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热”应该适度降温

时间:2022-09-29 03:38:09

“英语热”应该适度降温

我基本赞同王旭明先生的观点。他在微博上说“我们的母语汉语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并非危言耸听。我们的幼儿园有双语的,小学全面学习英语,高考权重和语文数学同等,大学没过四级不能毕业……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甚至连大学的中文系也几乎成了“第二外语系”。不少学中文的学生对本国大量的优秀文化典籍不屑涉猎,知之甚少,却对英语学习情有独钟,他们手里捧得,嘴里念的,往往不是“国学”,而是“托福”和“雅思”。因为这是“出国”和“晋级”的必备,是他们社会生存的资格和门槛,因此极大地弱化了对汉语的学习,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同时,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成本高、收效低;学与用严重脱节,而且有很多行业,很可能一辈子不需要和英语打交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因学习英语而荒疏或降低了正常学业的水平,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应该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打开国门,需要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亟需培养大量熟悉外语的人才。国家重视外语学习,正是为了通过加强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民学英语确实培养了一些外语人才,但对许多人而言,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不能承受之重。一些人已经忘了我们当初推广英语学习的目的,反而将学习英语本身当成了唯一目标,英语学习的功能被无限夸大。很多人认为,英语学好了,就能同外国人沟通、交流,人家也会高看一眼,我们国家也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现代化了。其实,这一认识陷入了自我迷失的误区。

记得十多年前,一位外交官曾说:“有的人以为在国际上与别人打交道,你越西化,人家越会服你。其实正相反,服人的力量恰恰来自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搞外交如果没有自己民族文化的底蕴,没有对自己历史文化的深刻了解,对自己的文化爱不起来,人家根本不会瞧得起你。你是中国人,你被这样一种文化所孕育显出你的独特的能力和水平,人家才高看你。”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旭明先生提出“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并不完全是愤世嫉俗之语,而是一剂利国利民的良方。我们确实应该把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放在国学教育上,让全社会都深刻认识到,只有文化能够成为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漫长历史里的智慧沉淀,为个体生命参与世界性生存竞争提供了独特的智力支持。我们绝不能数典忘祖,把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丢弃得一干二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学习英语,毕竟它在国际具有通用的地位,是我们走进外部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但“全民学英语”大可不必,“英语热”应该适度降温。我们要对英语学习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改革,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取消外语课势所必然,在中学合理制定英语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比重与格局,在大学课程中改变英语教学的方向和方法,强调外语学习的针对性,职称晋级与外语水平要求不应该一刀切等。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关心教育的有识之士去认真研究和探索。

上一篇:爱,照亮了一路风尘 下一篇:构建面向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