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时间:2022-09-29 05:30:49

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教育的本质包含两个层面,即“教书”和“育人”。育人的过程就是在教书过程中体现出人文关怀,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所以,教师每节课都要通过情感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现结合英语教材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设计和实施情感教育目标的几点感受。

一、设计情感教育目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中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在英语教学中同学生的情感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以《必修1》Unit5 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 为例,谈谈我自己是如何设计本单元的情感教育目标的。首先,我在“热身”部分以幻灯片展示带有生词的短语或句子,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这些生词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伟人应具有的品质。如:①He is very mean and has never paid the bill when we have dinner together.②It is very generous of you to lend us the car for our holiday.③She has selfless love for the children in her class. They remain devoted friends for many years. etc. 接着,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Most great people are also famous people, but famous people may not be great people. Why?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amous people and great people? 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伟人的品质,从而自然过渡到“伊莱亚斯的故事”。最后,安排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之后两人一组开展讨论交流,用英语相互问答,加深了解纳尔逊・曼德拉的生平事迹。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会对伟人应具备哪些品质、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伟人有更清醒的认识,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认真研究教材,认真挖掘各单元情感教育内容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英语课文中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情感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情感教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我们使用的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是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每个单元以话题为纲,课文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必修2》的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的中心话题是“野生动物保护”。涉及的内容包括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从探寻已经灭绝动物的原因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增强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再如《必修3》的Unit2 Healthy eating通过讲述王鹏和雍慧所开饭店的不同风格、经营的不同菜肴以及顾客对不同食品的不同反应,反映了现代人对饮食的关注和对时尚的追求。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情感因素,体现了人际关系、人文思想和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情感上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

(三)创造和谐的情感教育课堂环境

要在英语课堂进行情感渗透,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情感交流环境,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合作和勇气。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教师应是学生的朋友,给予学生的应是关心、接纳和尊重。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之后给予“Well done!”之类的肯定;而对学生的语言错误也应微笑着对他们说“Never mind.”或“I '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这样,既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树立和提高,身上潜在的学习动力就会被挖掘出来。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同学,不嘲笑别人,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自己也能够与他人平等相处。有了这样的课堂环境,教师设计的情感教育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二、课堂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小组讨论法

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小组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相互指正,在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同时,也对他人的学习负责。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观点。讲授《必修1》Unit3 Travel journey 时,在“热身”部分,不要一开始就向学生呈现新知识,而是让学生从他们熟悉的旅行常识入手,引导学生用英语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同学们纷纷列举自己的旅行经历,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在讨论中培养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精神。

(二)课堂表演法

英语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在英语交际中能直接反映出人们丰富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合适的平台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讲故事、进行课本剧表演、辩论、演讲比赛,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才能,还可以让其他同学感受到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例如在学习《必修3》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时可以设计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这段戏剧对这样的尝试,同学们反响很大,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思想也深受教育。

(三)课外实践法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优化的动力。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情感教育停留在完成课堂各种学习活动上,而要将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扩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行情感实践探索,从而使教育具有针对性,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例如在“Thanksgiving Day”时,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回家送给父母,表达他们的爱。

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设计与实施,正确选择和运用情感渗透的方法,有始有终地坚持情感渗透,点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此举使每个学生不但拥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拥有丰富的情感。

上一篇:反思,让数学课堂更有生命力 下一篇:数学老师的“情”和“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