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调配和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9-29 01:21:31

师资调配和教育体制改革对中国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国画的教育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研究的重大课题,并关乎着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这一问题上本篇论文从中国画教育的师资调配和教育体制改革两方面入手,剖析了现代中国画教育教学所经历的成败得失。从文化策略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画教育体制的弊端;并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谈谈中国画教学的具体举措、时代使命与未来导向,直面当下中国画教育存在的问题,继而有针对性的探讨了解决方案。

中国画专业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1.根据中国画的特色来设定招生考试内容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态下,西方文化及西方的一些教学体系逐渐渗化到了中国绘画的进程中,这也大大冲击着中国画教育――独有的一种方式进行下去。大多数考生高考前就学习了素描,并且是以考试素描、色彩等一些科目进入中国画专业的,其实学习这些也是可以的,但就中国画专业的考生在考试的时候还是应该要以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评判标准为主要导向。那么在我个人看来参加中国画的考生应该加入一些笔墨的考试,如若不这样进行,将会是很多考生在接触中国画之前一直只重视西化的学习,也很难从西化的明暗关系表现法转为以线为主的表现观念,这样也将会是非常被动的发展,从教学效果上看也不会太好,作为老师教学任务也是很难顺利完成的。学习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还要花很多时间从这样的观念上转变过来,在大学仅有的四年里往往就很难发掘一些学生在中国画上的天赋。我们来这样推理,如果一个学习中国画专业学生在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或是说等毕业了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没学好,可想这个时候后悔也是来不及了,如果改行一切还要从头选择,大学四年则是白白的浪费掉了。

2.中国画应具有独特的教育体制

中国画教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所在,因此应根据中国画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上的改革。中国画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它独特的教育形式。在中国画的传统教育里非常重视让学生去掌握这些规律,然后再凭个人才智和悟性去延伸、创造和开拓。这种教育和传承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进入大学开始,中国画专业学生就要分离出来,直接进入到中国画的学习上,而绝不能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开始就进行素描、色彩的训练。现在很多美术院校对于中国画专业都已进行了课程调整,前三个学期进行中国画基础学习,但这期间素描色彩也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在后面的学习中按山水、花鸟、人物进行专业分科学习;还有的学院是在大学四年里将中国画各科类全部学习一遍。这样的课程设置也有它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了一些弊端。中国画中的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各科是起到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如果学习更精深的知识技能便可在毕业之后主攻其中的一个方向的。因此,除了各科目都要修以外还要学到一专多能的本领。

培养年轻教师具有操作和理论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注重教育的目的性

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这就应回到教育的本体,即谁来学,学什么;谁来教,怎么教。那么在教育体系中两大方面的主题就是老师与学生。就中国画教育而言,他与其它学科的教育并无不同。当然,这必须在育人的前提下谈这一问题,至此我们就不能回避现行的教育体制。

对目前的中国画教育来说,合格的师资来源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事实上很多老师的文化程度令人信心不足,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把握就更令人担忧。但如果真正放下心来修习中国画,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本来教育上的师友之谊对学生只会起激励作用,师生共同来修习经典,更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发展好的话,中国画教育的新枝就会在春风中发芽壮大,进而就能结出果实来。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前人做的很好。作为年轻教师一代为什么就不能做的更好呢。齐白石把陈师曾奉为师友,获益很多,他曾以诗来记事,真切的怀念他与陈师曾的友谊:“君我两个人,结交重相畏。胸中俱能事,不以皮毛贵。牛鬼与蛇神,常从腕底会。我言君自知,九原毋相昧。”大师的做法总该对我们有所启示吧。在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只能是充当知识传播者和学术解释者这样一个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拥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很高的个人修养,这些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需要,也是能够很好的传达给学生一些非本专业的知识。因此,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素养也是实现中国画的教育上良好保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热爱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更要懂得如何的教书育人。教师的艺术、行为、技巧、人格对学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莫过于一个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并愿意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用在学生的身上。

2.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绘画技能

教师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艺术家,不仅要从事教学上的工作还要从事大量的创作。因此“教学相长”在这里也并不是空话。陆俨少先生曾说:“作画得名师亲授,看其下笔顺序,要怎样执笔,怎样审势,看怎样来表现绘画的技巧,怎样来调整画面,怎样能做到一气呵成”,尤其是这其中的道理,道出了绘画的关键问题,对于我们有着很大的启发,应时刻铭记于心,细心琢磨,定会受益匪浅。

教师在教学的发展中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艺术创作是相对于动态化发展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和平时创作上应是两种不同状态。对于老师应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在中国画的教育中绝不能疏忽的原则。艺术上的学习要求带有个人特点和创作性的学习,没有特点和改变发展便没有真正的艺术。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打下基本功,还应该善于发掘学生的个性,并帮助开发潜能,充分来肯定和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

重建中国画的语汇系统

1.注重文化教育和技能完善

具体到中国画语汇系统里学习我们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呢?首先一定要把中国文化所欠缺的这块先补上,读书、写字、画画,这就是学画的顺序,没有捷径而言,所有想投机的人找的捷径最后都是绕路白费劲。所以一定要把文化教育和绘画教育同时进行。学习中国画要先从临摹开始,从经典的作品开始。而实际上做人、做文、修文都是一辈子的事情,在三年两年甚至八年就想学好是不可能的。从最初的具体修炼而言,小孩子起步就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就跟绘画学习《芥子园画谱》一样,这还是最好的教材。我们现在欠缺的基础性东西太多了,没有人去读这些育人的经典,这些文化基础对绘画也是同等重要的。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完全是两回事。为什么要小孩子来背诵这些东西呢?因为在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里就像天枰的两端,12岁之前的记忆力是非常强的,而理解分析的能力是相对薄弱的,所以趁记忆力好的时候就把这些经典的东西储存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能力逐渐衰退,而理解能力却在不断的增强。在中国的禅宗里讲究顿悟有一个渐修过程,厚积薄发,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2.发挥国家教育系统、教育机构的重要作用

在目前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下,升学考什么平时就教学生什么。现在所有学校的体育、美术及音乐课在中小学里基本上是不太被重视起来的,最大的原因是高考并不考这些,升学就用不到。其实教育部门应该从小就开始注重文化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建立,现在的学校开始让学生们背一点传统文化的经典了,这其实是一个好的苗头。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强盛,不把自己的文化先发展起来,强大起来,光是靠发展经济,这个国家从长远看是走不远的,这个民族的文化是会渐渐消失的,所以要把中国画教育和中国文化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新思考才行。

不论从课程设置到学生培养,文化教育部门在体制上有莫大的话语权。面对这些权利,如何考虑民族教育的本质,对国家教育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中心问题仍然是文化教育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会有太大的收效。只有培养出具备经典文化素养的新一代接班人,民族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一滩活水。

建立中国画教育研究机构

建立一个中国画教育的研究机构,是在中国画教育机构的研究中以中国画的传统生命智慧与审美精神融入到教学大纲为前提,逐步建立完善的学术品格和教学体系。同时中国画教育研究机构还要承担着传承的重任,能够以兼容并包的气度,汲取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在传承中鼓励创造精神,以更为宽广的视野,重视中国画现代人文的建构,能够为社会培养有修养、有品格、有素质并能适应当代文化需求的中国画人才。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风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我国当代女装消费特点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