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档案利用与保密

时间:2022-09-28 05:23:32

地下管线档案利用与保密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热力、工业等管道(沟)和电缆。地下管线档案(普查成果和动态更新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同时,也是资料,如何既能充分发挥地下管线档案的作用,又能符合保密要求是新时期城建档案工作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一、厦门市地下管线普查的情况

厦门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在2002年9月由市计委立项,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于2001年下半年即积极着手项目的筹备工作,并专门成立了涵盖档案管理、物探、测绘、计算机、GIS等多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地下管线工作小组,于2005年6月较好地按时保质完成了项目的各项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如下:

1. 编制管线探测和数据处理的技术标准。根据厦门市的实际需要和技术要求,编制指导管线项目工作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内容涵盖管线探测、管线监理、数据建库、系统开发和软件监理等工作,作为指导管线项目工作的技术标准。

2. 进行工程子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主要为招标中介机构提供工程子项目的工程概况、技术要求、技术标准、项目工作内容、造价预算、选择中标商的条件要求等。所有招标工作都是采用公开招标,并在互联网上,各投标单位均可从www.xmztcg.省略(厦门市政府采购信息网)上获得相关信息。

3. 进行管线探测样区试验。主要目的是选定探测队伍,验证技术规程可行性,确定探测方法、工作程序、组织方式、技术标准和作业方式等。

4. 布设管线测量控制网。在管线探测工作区域内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共布设36个D级GPS点,一级、二级导线300公里,四等水准网400多公里,为测定管线点的准确位置提供平面和高程起算坐标。

5. 采用物探方法探测20余种管线的地下位置,同时采集管线的属性数据,累计探测管线总长度5640多公里,描绘出埋藏于城市地下管线位置图,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管线现况资料。

6. 测定近30万点各类管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为精确描绘管线的空间位置提供准确的数据。

7. 测绘1500带状地形图1700多幅,为编制综合管线图和各种专业管线图提供清晰、准确的地形图背景。

8. 组织专业管线权属单位进行专业管线图的审查工作,确保管线成果准确完整,防止管线数据缺漏;按比例对隐蔽管线点进行开挖验证,确保探测点的精度达到规程的要求。

9. 建立管线数据库和地形数据库,把采集到的所有管线数据和地形图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标准化并录入数据库。

10. 开发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更新子系统、管线公众服务子系统,对城市地下管线实现信息化管理,为管线数据的更新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11. 建立城域管线局域网络,实现管线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已联网的权属单位16家。

12. 项目工程监理,内容包括控制测量监理、管线探测监理和软件开发监理。

13. 成果资料组卷归档,包括控制测量、管线探测、带状图测绘、软件开发、探测监理和软件监理的记录、计算、成果、文档等。

14. 完成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的立法工作,出台了《厦门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实施。

二、地下管线保密范围和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建设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办法》等规定,“设市城市电力、电讯、给排水、供热、供气、防洪、人防各专业工程的整体规划、现状图及管线的综合图文资料”,为秘密级国家秘密的精神。此次普查所建立的厦门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入库与建库子系统、综合应用子系统、动态更新管理子系统(客户端)和公众服务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地下管线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包括普查时的明显管线点调查表、隐蔽管线点探测手簿、地下管线开挖检查表、地下管线成果表、管线调绘图以及普查后所形成的各专业管线图和综合图,均应列为秘密级国家秘密。原建设部《城乡建设档案密级划分暂行规定》(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五日印发)中均是把管线档案定为机密级国家秘密,不便于档案的利用。通过本文章的发表也是使各位同行正确认识地下管线档案的密级、消除恐惧心理,要不一谈起是机密的档案好像就不能调阅,普查结束了就把档案锁在库房,万事大吉,难于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厦门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工作开始于2004年4月中旬,经过严格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试运行等各阶段工作,至2005年4月完成了四个月的系统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和开发合同的要求,并通过了系统开发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和福建省软件评测中心的测评。在试运行阶段,我们专门邀请了市公安局计算机安防中心对机房的安全进行了检测,使得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得到保证。2006年10月又邀请了厦门市国家保密局对系统的保密性、安全性进行了验收。

从2005年年初开始,我馆开始向社会提供利用,根据上述的保密范围和密级,“厦门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对外单位提供的电子数据或纸质文档定密的级别应为:秘密级。

三、地下管线的利用与保密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已经建立的“厦门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我馆及时制定了《厦门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利用暂行规定》、《厦门市城建档案馆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工作制度(暂行)》、《厦门市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入库和信息系统管理规定(暂行)》等,具体保密措施如下:

1. 市城建档案馆对查询、利用管线工程档案的单位,既做到热情接待,又严格按保密要求进行逐级审批,凡需调阅和使用秘密载体都必须填写《厦门市查询、利用管线工程档案审批表》,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和馆领导审批后,才可查询和利用管线工程档案并签订《保密协议》。

2. 所有来馆查询并打印的“厦门市综合地下管线图”图上应有明显密级标示。

3. 制作和复制秘密载体,必须在本馆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复制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或利用的秘密载体,应当及时销毁。

4. 销毁秘密载体,应当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城建档案馆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

5. 销毁秘密载体,应当确保秘密信息无法还原。禁止将秘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

2006年1~8月,市城建档案馆共向104个单位提供1893幅各类管线图及相关数据资料,签订《保密协议》104家,《保密协议》一式五份,其中一份送市保密局备案。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管线资料、信息数据的保密管理应认真“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各项需求。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城建档案馆361003)

上一篇:加强城市管网档案管理 下一篇:利用隐蔽工程档案确保地下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