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媒介对文学的重构

时间:2022-09-28 11:14:58

浅谈网络媒介对文学的重构

摘 要: 网络与文学的邂逅,使传统文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新媒介在文学文本形式、创作主体、文学交流、审美趣味等方面都对文学进行了重构,使文学呈现出一片新的壮美图景。

关键词: 网络 超文本 大众化 互动 重构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从口头语言媒介到文字媒介的变革后,又迎来了新的媒介革命:网络的出现。这次革命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媒介变革都更为重要,它可同时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囊括了传统媒介的一切表现形式,它的数字化、全球性、多媒体、交互性等特点,迅速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随着媒介环境的飞速变化,人们在媒介的使用上必然“转向较不集中的,用户更大的,传播内容更加多样的和个人使用者更能动的介入传播内容的技术”。文学传播依赖于传媒,但是网络对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载体,它嵌入到文学活动的内部,对文学文本形式、审美观念、创作主体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文学进行了重构。

一、文本形式的多样化

1.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网络媒介的出现和发展,给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丰富了文学文本的表现形式,它催生了超文本、多媒体等叙事方式,使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位一体,扩张了受众的感觉,强化了读者的理解,给文学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变革。

(1)超文本

传统文学由于以纸质为载体,只能按照时空顺序来写,容纳的空间十分有限,即使巧妙地运用倒叙、插叙、多条线索并行等手法,也无法超越三维物理空间的限制,无法摆脱线性叙述的桎梏。而网络则能通过“超文本”使空间叙事变为现实。

“超文本”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特德·纳尔逊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文学机器》中,他是这样定义超文本的:“非线性的书写,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连接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超文本”运用数码连接和“万维网”技术,将作品设计为立体空间的非线性的,它在一种叙述中往往插入许多其他内容,由于阅读的超线性,即使输入再多的内容情节,也不占用原有情节的空间。超文本主要是以连接点的形式而存在。连接点是原文中颜色不同或加横线的文字。如果点击它,读者就可以进入另一个新的情节,如果不点击它,读者就仍然按着原情节的思路往下看。这样,超文本就建立了一个充满无限组合无限可能的空间系统,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真正实现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众从传统文本中的线性叙事中解放出来,无需按照作者设定的路子走,而可以自主的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大大提高了读者的主体意识。

超文本小说经典有米歇尔·乔伊斯《下午,一个故事》、麦马特的《奢华》、著名的“泥巴游戏”等等。在中文网络文学中,比较优秀的“超文本”作品有伊里亚的超文本诗作《超情书》、须文蔚《在子虚山前哭泣》,小挚的超文本小说《聊天室里的故事》、笨狸的联手小说《守门》等等。

(2)多媒体文本

传统的纸质文学,主要是依靠语言来制造形象,引发读者的想象空间。而网络媒介的出现,为文学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丰富的天地,它综合了文字、音乐、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多维的文学空间,大大刺激了受众的感官,使读者的多种感觉器官全面开放,使读者在诗、画、乐的交融中实现对作品更丰富更独到的理解。比如《若玫文集》在网络发表时,配以图画、音乐和诗文,使作品图文并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受众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古色古香的图片,同时深情朗诵着诗句,进入如诗如画的境界。

多媒体的文本呈现,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力,为文学重构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学多媒体化特征必将“导致了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知识传播与接受图景,极有可能催生新的学术意识与知识框架”。

二、创作的狂欢化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指出,狂欢节是不受限制的,没有边界的,全民都可以参加,每到一个重大节日,大家都齐聚广场,汇成一个狂欢的海洋。狂欢节使人摆脱了一切等级关系、特权、禁令而置身于原有的生活制度之外,同时,狂欢节是平民的节日生活,是生活的实际存在,是生活本身的形式。而网络就是这样一个“狂欢化”的广场。传统文学传播有着等级森严的把关制度,一方面是出版制度中出版社的层层把关,一方面编辑个人的审美趣味也左右了作品的发表。而且传统文学的创作者,多是专业化的文化知识分子,他们对表达内容,叙述技巧等都有着严格的追求,这种精英化的创作倾向,最终使文学变得曲高和寡。而网络媒介的出现,则实现了创作的“狂欢”。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大多是匿名的,化名的,谁也不知道谁,这样就打破了现实身份的悬殊,走向了平等的对话交流。网络创作的主体也不再是精英知识分子,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在校学生和从事各色职业的大众。网络媒介的这种自由化、平等化特质,使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严肃、深刻、宏大主题,而走向了个人化、自由化的书写。他们大多都是非职业化的作者,网络成了他们抒发自己情感、记录自己生活的平台,从而真正达到表达上的自由和“狂欢”。正如网络作家蔡智恒所说:“我并没有很好的文学底子,所以写东西是靠热忱而不是凭实力。”文学创作的本质是自由,网络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接近了文学创作的本质,打破了传统文学“文以载道”的局限,在根本意义上,狂欢化的网络写作,是人们对日常枯燥重复生活的一种反抗,在写作中,人们得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任何人上网后,都能获得自己的文学空间,网络的这种狂欢化书写,自由化特征,使得网络文学迅速地走进大众,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三、文学交流的互动化

传统的纸质文学,一般都是作者独立创作,只有出版成书后,才能与读者见面,读者对作品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认可。其信息传播模式是传播者媒介接收者的单向传播。“在这里,作者是一个绝对核心因素,是文本全知全能的主宰角色,一切都是已知的,既定的读者只是等候智者训导的角色。”这大大限制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而网络媒介则打破了这种作者与读者时空交流的阻隔,真正实现了全民的互动。美国《连线》杂志创办人之一的路易斯·罗塞托认为:“互动性让身为内容的创作者能够和其他内容建立起关联,把你的东西摆在别人的作品中,加深你的分析和情景与其他人的关联,也让你对发表的分析有联想性的了解。网络的真正力量在于互动性。互动性让人们对作品主题、趋势和当中的想法产生兴趣。同时,让作品有生命,不断进化,维持使用者的参与程度。”只要你的作品一传到网上,很快就会收到读者的评论,甚至,他们还可以通过BBS、E-mail、QQ等媒介直接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受众的鉴赏,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对文学创作起着升华、引导的作用,甚至它把欣赏变成了创作,把创作变成了欣赏。这种互动,改变了创作者的角色,实现了作者与读者的角色互换,真正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的神话。阅读作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参与创作的过程。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特认为:“文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读者文本’,其二是‘书写者文本’。‘读者文本’是一种‘只读型’文本,而‘书写者文本’是‘读写型’文本。‘书写者’文本才是真正的‘理想文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原创BBS小说《风中玫瑰》就是将作者“风中玫瑰”的帖子和网友的帖子共同收录之后完成的,是典型的“书写者”文本。读者还可以直接参与创作,比如“接力小说”《守门》就是由作者开头,其他网民像接力一样续写,谁也无法预料到结局。近年流行的博客,微博,更是网民及时交流互动的平台。

网络媒介传播的这种互动性,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精英文化特权,解放了受众,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同时在这种互动中,文学的自由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四、审美趣味的大众化

传统的文学一直作为一种高雅的、严肃的艺术形式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它们关注社会人生,深入人性,执着于追求美、自由和真理,重视结构的安排,语言的修饰,心理的刻画。然而,网络媒介的到来,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网络写作者,多是非专业的,他们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是一种“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率性而为。网络媒介开始把文学推向“泛文学化”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文字发表到网上,尤其是匿名化的创作,使网民可以运用民间原生态的,甚至插科打诨、粗鄙的语言来表达最真实的想法,他们的“故事”浅显易懂,题材生活化,及时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的变化和大众的心理,体现了大众“狂欢化”的欲望,迎合了大众的阅读趣味,更易于被大众接受和喜爱,轻易地就获得了大众市场。文学借助网络媒介,而呈现出的“超文本”、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汇集了文字、色彩、声音、动画等的互动,给受众的感觉器官带来全方位的冲击。这种娱乐的浅显的快速消费的文学,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因此网络媒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对象和方式的改变,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

虽然网络媒介的出现,使文学的审美开始从精英走向大众,向民间回流。然而不得不承认,网络媒介的出现,也使文学的审美价值变得暗淡,文学的娱乐性越发突出。更多的读者,选择网络文学,只是为了减轻一下现实生活的压力,满足一下世俗的欲望和需求。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开始走向边缘,基于此,有学者认为,“网络写作削平了文学的意义浓度,抑制了读者阅读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网络文学,在得到了技术的优势和支持后,更应该提高自己的艺术品格和艺术修养,追求崇高、真理、正义、美德,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网络媒介作为文学传播的一种工具,对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文学的创作、欣赏、构成要素都更加走向多元,为文学拓展了一片新的天地。同时,网络文学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吸取传统文学的精华,为文学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美]沃林·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慎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厦出版社,2000.

[2]陈平原.数码时代的写作和阅读[N].南方周末,2000.

[3]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

[4]黄鸣奋.网络时代的许诺:“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J].文学评论,2000.

[5]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王璞.网络文学创作的多媒体特性给文学带来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上一篇:一颗永不凋零的诗心 下一篇:[神犬奇兵]捍卫正义的利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