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促课改 有效教学提内涵

时间:2022-06-27 07:34:48

特色教育促课改 有效教学提内涵

“如果把嘉峪关市一中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树根当是‘大音希声’的‘厚声’精神,树干便是办学理念,树枝就是三大特色。正是这三根强有力的树枝托起了嘉峪关一中满树累累硕果。”嘉峪关市教育局副局长、市一中校长周哲说。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的推进和实施,嘉峪关市一中将发展特色教育战略与新课改实验结合起来,将学校的三大特色教育向课程化方向推进;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把艺术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规范的校本课程体系,从而丰富了高中新课改的内涵和外延,走出了一条特色化推进课改的路子,在创新普通高色教育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先导和示范作用。

“我们把我校新课改特色和亮点解读为:奥林匹克强健‘身’,心理健康培育‘心’,科学精神锻造‘智’,艺术教育关照‘美’。”嘉峪关市一中副校长尚玉虎介绍到。

特色教育课程化

正如太阳、大地和海洋构成了生命之所以存在的基本环境,让一切生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也正如红、黄、蓝构成了色谱中的三原色,令整个世界绚烂多姿。在嘉峪关市一中的三大特色中,体魄、胸怀和智慧也可以看做让生命飞扬的基本环境和让生命美丽的三原色,有了它们之间的生克制化、相辅相成,才有了一个个身心健康而又个性飞扬的生命。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一个社会人必须要具备的心理品质;奥林匹克教育,已不单纯是竞技体育,而是一种文化,是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的认识、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同样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的智育品质。”在谈到嘉峪关市一中的三原色理念时,嘉峪关市一中的路西元主任这样介绍。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列为嘉峪关市一中学生的必选课程。心理教育常规工作主要是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开展脑思维训练活动、教师心理辅导方法培训、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组织大型活动等。

科技教育课被列为该校学生自主选修课。科技教育主要依托学校科学工作室和建在该校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场地设备,在学校机器人工作室、微型机床工作室、模型(四驱车模、航模等)、模拟驾驶、脑思维、生物科技、天文科技、校园气象站、传媒教学实习、动漫制作、电脑制作等11个科学工作室负责组织和指导各项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为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校立足于校内,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开拓科学教育新渠道。学校在每周二、四下午安排一节校本科普实践课,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落实到位,做到有记录、有考评。长期开展各种科技制作和科普教育活动,举办讲座,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市省和国家级的科技创新、电脑机器人、电脑制作等活动。

奥林匹克教育除了在各年级正常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外,日常教学中定期开展奥林匹克精神主题教育活动、科技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赛事。在此基础上,学校将一些传统体育特色项目整合为校本课程,开发了游泳课、健美操、武术、篮球、乒乓球等校本课程,其中游泳课、健美操等在新课程实施前就已经开办多年。

对于学校的三大特色教育课程化,省课改办专项督查调研组曾经这样评价:“从身心脑三个维度塑造学生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人格、敏捷思维的社会公民,使其先成人再成才。不只关注学生智育发展,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能发展水平,即首先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培养,关注其情感、心理承受能力,关注其内心世界,这就回到了教育的原点,而不只是冷冰冰的成绩”。

艺术教育常态化

特色教育课程化只是嘉峪关市一中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迈出的第一步,但却不止于这一步。近年来,学校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致力于打造科学精神、心理健康、奥林匹克三大教育特色的同时,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投入,把艺术特色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打造成该校新课改的又一大亮点。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针对社会上依旧存在的应试教育,尤其是很多学校素质教育喊的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现状,在谈及学校为何将艺术教育定位为拓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时,作为一名富有教育理想的管理者,周哲校长对此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只要接触艺术和欣赏艺术,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和谐、高雅的人。对艺术的接受、欣赏和创造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培养学生这样的素质的捷径莫过于开展艺术教育。”

2010年,该校在多年开展艺术特色教育的基础上,成立了“厚声”乐团,建立了传媒教学部、校园电视台。传媒教学部开设有普通话语音发声、DV制作、戏剧表演、影视欣赏、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摄像、艺术设计等选修课程,传媒部学生实行走班上课制。而其中的一个大手笔,就是投入资金40余万元,为校园电视台建设虚拟演播室一间,购置专业广播级摄像机2台、非线性编辑机一台、专业录音棚设备一套。并特聘嘉峪关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周尔默为播音人员,这样的规模和阵容已经不亚于有些大学的电视台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每年举办一次新年音乐会、特长生汇报音乐会、校园歌手卡拉OK比赛,学生参与率达到80%以上,已经成为了学校规模最大、涉及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艺术活动。据了解,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分别为音乐鉴赏、合唱、演奏、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传媒等六大板块的教学内容。

迄今为止,学校的艺术教育取得很大成效。学校先后在各种省市艺术展演以及器乐比赛中获得大奖。艺术特长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艺术素质被国内众多艺术专业高校看好。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新的艺体教育体系,搭建了全体师生成功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挥,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特色化实施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艺术可以塑造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审美情趣。艺术特长教育长足发展不仅拓宽了素质教育渠道,也为我们实施新课改拓宽了道路。”副校长尚玉虎这样说。

课堂教学高效化

为把新课改的理念落到实处,嘉峪关市一中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将有效课堂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策略并付诸于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富有该校特点、真正使学生教师受益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开展‘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专家引领和集体备课,重视课后反思及校本教研。重点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做到少讲精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后反思和学期总结反思,并在每学期举行的“教师论坛”和“名师讲堂”上进行交流。建立促进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共同成长的教师发展机制,如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制定专业成长计划,连续十年举办青年教师七项基本功竞赛,连续三年举办“高效精品”课堂竞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探索新课标下作业的布置。作业是影响有效教学的制约瓶颈,作业要精讲、精练、精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我校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开放式’‘参与式’作业等成功做法。”路西元主任介绍道。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该校的有效课堂取得了新的突破。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被逐渐激活。该校宋华老师的英语课,注重学生资源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实施“大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并在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她执教的英语课上,通过“做中学”“用中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合作探究能力。甄荣老师的数学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多元评价和积极赏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数学文化之旅,渗透了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与此同时,学校实施自主合作式学习,鼓励多元发展,让学习真正发生在了学生身上。该校语文组在有效教学的实践中,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如课本剧演出,诗歌朗诵会,读书活动交流会、社会调查、书写能力比赛、辩论会等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雷晓莉老师实施的具有“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合作与交流”特征的学习方式,将讲台让给学生,还给了学生主动权,凸显了“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在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课本知识的积累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学校还强调探究体验式学习。据了解,该校教师唐志科、王金霞老师的通用技术课,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手脑并用,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孟军良、杨超老师的心理课,采用游戏,行为训练等方式,关注心灵注重体验,非常受学生欢迎。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周哲校长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继续巩固和完善我校三大特色及艺术教育,将我校特色教育课程化,艺术教育常规化,进一步挖掘教育内涵,拓展教育内容,突出教育特色,提升教育品牌,进一步促进我校课改特色和亮点向纵深发展。”

上一篇:改作风 求实效 上台阶 下一篇:爱,照亮了一路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