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族语原则下外语心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9 12:13:18

浅谈本族语原则下外语心思维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的理想目标,是使学生能直接用外语思维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能脱口而出地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习外语达到能用外语思维的程度,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即使是学习外语时间不久的学生也可能在局部情景下直接用外语思维,能够不经心译而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早上看到老师脱口而出说一句Goodmorning或Hello。但是,要培养用外语思维能力不等于要在教学中排斥本族语。恰恰相反,必须在教学中贯彻考虑本族语的原则。正确对待本族语,要在教学中注意研究和发挥其积极作用,防止和消除其消极作用,自然就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要想达到能运用外语思维,必须经过长期的外语实践。而这种实践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排斥本族语的。在一般情况下,掌握外语总是经历由“自觉掌握到不自觉掌握”的过程。即先是借助本族语作为外语和对象物或情景的中介,而后达到可以不借助本族语而直接在外语和对象物或情景之间建立联系。这是使用外语的内部心理机制的一个质的变化,是掌握外语的一个飞跃。而要实现这个飞跃,关键在于多实践,而不在于在实现飞跃过程中是否采用过翻译(包括心译)手段。也就是说,学习外语达到能用外语思维的正确途径不是排斥本族语,而是在贯彻考虑本族语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外语实践的机会。

本族语就是母语。就我国多数中学而言,本族语也就是汉语。中学生学英语之前所掌握的唯一语言是本族语,他们用本族语思想,用本族语交际。本族语习惯根深蒂固,无时无刻不在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产生着影响。而英语教学也就时刻都面临着正确对待本族语的问题:是表面上绝对排斥,备课时不认真考虑,从而使本族语的消极作用在深层泛滥,导致大量比附性的错误;还是备课时认真考虑两种语言的异同,对本族语的消极作用事先予以化解,并通过讲和练把本族语同英语相同的表达习惯迁移到英语使用中来,提高教学效率;是在课堂上不加限制地使用本族语,无的放矢地进行两种语言的比较,把生动活泼的实践英语课变为枯燥泛味的抽象理论课;还是对本族语的使用实行有计划和按比例的控制。画龙点睛式地讲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在深层意识里刻印上两种语言的对比模式,使学生在英语课上不但行为活跃,认知也活跃?这些都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相关问题。例如:很多学生都会说Whoishe?可是,如果反过来,让他把“他是谁?”译成英语,学生就会写“He iswho?”

人为万物之灵,迁移性学习则是人类“灵”的重要表现,是人的学习能力得以加速度地表发展、提高的重要原因。迁移的外部表现是技能,是行为范围的扩大,而其内部机制则是心智,是认知结构的发展。所以迁移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正如通常总把“心灵”和“手巧”统一起来说一样。人的外部行为与内部认知是统一的,在行为与认知中模式与创造也是统一的。模式使行为和认知活动在程序上简化和节约,效率高;创造使行为和认知活动富有灵活性和应变性,效率更高。

方法的精髓在于一个“巧”字。所谓巧,在外语教学中,一是表现在程序上,讲和练恰到好处,不过火,不夹生;二是表现在迁移上。不学能知,不习能熟。这样,中学英语教学就既吸收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的强化的思想,又吸收了认知心理学强调的深化认知的思想。

正确对待本族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备课时反复考虑英语和汉语的特点。教师要深刻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异同,在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把英语和汉语进行具体的比较;上课时进行扼要的对照讲解和反复的重点练习及纠错,让学生领会、体验、悟透。第二,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逐步抛掉盲目的比附和不加区别地把汉语习惯套到英语使用上的做法,学会自觉的比较,在意识深处形成英语对应系统,把学习重点放在两种语言习惯用语的对照掌握上。第三,在本族语的使用上,一方面精确控制,另一方面恰当使用。在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和词义时,如无其他方法,便可使用本族语。第四,科学地对待翻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翻译不可过多,也不可没有。过多会妨碍学生摆脱“心译”,干扰用英语教英语和用英语想英语原则的贯彻。但是完全放弃翻译教学手段不用,也会影响学生对所学英语理解的深度和表达的自觉程度,影响对所学材料的长久牢固掌握。翻译实际上是进行英汉、汉英对照比较的一种形式。通过翻译,特别是由英译汉再到汉译英的还原对译,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深刻领悟英语和汉语的异同。在意识中形成的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双向对应系统也会在实践中表现为流利的言语行为。

英语不同于汉语,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语言习惯,这是一方面。英语和汉语同是人类的语言,在两种语言的使用和学习中有共同的规律性,这是另一方面。从后者的角度看,电就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中学英语教学并从全然是平地起楼台,而是以学生已有的一定知识、技能、技巧为基础的,也可以说是原有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的新的发展、扩大和提高,是相应的认知模式的进一步概括化和精确化。具体地说,在中学生所形成的英语运用能力中,有新建立的刺激反应式的条件联系因素,也有本族语技能迁移的因素。实际上,这种迁移在语音、语法、语义、书写、阅读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普遍性。正迁移提高效率,负迁移则导致错误。最大限度地实现正迁移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负迁移,是中学英语教学优化的根本条件之一。

正确对待并合理利用本族语,必然会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包括正确对待英汉比较、翻译和对作为课堂教学用语的汉语的利用和限制。对于后一种情况常有一种误解,即认为早期要利用。后期要限制。其实不然。对于本族语的使用,无论是上期还是后期都要采取既利用又限制的态度。早期虽然英语学得不多,但词、句、文意义具体,并不需要大量使用本族语;后期虽学得多了,但新词往往意义抽象,语法也更为复杂,也就需要利用本族语。

上一篇:信息社会中应注意培养教员的信息素质 下一篇:环境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