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国防生新闻报道探析

时间:2022-09-29 01:56:50

全媒体背景下国防生新闻报道探析

随着国防生在军队干部中逐年增多,国防生群体所受的关注与日俱增。军内外媒体所报道的一些国防生典型,在全军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全媒体背景下如何搞好国防生新闻报道,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编辑实践,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研究,梳理总结了一些对策措施。

着眼问题来思考,找准视角去切入

为避免平铺直叙的材料堆积将最重要的新闻点湮没在“经验典型”中,我们要把工夫用在最具表现张力、最具鲜明特色、最具独到思想的新闻事实上。因此,抓住问题、找准切入点,是搞好国防生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要站得高、看得远,凸显从全局着眼的整体思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唯有从高处着眼,才能看清所面对的事件或人物究竟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从而决定写与不写。因此,国防生新闻报道必须放眼国防和军队发展大局,在把握国防生培养现实全局的基础上展开,否则容易偏离重点,报道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火箭兵报》曾以“我把青春献给你”为题,用整版讲述二炮首届国防生的故事,其立意巧妙之处就在于报道他们的成长经历,不仅给国防生培养提供了深刻的启迪,也对国防生如何成长提供了有益借鉴,这样的新闻报道既有深度,又有看头,值得回味。

二是要想得深、看得准,凸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面对一堆素材,能够发现好新闻乃至重大新闻,离不开对其原因、过程、结果乃至正面反面的深刻透视。目前,国防生招收、选拔、教育管理、军政训练、毕业考核等方面的新闻素材十分丰富,要想从中发现好新闻,就必须深入本质。比如思考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如何搞好国防生培养“总协调”,怎样当好国防生培养“质检员”等。《报》、《火箭兵报》曾以二炮驻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生“砺剑尖兵班”为对象,全方位展现国防生培养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价值,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是要多留心、会比较,凸显用联系、矛盾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辩证思维。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如此。将今天与昨天、横向与纵向用联系、矛盾和发展的观点深入分析,就能将新闻写活、写新。随着“90后”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国防生群体,其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规律也发生了变化,这要求我们在不断捕捉动态变化中学会比较,特别留心多抓活事新人,挖掘出令人耳目一新、引人深思的线索。火箭兵报社曾派记者前往承训二炮国防生的某团,实地了解国防生的“蜕变”过程,探寻国防生成长之路,以“如何迈好从军第一步”为题刊发系列稿件,引起强烈反响。

抓住特色谋新意,捕捉细节求深入

抓特点、谋新意、求深入,捕捉生动的细节对新闻报道尤为重要。国防生新闻报道要力求抓住特点鲜明的“干货”,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品牌”新闻,做到事实不新不写稿,语言不新不停笔,手法不新不死心,写出新气息,给人新启迪。

一是从国防生以学业为主的特点中挖掘好新闻。国防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而与国防生学习方面有关的经验做法都能挖掘出好新闻。比如,国防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如何展现?就业有保障的国防生如何强化学习动力?关注和反思这些与国防生特点联系紧密的问题,采写的深度报道往往会更夺人眼球,更合读者胃口,报道效果也会大大提升。例如,《火箭兵报》曾以“‘创新品牌’如何推出”、“搏击在人才强军的时代潮头”等为题,对二炮驻北京科技大学选培办培养国防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纪实报道,受到读者和同行的好评。

二是从国防生以排长为第一任职岗位中挖掘好新闻。大部分国防生毕业分配的第一任职岗位是排长,由学生直接任排长,能力从何而来?从“象牙塔”走出的天之骄子如何快速实现从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这些都是国防生新闻报道的“热点”。进一步把问题分解细化,怎样使国防生深扎献身国防的思想等经验做法,就成为新闻的“聚焦点”。越是对“热点”敏感,精确瞄准“聚焦点”,国防生新闻报道就越能夺人眼球,读者便越爱看。《火箭兵报》曾以“锻造适应基层任职的优秀国防生人才群体”为题,开设专版对紧贴需求定位、紧盯岗位培养国防生的经验做法进行报道,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从国防生成长的特殊时机中挖掘好新闻。新闻报道不是把结果摆出来,而是表现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国防生新闻报道要抓准新闻报道的时机,发现新问题,尤其要充分利用好新生签约、军事拓展活动、毕业分配等特殊时机,用敏锐的新闻眼和审美直觉从中捕捉新鲜、生动的素材,在立意上不仅要高出一筹、发人深省,更要形象表现国防生的风采,做到小中见大、见解新鲜,写出视觉感、立体感、现场感和时代感。记者亲历了合肥工业大学国防生以“班班对抗”形式提升军政素质的实践活动,采写的见闻式新闻报道以“斛兵塘畔:雏鹰正出击”为题,发表在《火箭兵报》头版头条,该校国防生纷纷打来电话畅谈感受。

字斟句酌重表达,锤炼文风显美感

文章之妙,在于思维,在于特点,也在于语言表达。语言作为新闻报道思想的载体,是决定新闻报道水准的又一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国防生新闻报道要文风上往“实”使劲,语言上向“美”靠近,形式上以“活”取胜,使新闻作品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一是文风要“实”。文风“实”就是要“接地气”,国防生新闻报道要做到深入人心,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就不能无病、装腔作势或是添油加醋、随意拔高,甚至以离奇另类和虚假不实的报道来哗众取宠。而应该搞好“原汁原味”的体验式、亲历式报道,通过身入心入来获取贴近受众、贴近实际的第一手鲜活素材,烹饪众人皆宜的“家常菜”,采写出富有真情、血肉丰满、通俗易懂的新闻。《火箭兵报》“院校生活”专版对二炮国防生集训基地开展“校校对抗”活动进行纪实报道,以通俗、平实、具体的语言,近乎白描式的手法,生动诠释了二炮国防生精武强能的拼搏精神和奋进风貌,取得较大反响。

二是语言要“美”。国防生新闻报道要注重克服材料化和公文化倾向,不可呆板陈旧搞“八股”,而要简单质朴、生动形象,多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让新闻事实的魅力跃然纸上,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使感性化色彩与理性信息相得益彰,充满视觉感,提升亲和力,增强可读性。

三是形式要“活”。话不在多,精短亦灵;文不在长,合适则宜。国防生新闻报道应以文本形式的灵活多样来服务于新闻事实的表达,即根据所报道的对象、事实,在精心选择对主题表现力强的内容的基础上,灵活选择和创新能够满足写作需求、受众所喜闻乐见的体裁,最大限度地使新闻作品呈现出最适合阅读的形态。不管是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的“倒金字塔”形式,还是并列和递进等形式,都必须使行文处于自然通畅、条理明晰的有机整体状态。《火箭兵报》曾对二炮国防生入伍集训进行了系列报道,综合选择了典型报道和人物通讯等多种形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值得一提的是,“文无定式”,在全媒体背景下,我们还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学习借鉴诸如微博体等深受人们青睐的精炼、活泼形式,彰显快速反应、惜墨如金、言简意赅的风格,不断创新国防生新闻报道的表达方法与手段。

(作者单位:火箭兵报社)

上一篇:开掘军事新闻的另一半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