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思考

时间:2022-05-11 05:23:52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思考

*,地处*之滨、长江三角洲与黄淮平原的交汇处,扬子江横穿东西,大运河纵贯南北。这是一方江海汇通、四季锦绣的水土。恢宏的时空中,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灵秀与豪放兼蓄的人民在这里生息劳作、奋斗进取。30年改革开放的卓越历程,弹指一挥间,*人民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崭新篇章: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累计增长近30倍、80倍、800倍;城市化率达53.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近55倍和40倍,收入差距保持全国各省区最低水平。*以全国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国10%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为国家的发展全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区域性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

率先发展是中央对*的准确定位和殷切期待,反映了*区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客观优势

*的发展比别人快,碰到的问题也比别人早,因此,争先创优、攻坚克难,始终是*改革发展不变的主题。

率先,是中央对*发展的明确定位,寄托着中央几代领导人的强国之梦和坚定决心。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参照,描绘了“翻两番、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两个大局”战略思想,要求东部地区先行一步、走快一点。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返京途中,谆谆嘱托“*应该发展得比全国平均速度快”。“率先发展”成为党中央对*的殷殷期待。*3年全国“两会”期间,、同志参加*代表团审议时,都明确要求*努力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率先,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责任担当。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了*要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争先崛起。“率先”的发展定位,又使*始终面对这样一种挑战:实践中无前例可援,必须大胆探索和创新。*30年来的改革发展,正是在自我加压中抢抓机遇,在攻坚克难中破浪前进。

“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人的这三句口头禅,道出了紧扣发展主题不动摇的实践真谛。*始终立足省情实际,以坚定的意志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创新的思路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先后抓住了发展乡镇企业、浦东开发开放、壮大民营经济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等多次大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式提升。

*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省级四大类18条25项全面小康综合指标体系,引导全省各地努力建设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至*7年底,有19个指标提前实现,苏南地区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昆山率先达标的经验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国有、外资、民营三足鼎立,见证了*人艰辛探索的足迹

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改革发展进程中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一笔。苏南的无锡(县)、江阴、常熟、张家港、武进,人称“五虎县”的农民,创造性地组织起来,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步,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土艰苦创业、以增量发展促存量改革的独特道路。

苏南乡镇企业“面向市场”、“集体经济”、“加工工业”三为主的发展形态,加上乡镇政府的直接介入运作,形成了地域特征鲜明的“苏南模式”,完成了工业化的城乡布局和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跨越的早期积累,开创了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新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这一模式逐渐显现出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弊端。*基层干部群众勇于超越自我,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在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大力推动“苏南模式”转型,促进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发展模式多元化,形成引人瞩目的“新苏南现象”。

国有经济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经济结构的重要板块。上世纪90年代,*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党的十六大以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股权多元化,引导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十多年来,*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焕发了生机活力。至*7年底,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只占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数的2.45%,但上缴国家的税金占30.6%。

*还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大胆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外向型经济为跨越发展支点,以苏州工业园区、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崛起。新世纪新阶段,又及时调整策略,变招商引资为选资与引“智”相结合,着力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和现代、新型、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并不失时机地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开展境外投资、跨国经营和海外上市融资,积极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提升国际经济合作的水平和层次,增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加速民营经济特别是本土民营企业发展作为新的增长点,提出“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加速发展的最佳环境,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的一大主力。*7年私营企业超过68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2万亿元,112家民营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额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达25家。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四沿”并进,展开了一幅全面小康的美好画卷

*干部常说:“论外向型经济我们比不上广东,论民营经济我们比不上浙东,论规模经济我们比不上胶东。”知己知彼,*人的优势在于统筹兼顾、保持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于是,才有了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而闻名全国的张家港,才有了走集体经济和共同富裕道路、数十年红旗不倒的华西村,才有了用古典园林技巧布局现代经济版图、用双面绣绝活对接东西方文明的苏州人,才有了以“莫文隋”、江海志愿者群体、“爱心邮路”等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南通现象”。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价值追求。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在发展中着力破解的第一道难题。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地农村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等举措,提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以工补农、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管理六个方面,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全省实现村村通,客运班车通达率提高到96.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9%,6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重点帮扶的1011个经济薄弱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困扰*发展的另一难题。*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方针,按照先富带动、帮助后富的原则,不断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近5年,苏南出现可喜的新变化,成为全国百强县最集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社会治安最好、科技教育最发达的地区。苏北、苏中工业化进程加快,省级对苏北的各项投入达1565亿元,苏北承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9729个,总投资3644亿元;近两年苏北、苏中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甚至苏南平均水平,其中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高于全省2.7和3.4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省6.7和2.3个百分点。苏北腹地宿迁市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预算收入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重塑文化软实力作为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一方面,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更高层次上重理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行政效能,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着力建设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在融汇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精神内核的基础上,提出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实践的主流和精神文化的核心,进一步激发全省上下励精图治创事业的勇气、开拓创新闯新路的锐气、敢于超越争一流的志气,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凝聚了不竭动力。

*连续多年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推进党务公开和廉政建设,转变机关作风,使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在支援四川等地抗震救灾工作中,全省累计派往灾区救援人员12966人,组织生产调运帐篷30.6万顶,建成活动板房2.8万套;捐款捐物加“特殊党费”42.9亿元。确立13个省辖市和7个经济实力较强县(市),对口支援绵竹20个乡镇灾后重建。

富民优先、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提升了*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苏南的常州,经济的规模和总量在全省不算最大、发展速度不算最快,但近5年共投入156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慈善劝募模式,修建了全省第一条公交优先快速车道,房价增幅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功能实用的社区医院大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的实践,就是要彰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

坚持富民优先方针。实行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通过支持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依靠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使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近5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倍和64.2%;农民收入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收入由全国第7位上升到第5位;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水平5年增长58%。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全覆盖。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目前已达95%,农民大病费用报销“封顶线”普遍提高到3万元,苏南一些县市达到了8万元以上。

坚持把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切身利益攸关的“热点难点”,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全省以助困、助学、助老、助残为重点,每年办好一批改善民生的实事,努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省财政安排的“四助”支出,*2—*7年增长了89.5倍。全省城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积极提供惠民医疗服务,全省设立惠民医院107家、惠民医疗站点923家,近两年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服务费用两亿多元;在县城以上全面建立了廉租房制度,累计兴建经济适用房2*万平方米。

坚持加大社会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7年全省科教文卫体支出达739.3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支出218.08亿元,增长38.9%。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在校大学生和职校生数均居全国第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5%,城镇居民在社区就医比例达38%;174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全国领先;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宽带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8%;74%的街道、73%的乡镇、100%的行政村建成了体育活动中心或健身场所;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

坚定不移走又好又快发展之路,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总书记对*推进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把落实环保优先、建设绿色*作为新的民心工程,摆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导向,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关键环节,以自主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节能减排为倒逼机制,以创新政策措施为有力保障,重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纳入全面小康考核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把太湖治理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订了《太湖水污染治理方案》,坚持科学规划、远近结合、标本兼治,采取控源、截污、引流、清淤、修复等综合整治措施,实行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力争“江南明珠”尽快重现碧波美景。关闭小化工企业2713家,其中太湖流域1894家;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4.87%和7.96%,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年度减排任务。*7年,太湖应急治理初见成效,基本实现“防止蓝藻再次大规模暴发、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的目标。

调优调高调轻产业结构,减轻苏南地区土地产业承载密度和生态压力。进一步优化全省区域产业布局,推进江海联动、南北互动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实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两高两低”产业;大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南京软件、苏州电子信息、泰州生物医药、南通造船等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全省百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由*2年的13家增加到目前的82家。

将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主体战略。以重点产业为依托、应用研发为重点、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制造向*创造转变。*7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增长25%,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80%;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6.9%和64.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62%;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提高到10亿元,累计实施项目300个,引导社会总投入390亿元;省财政拿出1亿元资金,资助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8名。沙钢集团沈文荣、尚德公司施正荣、南瑞继保公司沈国荣等领军人物,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典范。形成了阳光精纺呢绒、波司登羽绒服等一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累计达153个,占全国总数的11.5%。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梁保华要求全省干部群众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的难得机遇,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清醒认识发展的阶段变化和特征,清醒认识*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格局中的方位与水平,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干部群众决心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把*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注重干部成长思考 下一篇: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