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时间:2022-09-29 04:57:45

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历史教学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就成了教师的研究方向。

一、学案教学的实效性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采取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课堂效率必定会大打折扣;如果拿一个子目给学生,叫学生自己去学,很多学生往往束手无策,结果出现部分学生阅读教材时溜号、说话现象,学习效率不高。所以,要让学生自己学,还要告诉学生如何去学,要有一个大致统一的要求。利用导学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随着学案教学的实施,我们会发现学案教学也需要技巧,课前要精简学案设计。备教法,首先要分析哪些内容可以不讲或少讲,哪些内容要特讲、巧讲。一般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史实性知识,学生自己能找到的,要在学案上体现出来,这样既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又可以避免冲淡学生兴趣。需要特讲、巧讲的主要是针对“是什么”推敲“为什么”,通过剖析思路、细讲原委,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也能知其所以然。

二、提高阅读能力

学会阅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对教材设置内容进行有效的阅读。课文(宋体字)着重讲述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是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正文部分精读、研读,从而对基础知识进行比较透彻地了解。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文进行逐段、逐句、逐字地精读,并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知识点,理顺历史发展线索。其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在看不懂的疑难问题处做上标记。接下来,针对阅读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提供知识提纲来降低难度。再次,要求学生阅读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部分,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阅读。

学生是具有主观性的人,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是有许多各式各样异想天开、新奇有趣的想法,他们希望自己的这种想法能够得到解释,因此教材上一笔带过的描述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如果只把历史学习局限于课堂,将会大大挫伤学生这种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兴趣。因此,在历史课堂之外,应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的空间。历史课外读物极其丰富,古今中外,不计其数,它们是全人类珍贵的知识遗产,是一种社会集中的、形象化的反映,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不但能从中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还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得到启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以学为主,以教促学

真正的课堂应当是学生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有效的课堂必须是以学为主、以教促学。只有把握好课堂的节奏、调整好教学的思路,才能保证教学的高效。有效的历史课堂大致可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步,梳理。这是有效课堂的基础,通常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做适当提示或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学习重点提示或学习提纲引导下,通过读——划——想,理清基本史实。这一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克服惰性或依赖心理,也有助于老师有针对性地教,防止越俎代庖或者不分青红皂白地满堂灌。

第二步,理解。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通常以问题为导向,师生共同探究分析解答的思路,搜集相关的知识,形成严密的因果链,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所探究的问题主要来自3方面:一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不到,或能找到但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二是学生感兴趣并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点;三是教师根据(下转 106页)(上接 127页)课文的重点或难点所设计的问题。

第三步,巩固。这是教学的有效保障,通常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大脑像过电影一样回放学习过程,或者做一些练习,消化知识点。

有效的教学需要成果来检验,现阶段最直接的检验、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笔者所带班级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个人认为其中一条就是落实不够,有些知识能讲到、讲清,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真正掌握并能牢记。教学有效性的检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真正的检验阶段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有效的课堂,或者说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通力合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笔者认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要讲到,难点知识要讲清,考点知识要提醒,课程重难要点明,不仅要讲到,更要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真正掌握。

上一篇: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下一篇:文言文——玩味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