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时间:2022-09-29 07:06:55

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年来。江苏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国情省情实际,积极探索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不断开拓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谱写又好又快发展新篇章。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累计增长近30倍、80倍、800倍;城市化率超过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近55倍和40倍,收入差距长期保持全国各省区最低水平: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世界500强企业有300多家落户江苏。江苏以全国1,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国10%的生产总值和税收,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江苏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区域化探索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紧扣发展主题,立足省情实际,努力走出一条东部沿海省份率先发展之路

率先发展,是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殷切厚望。上世纪80年代初,小平同志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参照,描绘了“翻两番、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并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思想,要求东部地区先行一步、走快一点。1992年视察南方返京途中,他谆谆嘱托“江苏应该发展得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同志在担任总书记的13年间,多次亲临江苏大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党的建设等深入调研,提出要求。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同志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殷殷嘱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苏有条件搞得更快一些。江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党的十七大和2008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同志先后两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希望江苏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继续当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率先发展,是契合江苏省情的科学选择。江苏位于祖国大陆东部沿海,跨长江下游两岸,东濒黄海,海岸线近1000公里,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区位优势相当明显。江苏科教发达,城镇密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加之东南部与上海毗邻,国际大都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给江苏率先发展带来极大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人以抢抓机遇、敢于争先的姿态加快发展,在全国保持了领先地位。30年来,江苏先后抓住了三次大机遇,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农村工业化,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第二次是扩大开放的机遇。呼应浦东开发开放,主动接轨大上海,大力引进外资兴办开发区。第三次是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机遇。结合乡镇企业改制、国企改革深化、科技事业单位改革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众多所有制形式中保持领先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占GDP的50.5%。

首先发展,是江苏人的共同愿景和自觉行动。翻一翻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历次党代会报告,争先创优、加快发展,始终是其中不变的主题,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江苏基层干部群众常挂嘴边的这三句话,则道出了紧扣发展主题、加快发展步伐的真谛。为实现率先发展,江苏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定位。适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或提前、或率先实现的目标任务。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后,江苏确立“两个率先”目标定位,在全国率先制定省一级全面小康综合指标体系,引导各地努力建设不合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

二、深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探索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在深入解放思想中推动乡镇企业创立和发展。江苏人富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给江苏人提供了思想解放、变革求新的最大舞台和机遇。改革开放之初,苏南的无锡(县)、江阴、常熟、张家港、武进,人称“五虎县”的农民,以“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首开发展乡镇企业之先河。形成了地域特征鲜明的“苏南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新路。这项伟大创造被小平同志称为“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江苏没有固守“苏南模式”,而是勇于超越自我,在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大力推动“苏南模式”转型。他们把改革着力点放在政府职能转变上,乡镇政府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形成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发展模式多元化,形成了以苏州、昆山为代表的“新苏南现象”,铸就了苏南的第二次辉煌,为苏南在省内乃至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推进国资和民资并驾齐驱。30年的体制改革。最深刻地体现在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完善中。国有经济是江苏经济结构的重要板块。上世纪90年代。江苏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国企改革步伐,率先探索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创新监事会工作机制。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十六大以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股权多元化,引导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聚。由此,江苏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焕发了生机活力,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量增长1.8倍,2007年总资产达1.3万亿元,实现利润超过350亿元,分别比2002年翻了一番和两番多。与此同时,江苏实施“六放”举措,大力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07年私营企业超过68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2万亿元,112家民营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总数居全国第一。

在扩大开放中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把外向型经济作为跨越发展的支点,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21世纪,对外开放环境出现新变化,国内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约束也有新变化,江苏的发展面临着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新任务。江苏人敏锐意识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形态不能停留在原有阶段上,理念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方法不能停留在原有套路上”,必须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着力引进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和苏中苏北地区。江苏积极实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注重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从国际资本单向流进到国际国内资本双向流动,充分发挥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坚持四个文明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四沿”并

进。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

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在长期实践中,江苏干部群众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但仅仅注重经济增长则远远不够;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这个硬道理。全省上下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努力在价值倡导、政策导向、典型引路等方面鼓励和引导实现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逐步推出了科教兴省、区域共同发展、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五大发展主战略,积极体现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同时。大力宣传推广张家港市等“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先进典型。在新的发展进程中,江苏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超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局限,逐步实现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省委省政府陆续提出要抓好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文化江苏、绿色江苏等五大江苏建设,从而使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充分地体现在各领域。

积极破解区域共同发展的现实难题。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江苏省内苏南、苏中、苏北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梯度差距。1984年省第七次党代会就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方针,此后历次省党代会都加以强调,并不断完善。2006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必须因势利导。促进苏南加速提升、苏中快速崛起、苏北加速振兴。加大对苏北振兴的支持力度,积极实施产业、财政、科技和劳动力四项转移,尤其是把推动产业转移作为重大举措。近5年来,省级对苏北的各项投入达到1565亿元,苏北承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9729个,总投资3644亿元。苏北工业化进程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苏北“洼地”宿迁市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预算收入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近两年连续位居全省第一。

着力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上世纪80年代后,江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以及推动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等,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但城乡实际差距仍较明显。进入新世纪,江苏提出“三化带三农”思路,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对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了有益探索。现阶段。江苏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协调推进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从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等五个方面一体化入手,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喜人景象。

大力提倡环保优先建设生态文明。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对此,率先发展中的江苏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上世纪90年代,江苏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省五大主体战略之一。进入新世纪,发展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到来使江苏环境约束更加明显,环境修复难度不断加大。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江苏提出“环保优先”方针,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新观念,不断增强“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态是最宝贵财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识,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坚持富民优先,着力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富民优先不断改善民生。长期以来,江苏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坚持不懈地实施创业富民、就业安民、保障惠民为中心内容的富民工程,通过支持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依靠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使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近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倍和64.2%,特别是农民收入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均位居全国第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精心构筑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动迁补偿等“五道保障”,实现了社会保障城乡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全覆盖,对城乡159.3万困难群众做到了“应保尽保”。全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水平5年增长58%。

着力解决现实民生难题。把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难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突出问题,确保每个城乡居民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患病者得到基本医疗救助,确保诉讼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省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以助困、助学、助老、助残为重点,每年办好一批改善民生的实事,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省财政安排的“四助”支出,2002―2007年增长了近90倍。全省城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积极提供惠民医疗服务,近5年全省设立惠民医院107家、惠民医疗站923家,近两年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服务费用2亿多元。在县城以上全面建立廉租房制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5年来累计3.8万户“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享受了廉租房保障,21万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几年,江苏社会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加快发展、全面推进,涉及“五有”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省财政对教育和卫生事业投入高位增长,2007年全省科教文卫体支出达739.3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支出218.08元,增长38.9%。目前,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在校大学生156.8万人,职校在校生153.6万人,均居全国第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率达95%,城镇居民医疗卫生问题在社区解决的比例达到38%。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目前已达95%,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实际报销比例达40%,农民大病费用报销“封顶线”不低于6万元,苏南一些县市达到了8万元以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村通宽带,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8%。全省免费开放174家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居全国之首。74%的街道、73%的乡镇、100%的行政村建成了体育活动中心和健身场所,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

务和关键举措。江苏发展速度快,科教优势和资源环境压力并存,总量较大与结构性矛盾同在,转变发展方式尤为重要。总书记要求“江苏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应该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中央要求和总书记指示精神,江苏清醒分析自身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偏重、省内同构竞争,制造业大多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现代服务业发展很不充分,服务业占比偏低等。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调优调高调轻”的思路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互相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特别要加快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两高两低”产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特别要把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发展重点。近5年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了两番多,已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江苏制造业第一大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三年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07年已达到37.7%,软件业销售收入5年年均增幅超过60%。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改革开放之初,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科教兴省战略;上个世纪90年代,又明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轨道上来。2006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50条激励措施。近几年来,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自主创新、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明确提出要以重点产业为依托、应用研发为重点、高素质人才为支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经过长期努力,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日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得到加强,创业创新创优“三创”型人才队伍日益壮大。2007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9%: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增长25%,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8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7%;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6.9%和64.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62%;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提高到10亿元,累计实施项目300个,引导社会总投入390亿元:省财政拿出1亿元,资助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8名。

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近几年来,江苏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了明显进展,逐步规范完善了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苏北扶贫开发机制、产学研合作体系等体制机制,并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等方面不断创新。今年,江苏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作为难得机遇,把体制机制创新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集中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7个指导性政策文件,重点建立完善科学发展评价考核、干部考核评价、财税分配、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区域协调、土地供给、节能环保、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10项机制,着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现代市场体系、医药卫生体制、金融体制、城乡二元体制等5个方面的改革。这些成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较完善的激励、约束、倒逼机制。树立了正确的发展导向、利益导向、考核导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上一篇:落实扩大内需新措施 走出科学发展新路子 下一篇: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