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9 05:19:44

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巨大创新意义和教学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实践证明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成果,但是目前高中化学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重点分析了高中化学课堂合作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 合作化教学 教学成效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这一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高中化学课堂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我校采用的合作化教学模式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措施。

一、合作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突出,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合作学习是我国近几年采用的现今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实现探究――提出疑问――释疑解惑,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可以说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什么是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科以及教学区域有不同的理解。从本质上说合作学习的主要内涵如下:合作学习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之下分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以4到7名为主,小组内成员共同学习,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学习成绩评定。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要互帮互助,形成优势互补。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组,并且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协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

合作学习主要包括五种类型,分别是共同学习、学生团队学习、团队探究、拼图式学习以及结对式合作学习。共同学习是指由4到5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然后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学习材料,随后全体进行测验,这个测验成绩就是小组成员的总成绩。学生团队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又被称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经过共同学习之后,每一个成员进行测验,随后将每一个成员的成绩相加,并以这个成绩来评价小组成绩。团体探究,教师将教学内容科学分成学习小单元,每一个小组选取一个教学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最后集体进行学习成绩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拼图式教学,将同样的学习资料分配每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被分派到专家小组学习,然会回到原小组之内,并将熟悉的内容交给小组内其他同学。配对式教学,这种学习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小组成员互相结成对子,实现优势互补。

1. 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作用

在合作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教学主体,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比较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突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互动是有目的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熟悉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然后按照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特性进行分组。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好自身角色。

举例来说,在讲解必修一《物质的分类》这一节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物质分类图,随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主要的学习任务如下:1)明确物质的概念;2)混合物以及纯净物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列举典型的混合物以及纯净物;3)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化合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列举典型的单质以及化合物。明确学习任务之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进行探讨,允许学生借助先进的学习工具辅助学习,在距下课还有十分钟时进行教学效果对比分析,评比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布置课下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转变了那种将课堂全程灌满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2. 做好分组以及小组内任务分配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分组以及小组内任务的确定是发挥合作教学的重要作用的关键。一般来说在分组时要遵循“优势互补、男女搭配”等原则。总的来说,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态度等实现异质搭配,这有利于实现小组内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优势。其次,还要做好小组内部任务分配,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对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要采用积极鼓励的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举例来说,在讲解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我将学生按照座次表分成四个小组。之所以按照座次表进行分组,是因为我班座次表是按照学生的意愿、学习成绩安排的,并且男女分配比较合理。四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离子键、共价键以及金属键之间的概念和不同,并以此绘制对比表;明确什么是电子式,并尝试完成课后任务。完成这些任务之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教师进行评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评价一定要细致,重点观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的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做好评价工作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转换教师作用。可以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担当组织者以及评价者的角色。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做好评价工作。

总的来说,教师评价的主要原则是“公平、合理、科学、有序、有针对性”。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性,多采用鼓励与肯定性话语进行评价。在评价时还要有针对性,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并将补救方法告之。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不断得到应用。合作化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上一篇:依靠教材实验 提高科学素养 下一篇:试论任务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