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情况及意愿反馈

时间:2022-09-28 08:14:52

高校师生情况及意愿反馈

师生情况及意愿反馈信息工作是高校履行管理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高校管理机构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提高管理能力、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渠道。

加强对师生信息工作的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现代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外许多一流大学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充分利用的重要性,并不断从以下各方面对高等教学体系进行普遍调整:倡导在大学教学与管理中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格外突出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作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地位。而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在管理方面受制于“行政化”思维的束缚,热衷于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管理意识落伍、管理机构不完善,造成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妨碍了自身管理质量的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快速推进,跨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普通高校要适时转变管理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师生情况及意愿反馈信息工作在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师生情况及意愿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的意见愿望。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师生情况及意愿反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师生情况及意愿,倾听以师生为主的群众要求呼声,关注群众情绪。二是反映师生情况及意愿,了解之后要向高校管理机构反映师生的基本情况及特殊情况,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维护师生利益。三是集中师生的智慧,就是要把滞留于非领导阶层中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以及师生对于学校管理和发展有创见的思路、想法集中起来,反映上去。

师生情况及意愿反馈信息工作,就是高校管理机构围绕改革发展中提高高校教学教育水平、真正实现高校职能、师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建立管理机构的专门部门汇集、分析、反映情况和意见,帮助领导分析判断形势、进行有效决策的一项经常性与基础性工作。

在高校管理职能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决定师生情况及意愿反馈是高校完善管理职能的必然渠道。高校管理工作也同其它机构的管理工作一样必须遵循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一般认为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和动力原理。反馈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是由管理学的封闭原理所规定的。封闭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里的领导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一个管理系统可以看作由决策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四个部分组成,决策中心根据系统外部的信息和反馈机构传递的反馈信息,发出活动指令。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回路中,反馈机构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管理系统缺乏反馈机构,就会出现其管理机构履行职能的相对缺失或者是执行机构代为执行,导致反馈信息的不可靠,决策中心得不到准确的执行情况的反馈,会在盲目估计下发出错误的指令,结果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败。反馈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是联结决策和决策执行结果的纽带,是封闭管理系统关键、必不可少的回路。

目前多数高校管理机构中,缺乏独立的、健全的反馈机构。反馈信息系统性差、可靠性差、时效性差、分析处理差,完全可能影响整个高校管理的决策制定和执行。

第二,教育的终极目的决定师生情况及意愿反馈信息工作是高校履行管理职能的根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获得幸福。高等学校应该提供怎样的管理才能服务于理想的教育,如何使人获得幸福感、归属感、成就感,消除压抑感、倦怠感、失落感,其中以人为本是根本。在高校管理中,教师是教学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在其中发挥协调、服务和保障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基础地位显而易见;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实现的载体,师生的情况及意愿反馈就是高校履行管理职能的根本。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高校管理必定淡化了领导、命令、管制的行政约束形式,突显出更加科学的新型管理意识。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里,标语“沟通、沟通、沟通”很醒目,很好地概括出该校管理观的精髓。这种管理中不断强化的“服务意识”,便是建立在对师生情况及意愿的反馈基础之上。没有反馈信息工作的开展,便没有真正意义的服务。我国高校,必须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学生。因此,要将高校管理与政府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学生自身的要求联系起来,并建立长远的服务意识。建立在对师生情况和意愿反馈基础之上的服务意识换来的必将是政府的信赖、社会的赞誉、教师的拥戴和学生的依恋,对于学校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第三,在社会转型时期,当前高校管理中矛盾问题的层出不穷决定师生情况和意愿反馈信息工作是高校履行管理职能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样的巨大变化中,当然也面临着挑战。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社会发展进步和变革到一定的程度,容易出现经济失序、心理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的现象,也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和社会危机。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正是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社会环境下逐步发展。由于受当前社会浮躁风气的冲击,近年来高校纷纷忙于合并、扩招、升本以及高校排名,部分高校在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混乱局面并由此带来许多问题。

在高校管理与教师的关系中,容易发生冲突的主要表现在职称评定、人事流动、忽视教师主体作用等问题上,职称直接与工资、住房、福利挂钩。职称评定的核心倾向脱离了以教学工作为主的原则,导致教师的职称评定怪相百出。人事流动的限制也使教师只能被圈在一个固定的教育领域,不能很好地交流发展。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独立的反馈机构,忽视教师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脱离教职工群体,无法倾听教职工的呼声;部分领导对教职工提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不能认真听取、帮助找出解决的办法,甚至简单地加以推脱或干脆予以拒绝。更没有深入教职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思想意识上脱离群众,这种管理机构的不完善必然导致管理工作中出现主观主义、随意性,既严重挫伤教职工的积极性,又严重影响管理机构的决策制定和执行,从而影响整个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

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中,各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定一般是在《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基础上自行制定的,在制定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出来的特征是抽象、笼统和粗糙。部分高校在一些处罚性条款的规定上本身不够理性甚至不合法。如果人们心目中一向被当成是神圣的知识殿堂的高校所出台的规定确实荒谬、不够理性的,那么高等教育不仅产生不了理性和良知,反而只能对整个社会的不理性与荒谬起到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近年来,多次出现高校被学生推上行政诉讼的被告席。高校被学生,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正处在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人们的权利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认真地对待权利”并“为权利而斗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实十分严重。

结束语

新形势下,高校师生情况和意见反馈信息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建立科学的、完善的信息工作反馈机构,及时了解反映教师和学生情况意愿,进行系统分析,发挥教师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参与性作用,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客观的决策行为,推动我国高校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邢雪峰.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我见[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学报,2013(2)

[2]张静媛.谈系统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

[3]周灿等.关于高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界,2008(12)

[4]李健.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时代,2007(1).

[5]丛松日.普通高校管理中必须引起重视的若干问题[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4)

(作者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考试与考试经济解读 下一篇:中美主流微积分教材比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