的仪表盘可以剪裁环境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用户可以定制主页来展示最关键的图表和报告,并且当商业需求变化时可以改变显示的图表;能基于底层(underlying)数据源的更新自动更新图表;可以根据特定参数或特定条件的变化进行预警;有例外管理能力;仪表盘的资源组件使资源材料与特定的使能过程一致;提供团队协同工作环境等。

(2)商务智能的支撑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①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及包含历史数据的数据集合,它用于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商务智能系统的核心是解决商业问题,它把数据处理技术与商务规则相结合,以提高商业利润减少市场运营风险,是数据仓库技术、决策支持技术和商业运营规则的结合。②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DataMining)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及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知识和规则的过程。③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OLAP是一种多维分析工具,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多维环境下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应企业维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

三、国内商务智能应用研究

1.商务智能的应用行业。商务智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典型的有电信、银行、保险、医疗、零售、政府等,以及所有建立了数据仓库的用户。从商务智能应用的论文内容来看,我国的商务智能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仅在信息化程度偏高的电信、银行、保险、医疗等有少量应用。这一方面因为商务智能是建立在数据仓库基础上的,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偏低,缺乏数据的积累,而数据的积累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因为对商务智能的认知度不高,缺乏商务智能方面的人才以及对这些人才的有效管理。

商务智能的应用与行业内信息化的基础状况密切相关,实施商务智能的企业中,以电信、金融行业的使用率较高。刘艳丽认为商务智能能带来较大价值的企业中,以制造型企业最多,超过50%;其次是零售业,为41.2%;而政府机构对商务智能产品或技术的使用价值低于其他软件产品。以目前制造型企业和零售业的低使用率和高预期值来比较,这两个领域将是商务智能不可忽视的新市场。

2.商务智能在客户关系管理(CRM)、信息化与ERP、竞争与决策中的应用。统计分析显示商(下转第112页)务智能在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竞争与决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多。著名的商务智能公司BusinessObject公司的专家PaulClark在分析商务智能与CRM的关系时认为:客户知识是CRM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商务智能是CRM的智慧所在,客户知识的获取与保存依赖于商务智能,商务智能是整个CRM的基础。

商务智能是架构在ERP之上的,而决策支持是在商务智能基础上的再扩展。从基础架构的角度上看,商务智能数据库和ERP有许多共通之处。但商务智能和ERP绝对不是同一事物或是同一事物体的两个方面,它们是互补的系统。它们最大的共性就是,它们使企业运行得更有效率、响应更及时并易于整合。

商务智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企业决策支持。商务智能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不同层面为战略决策提供新的支持:提升决策者洞察力;支持信息获取与分析。

商务智能系统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企业决策水平;识别优质客户,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创新业务模式。

3.商务智能系统、软件工具。目前市场上的商务智能厂商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专门做商务智能软件的厂商如BusinessObject、Brio、Cognos;第二类是继承性的数据库厂商和统计软件厂商,这类公司包括NCR、Microsoft、CA、Oracle、Sybase、IBM、SAS等;第三类是一些管理软件厂商,如SAP、博科、用友、金蝶等公司。

不同的人对商务智能的理解仍然不同。数据库服务商(如Oracle、IBM、Sybase)往往认为数据仓库是商务智能的核心,数据展示服务商(如Hyperion、BO、Cognos)则认为商务智能就是联机分析(OLAP),而数据分析服务商(如SAS、SPSS)一般认为数据挖掘才是商务智能的核心。

四、商务智能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1.商务智能的研究热点。从商务智能的研究成果分析来看,当前商务智能的研究热点主要有:(1)集成的商务智能体系研究;(2)商务智能的预测功能;(3)商务智能网络的研究;(4)决策支持工具的研究;(5)企业建模方法研究;(6)信息的收集与获取研究。

2.商务智能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对已检索文章分析,商务智能将呈以下发展趋势:(1)应用领域的探索和扩张;(2)应用行业将更广泛,制造业、零售业将是商务智能应用的热点;(3)与领域、行业知识的结合;(4)实时商务智能系统的研究和应用;(5)不同领域的理论、技术的融合;(6)商务智能系统可视化、交互性;(7)从单独的商业智能向嵌入式商业智能发展。

参考文献:

1.员巧云,程刚.近年来我国数据挖掘研究综述.情报学报,2005,(4):250-256.

2.王卫平,徐宏发等.基于WebServices的商务智能网络研究.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7):16-19.

3.刘庆.BI观点.http://happysboy.Bokee.com/

inc/ttnn_bi_opinion_200511.pdf,2005-12-19.

4.CharlesP.Seeley,ThomasH.Davenport.KMMEETSBUSINESSINTELLIGENCE:MergingknowledgeandinformationatIntel.KMREVIEW,2006(2):10-15.

5.刘业政,胡剑.商业智能的核心技术及体系结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882-885.

6.黄晖.中国式商务智能五人谈.上海信息化,2005,(3):26-31.

7.刘艳丽.商业智能驶上快行道了吗.科技智囊,2004,(8):88-89.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ERP系统;会计;财务管理

一、ERP系统的管理思想的引入

ERP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由美国著名的Garter Group 公司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提高企业资源效能为系统思想,为企业提供业务集成运行中的资源管理方案。ERP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一套经营管理的解决方案,ERP系统是覆盖整个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它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制造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了企业资源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的一体化。对企业而言,它不仅是一套系统,更多的是管理思想的体现。

二、ERP系统对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规范化了企业财务管理。在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实现了实时跟踪功能,每一笔整体业务的发生都能够立刻反映出来。并保证财务部门与供应链的相关部门都能迅速得到所需的规范化信息,保持良好沟通。(2)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化。ERP系统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提供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的各种营运信息,ERP系统能够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使用财务分析模块,能够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活动提供服务,这就大大缩短了企业进行决策的时间。(3)确保了财务管理的实时性和全球化管理。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为了确立竞争优势,必将更加关注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质量、服务水平和运营成本的降低,并且能够迅速在降低的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间寻求平衡,提高对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和外部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管理决策必须实时性。

三、ERP系统在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中的主要应用

(1)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构成。从物理层面看,ERP的会计核算模块,涉及总账模块、应收账模块、应付账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多币制模块和工资核算模块等。(2)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它在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上,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也能支持各国当地的财务法规和报表要求。

四、ERP系统对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影响

(1)ERP系统对企业会计的影响。ERP是一个复杂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者必须熟悉系统设置、使用程序、查询方式以及报表外传等技术。ERP系统中的财务部分将企业的需求定位于财务系统而非账务系统,其账目结构的设置、财务流程的处理、接口的设计、报表需求的定义,是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实现了财务子系统与分销、制造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其管理的起点是业务而非凭证,其财务部分更加注重于业务对财务的影响和财务对业务的控制。这必然使会计工作和会计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采集和处理财务信息;对于所发生的全部业务,不管是财务的,还是非财务的,都由业务部门直接处理,将有关的数据存储于服务器上,其他部门可共享使用;采用标准成本核算;改变了会计传统的工作方式,使会计工作从以往对数字的计量与记录,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使会计对企业资金链能进行实时控制,太高财务管理的质量。(2)ERP系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务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支持企业财务管理的全球化;支持基于web的财务信息处理;为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全面、更及时的信息;可以实现财务管理中的集中控制,更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ERP系统改变了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余用云.ERP环境下集成化财务管理应用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2)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ERP 会计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 风险 应对措施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财务舞弊案的相继爆发,我国2004年至2005年,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被捕事件,中航油的巨额亏损事件的发生,使企业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健全风险机制,夯实基础管理。ERP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集成系统,传统控制体系控制措施在ERP环境下被软件系统的控制功能取代。作为ERP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控制必须从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向风险控制发展。本文在ERP系统环境下把内控方法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炼地分析总结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风险,并且提出其应对措施,使ERP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理论更加系统化。

一、ERP会计信息系统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根据ERP环境下会计信息在企业中开发系统、录入数据、数据储存、部门职责、审计监督这一流程来分析。

(一)网络环境下,系统被攻击的风险加大

当今社会,ERP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多用户系统,用户只要得到授权,无论在企业的哪个角落都能可以访问系统。开放的技术环境很难避免非法侵扰,系统也存在着遭受非法访问甚至破坏的可能性。如果缺乏严密的系统控制,则计算机系统很容易受到攻击。

(二)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数据重复错误风险加大

与手工会计相比,在ERP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数据安全风险。输出数据是否正确取决于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一旦基础数据发生错误,将会导致错误的数据在系统内被重复使用,它便会像病毒一样,在系统内部被不断地复制,从而使错误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和放大。因此,在ERP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对数据输入的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会计信息存储方式变化,数据丢失风险加大

在ERP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会计信息是无纸化的,电子数据丢失的风险要大于纸介质信息。信息数据的数量、正确与否、排列顺序等几个方面会因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自然因素及计算机病毒遭到破坏。当今社会,企业外部人员对内部数据的非法访问、拷贝、监视及盗窃等可能对数据保密性造成破坏。另外,数据流失、数据读取、备份不及时、数据与其要求的数据库不匹配和人为造成的数据库的物理损坏都会造成企业会计数据的丢失。

二、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

在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信息处理完整流程中风险的分析,下面将提出相应的策略来控制风险,使会计信息系统在ERP环境下更优发展。

(一)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

为控制系统漏洞,在开发系统时要利用网络在线测试的功能,检验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并应对非法数据的容错能力、系统抗干扰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系统遭遇破坏后的恢复能力进行重点测试;做好人员和设备等资源的整合配置以及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数据控制小组应当用测试数据来证明程序工作正常并确认就绪,开发完成后交操作人员并由信息系统库管理员备份留存。一旦发现系统软件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应立即进行在线修补与升级,并将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报告及时存储归档。

(二)输入数据控制

在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审核, 防止输入环节数据错误。审核方法包括:一种为将打印的凭证与人工凭证进行核对;对屏幕上显示的凭证进行人工审核,这种方法受操作员业务水平的影响较大,效率也比较低;另一种是进行二次录入校验,将同一凭证输入两次,通过计算比较两次输入的凭证是否相同,从而检查输入错误的一种审核方法,这种方法查错效率较高,但输入时间花费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输入数据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审核,确保输入数据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安全控制

为保证数据安全,企业首先应进行数据加密,既要保证加密的强度,又要保证加密和解密时间不至于过长而降低系统性能。还要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要使一个用户事务的执行不受其他事务的干扰,进行并发控制。操作人员在每个数据使用过程都要有严格的身份识别,以确保操作人员合法。一经发现已输入数据信息有误,必须按照信息系统操作规定加以修正,不得使用非软件系统提供的方法处理信息数据。另外,企业至少应当在远离计算机设备和操作的地方保存一套备份和交易日志,以备丢失或损坏时重建。

三、结语

在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当前理论和实务界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现代社会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与ERP相融合,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也不会脱离ERP内部控制体系。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ERP和会计信息系统都进行了分析探讨,从理论上阐述ERP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的基本理念,分析了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风险,并且提出了其应对措施。

分析表明,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存在多方面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专业化和具有针对性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运用到内部控制之中可以用来预防和减少这些风险。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会在ERP环境下不断地被完善。

参考文献:

[1]锡德.阿德尔曼等.数据仓库项目管理[M].薛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Michael E.Whitman, Herbert J.Mattord信息安全原理.(第2版)[M].齐立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erp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ERP,会计流程再造

一、ERP与会计流程再造

ERP又名企业资源计划,是通过反馈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客户需要、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要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借助信息技术,以上述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指导,开发的企业管理平台就是ERP系统。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会计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会计组织、会计观念、会计流程方面进行的全面、深入而对组织绩效有重大影响的改变,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实时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显著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二、ERP是会计流程再造的技术基础

会计流程再造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凡是与会计业务流程相关的工作流、信息流、资金流、岗位、职责、管理思想、资源等,只要适合信息技术处理方式的,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来完成。只有这样,会计流程再造的效果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因为会计流程再造就是要清除会计工作中非增值的活动、简化必要的活动、整合任务、自动化流程业务。这些活动的效率与信息技术的支持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信息化时代的企业进行会计流程再造工程时,必须要获ERP的支持。

三、会计流程再造是企业实施ERP的必然要求

(一)ERP系统的设计背景要求进行会计流程再造

ERP系统包含着一定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然而,这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与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工作内容、人员岗位职责、管理监督机制有密切关系的。如果不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思想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加之不同企业个性化特征不同,单靠一种标准软件要解决所有企业的问题也是不可能的。ERP系统先进性要发挥作用,产生效益,企业就必须先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使其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适应ERP模式。

(二)ERP系统的信息集成性要求进行会计流程再造

ERP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集成性,财务模块与其他模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ERP环境下,很多原来由财务部门进行的工作,可以由其他部门的员工来完成,会计数据可以由各部门分别收集,以前需要财务部门集中输入的记账凭证可以由各部门的多台计算机同时输入。这样一来,会计的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的工作流程也必然需要进行重大改变。

(三) ERP系统功能的实现要求进行会计流程再造

ERP的应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它的功能实现无疑要求企业对原有的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工作流程进行重新的安排。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够对原有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进行彻底改造,而仅仅是盲目地将原有的业务流程通过ERP的实施进行自动化转变,则ERP实施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ERP环境下会计流程再造的内容

(一)会计流程设计的再造。设计ERP环境下的会计流程基本思想只有一条,就是持续改善,不断消除浪费。需要说明的是,企业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往往会造成作业能力的闲置。如果不能将资源充分利用或处置,则消除浪费、提高效率的效果就不能充分得以实现。

(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的再造。

1.再造ERP环境下会计数据采集方式。根据ERP系统的数据集成特性和会计流程再造的思想,进行会计数据采集方式再造。当业务事件发生时,业务部门将原始数据采集录入,数据自动显示并存储于共享数据库中。共享数据库通过信息指令同步告之会计部门,会计部门在第一时间直接从共享数据库中调用数据进行确认、计量,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2.再造ERP环境下会计数据处理方式。ERP环境下会计数据处理是事件驱动的。经济业务发生时,由相关部门人员在ERP系统业务模块录入业务信息,该信息将自动存储在共享数据库中,企业执行业务事件的同时,实时触发多个事件驱动程序,业务事件信息将自动传递到财务模块中,会计部门从共享数据库中实时采集到相关数据形成原始凭证,通过实时生成数据信息,在账务处理模块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财务部门职能延伸到相关业务发生、执行与解决问题上,可以利用实时信息核算并监督经济业务。

3.再造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方式。ERP环境下的会计流程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生成定制信息。当ERP系统接收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发出的指令后,对业务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生成用户需要的信息,并将处理结果实时反馈给信息使用者。如果信息能够满足需要,则会计业务流程结束,如果不能满足需要,那么使用者可以重新发出其他指令,或者附带条件地发出指令,而财务模块就重新进行处理数据———输出相关有用信息。

(三)会计观念的再造。ERP环境下的会计流程再造是对传统的会计流程进行的彻底性、根本性变革。原有的会计模式改变了,相应地传统的会计观念也需要进行再造。为了为会计流程的再造做准备以及为保障再造后的会计流程顺利进行,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新思想、树立新观念。

(四)会计组织的再造。ERP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是伴随业务流程进行的,相应会计的组织模式也应该是围绕业务流程的。这样,适应再造后会计流程的会计组织就应同时满足流程维与职能维两个维度。流程维在横向上保证会计流程的正常运行,职能维在纵向上保证会计组织进行核算与管理的系统性。

本文为河北省商业经济学会课题《基于ERP环境下的会计流程再造研究》(课题编号:HBSJ20110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熊晓雪.ERP环境下企业会计流程再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中级财务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学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