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设项目招标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8 10:44:54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设项目招标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摘 要: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上通行的、比较完善和成熟的计价方法。招标过程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有利于招投标工程的科学管理,有利于业主对投资的控制。本文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基本原理为基础,对计价方式变革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为业主提供了造价控制的若干思路和方法,节约资本投入,并保证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上通行的、比较完善和成熟的计价方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的建筑市场将逐步融入国家大环境,建设工程计价行为也应与国家接轨。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逐步形成“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的新格局,把工程计价的权利真正交给企业,交给市场。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发包人按照《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计价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资料,编制拟建工程的实物量清单,投标人根据该实物量清单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按企业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消耗量定额,以及各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在充分考虑投标风险、市场竞争状况的基础上,自主形成投标价格,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计价方式。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定额计价的区别

1.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由承包单位自主报价,通过市场竞争确定价格,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一种新的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一般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法,是一种有别于定额工料单价计价的另一种单价计价方式。综合单价是指完成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是除规费和税金以外的全部费用单价。工程预算定额计价,采用工料单价法,工料单价是指分部分项工程量的单价为直接费,直接费以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及其相应的价格确定,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按照有关规定另行计算。

2.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各投标人根据市场的人工、材料、机械价格行情、自身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投标报价,其价格有高有低,具有多样性,其价格反映的是工程个别成本。而工程预算定额计价是各投标人根据相同的预算定额及估价表编制报价,所报的价格大体上基本相同。由于预算定额的编制是按社会平均消耗量考虑,所以其价格反映的是社会平均价,依据其编制的报价反映的则是社会平均成本,各投标人只是根据投标策略考虑适当的下浮比例,不能准确的反映投标单位的真实实力。

3.建设工程招投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其工程量的计算由原来的投保人依据招标人提供的图纸进行计算,改为招标人公开提供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投标人进行投标报价的依据。

4.投标人的综合单价报价中,不仅包括完成工程量清单单位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还应包括工程量清单项目中没有体现而在施工中又必然发生的工作内容所需的费用,以及考虑风险因素而增加的费用等。

二、计价方式变革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影响

1.对业主的工程造价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标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量,则是业主提供清单,承包商在根据清单报价,而工程量清单本身的错漏风险将由业主承担。

2.采用无标底招标方式时,如果由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理想,或是出现几个投标人恶意围标的情况,将会发生中标价与业主的预期价格出现加大差距,给工程的后续工作带来隐患。

3.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评标方式时,在我国市场体制尚不完备的现阶段,低于成本价竞争的问题将难以避免,它将直接导致“恶意低标”。

4.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中所允许的承包商不平衡报价,是指承包商在保持总价不加的情况下,降低某些分项的单价,同时提高另外一些分项单价,以期达到在施工中运用高索赔策略追加更多工程造价或今早收回工程款的目的。这样的报价策略有可能使施工中的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形成异常波动。

三、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及手段

1.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过程中,招标文件的编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投标文件编制的依据,也是签订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招标文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建设工程从招标到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它既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也是招标单位与将来中标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基础。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对整个招标工作乃至承发包双方都有约束力。一个成功的招标文件,有利于体现业主的意愿,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工程造价的监控。招标文件的编制对于顺利完成招标过程,控制工程造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合理分标。

对于一个大型建设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往往需要划分若干个标段。标段和合理划分,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当的进行分标有利于造成竞争的态势。

(2)招标控制价的合理确定。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对工程价格上限的限定,它是由招标单位自行编制或委托具有工程造价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并按规定报经审定的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是招标人对招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测算和控制。它预先明确了招标单位在招标工程中的财务尺度,也是招标单位控制造价的基本目标。招标控制价对防止投标人抬价和过低报价从而合理确定工程价格具有重要作用,即利于控制投资,又利于投标人价格竞争,体现出工程量清单计价反映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是指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等因素。控制价的组价应遵循综合单价计价的规律和要求,尤其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其“工作内容”和各自消耗量。计价时必须将每个清单项目,根据其结构特征或施工工序进行分解,直到分解为具体的“工作内容”,然后在确定其消耗量。二是结合施工现场情况研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措施,以便确定合理的措施费用。三是研究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格。四是根据费用定额和市场行情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合理确定有关费用。五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审核,力求工程计量的准确。工程造价工作完成后,校审很有必要,能有效避免多算、漏算、重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加快工作进展。审核的方法有很多,审核的内容也很广泛,审核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上,预算单价套用是否准确,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3)合同条件的确定

合同条件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投标文件的编制依据,也是签订合同的主要内容。它对于合同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均在合同条件中反映,因此编制好合同条件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①合同的形式包括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合同形式的选择与招标工程的特点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工程量明确、工期短、造价不高的项目采用总价合同。当工程量不能准确计算时,采用单价合同,最终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单价进行结算。不同的合同形式,承发包双方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因此,合同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招标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

②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工程款支付方式是投标人十分看重的因素之一,甚至会影响投标人的报价策略。工程款的支付包括:预付款的支付和扣回方式,进度款的支付、尾留款的数量和支付方式,工程款的结算。

③合同价的调整。当合同形式为可调合同时,应该对合同价的可调范围、调整的方式进行约定,以减少合同纠纷。

④风险约定与承担。无论采用何种合同性方式,合同双方均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合同条件中应对风险进行约定。如在固定总价合同中,承包人应承担工程量变化和物价上涨风险;在固定单价合同中承包人应承担物价上涨的风险,发包人承担工程量变化的风险。

2.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税金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是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依据,是签订工程合同、调整工程量和办理竣工结算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构成。工程量清单是按照招标要求和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将拟建招标工程的全部项目和内容。完整、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是招投标成败的重要因素,是业主做好投资控制的前提。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要满足《计价规范》的强制性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根据《计价规范》规定的统一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对规范中的缺项,如新材料、新技术、新的施工工艺,可由招标单位补充设置,使之既要满足《计价规范》的规定,又要反应拟建项目特征。

在实践中,一些招标单位在自行确定清单项目时,往往仍用过去“预算定额”按施工工序划分项目的方法设置清单项目,这样做的结果,清单项目包括的内容一般是单一的,而且十分繁杂。而《计价规范》确定的项目名称是以一个“综合实体”来考虑的。因此在招标单位自主确定清单项目时要有意遵循这一原则。

(2)措施项目清单的编制

措施项目清单所列不构成工程实体,而是为完成工程实体内容必须采用的一些措施性工作,《计价规范》通过列举的方法举出各项措施,如模板及支架、脚手架、施工排水、环境保护等。影响措施项目设置的因素很多,除工程本身的因素外,还涉及水文、气象、环境、安全等和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招标单位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项目清单中列举那些措施项目,完全由招标单位参照规范中的措施项目表列项,必要时可作补充参数。至于施工单位如何填报,也完全由施工投标企业决定。

(3)其他项目清单的编制

其他项目清单是招标人提出的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特殊性要求。它由招标人项目和投标人项目两部分组成。招标人部分的由招标人填写,投标人必须服从。投标人部分的,由招标人列举提示项目,投标人可以填写报价,也可以不填写,如不填写视为无偿服务。

(4)规费和税金

根据国家和地方规定应列入的规费项目,全部列项,税费项目按税务部门的规定列项。

工程量清单编制一定要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每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应表述准确与完整,应做到不多算,不少算、不漏项、不留缺口并尽可能减少暂定项目,以防止日后的工程造价追加。应加强工程量的审核。工程量是否准确是关系预算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①审核工程项目划分是否合理;②审核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否与《计价规范》保持一致;③审核工程量的计算单位是否与套用定额单位保持一致。

3、评标

工程招标评标办法大多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技术标和商务标两大块。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的评标办法应突出商务标权重,减少技术标权重。因此,商务标评标办法要科学,既要体现对合理地价竞争的鼓励,又要防止过度竞争。评标不应仅对投标报价的总价进行评定,还要关注清单单价,比较限制不平衡报价,强调投标报价的完整性,注意对投标人低于成本价的科学判定等多方面工作。在审查投标单位报价时,不能只看总造价不看分项单价,因为实际上总价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分项报价符合要求。有的投标单位虽然总价差距不大,但有些项目的单价却差距较大,例如投标单位将工程量变化较小项目的单价降低,而将今后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可能增加较大的项目单价提高,这样虽然投标价不高,但却会增加结算造价。

4、定标

定标是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有顺序的中标候选人中最终确定中标人。招标人在定标时应对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文件全面评估,在不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的前提下,与中标候选人就其投标文件不足点进行完善性谈判,确认后再发出中标通知书。这样即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为合理谈判签订的顺利进行。实施阶段减少纠纷,更好地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设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刘宝生.建筑工程概预算与造价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4.

[4]郭琦.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上一篇:北京华能大厦工程综合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析企业使用网上银行如何加强内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