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几个方式

时间:2022-09-28 01:53:13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几个方式

摘要:针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提出几种监管方式以期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监督

Abstract: aiming at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in security hidden danger prod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supervision and several view to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建筑行业建设项目规模持续扩大,行业的全管理整体水平也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安全生产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仍处于较严峻状态。主要表现在: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建筑企业不能较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建筑现场的劳动作业环境不尽人意,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没有整体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因而,为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种安全监督管理方式,以期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转变监管理念,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前移。

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是施工现场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单位,而强化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以及监理企业的安全监理责任,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前移,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保证。

首先,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项目开工前,建立项目安全管理架构,根据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对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是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进行定期考核和内部督查。第二,实行企业领导带班作业制度。施工企业安全主要负责人在进行关键工序和重要施工部位作业时,须带班旁站作业,并参与验收签字;项目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常驻施工现场;项目专职安全员必须在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时进行旁站。第三,施工企业建立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可分为定期检查、分级检查和专项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包括公司对在建项目进行月检、季检或年度安全检查。分级检查包括企业安全负责人组织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项目部对各施工班组进行每周检查和专职安全员每天进行巡视检查。专项检查是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开展深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施工用电、大型施工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专项检查以及在恶劣天气(如暴雨、台风)前后开展季节性专项检查。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后的检查情况和整改复查结果必须书面记录和备案,安全监督机构根据施工单位的自查自纠结论进行抽查复核,督促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落实。最后,强化监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监理责任,切实发挥监理企业的安全管理效能。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包括:审查施工单位(包括分包单位)的资质、安全生产架构以及上岗人员资质;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对施工单位是否根据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进行检查;监理人员在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施工作业时进行监理旁站并填写旁站记录;项目监理机构应每周召开工地例会,针对施工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总结和下一步工作的指导。对于那些安全监理人员不到位、安全监理资料管理混乱、安全生产监理责任不作为的监理企业,坚决进行严肃处理。

二、调整安全监督阶段评价的模式,由以往的安全评价检查制改为安全评价备案抽查制。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性安全评价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之一,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按照施工现场各阶段的实际进度要求,及时组织阶段性安全评价,以达到安全生产阶段性控制的要求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施工安全各阶段安全评价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并对安全评价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整改完毕后,分别将安全评价的评分结论和安全隐患整改结果报送监督机构备案。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抽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职责的情况,,依据施工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参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自评意见,对施工现场进行抽查核实,符合要求的,同意备案。监督机构在抽查发现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及时办理安全评价备案手续或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合安全评价结论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办理安全评价备案,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工序,同时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相关安全生产责任人员进行记录不良行为和动态扣分处理。这种安全监督模式可实现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前移,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不会额外增加生产成本或延迟工期进度在关键施工节点必须提前做好阶段性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三、推广应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在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的状态下,在建筑工地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建筑安全监管技术的创新发展,对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范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监管的效能,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安装和使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所需的费用,列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范畴。

在建筑工地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有以下几个积极的意义:1、 在施工作业现场各作业区和塔吊等工地最高点设置视频监控点,施工企业能及时了解工地实时情况,对工地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掌控。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的基坑工程、模板工程、“三宝”、“四口” 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搭设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各个施工工序作业区域是否存在违章作业、违规操作行为都一目了然。2、 在工地主要出入口和办公区、宿舍、仓库等区域安置视频监控点,对工地的生产秩序管理也帮助很大。在加强治安管理方面,全天候24小时的严密监控可有效地控制建筑工地常发的偷盗类案件,提高工地的安全防范能力。对于工地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等财产的保全以及建筑工人生命财产安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为创建安全健康、舒适和谐的生产作业环境提供保障。3、 在建筑工地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监管手段,在减轻监管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又可增强监管控制力度,提高工作效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将专职安全员每天的巡查、领导带班作业情况记录在案。安全监督机构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控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在岗尽职,各项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以及文明施工状况。

四、实行差异化监督管理。

近年以来,随着新开工的建设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承担施工安全监管的人员却不能相应的增加,使监督资源和工作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管人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在辖区内建筑工地推行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差异化管理。所谓差异化管理,就是将施工工地按照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隐患存在的状况分为A、B、C三类,在日常安全监管中,实行分类监督、动态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A类为安全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项目,对于落实质量安全保证制度比较好的在建工程项目在日常监管中可适当减少巡视检查的频次,甚至在日常综合检查中可予以免检;B类为安全管理一般化的工程,则按正常的频次进行监督抽查;C类为现场管理水平较差、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项目,对C类工程则加大到位检查和安全巡查的频次,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清除隐患;特别是对管理水平差、质量安全意识薄弱、日常检查发现施工质量安全措施落实较差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工程,立即停工整改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采取记录不良行为、动态扣分处理、预警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行政处罚等手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率。

实施分类监管和差异化管理,使监督资源向重点领域(如安全管理较薄弱项目、重大项目、重点民生工程、安全管理行为不规范、社会信用较差的企业等)倾斜,可以有效地解决有限的监督资源与日益扩大的建设规模之间的矛盾。

五、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与企业招投标、企业诚信资质联动管理机制。

当前,建筑市场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存在不规范行为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例如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强行要求垫资承包,肢解发包,虚假招标,拖欠工程款等;一些施工承包企业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工程,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监理企业不作为,不履行安全生产监理责任;企业的这些不规范行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产生这种不规范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意识比较薄弱,建筑市场各管理环节与施工现场监管脱节,缺乏联动机制,市场各方主体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违法违规的失信成本比较低。

因此,加强整顿建筑市场,在整个建筑市场倡导诚信观念,强化信用意识,引导信用需求,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要。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平台,制定信用评价标准,对市场主体实施信用评价和分级,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实施分类监管。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中,将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责任主体以及责任人员的安全管理行为等诚信档案信息引入企业资质管理和招投标管理环节。安全不良行为或不良记录将定期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向社会公示,引导市场各方主体选择诚信经营的合作者,从注重资质等级向注重企业和人员诚信行为转变。对信用好的企业实行信用激励和奖励机制,招投标时有优先选择权;对信用较差的企业实行信用惩戒机制,在招投标环节进行一定程度的扣分处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实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企业招投标、企业诚信资质联动管理机制,对于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行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在健全的法律环境中良性运行。

六、结束语:以上提出的几种安全监督方式,对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完善,将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督机构监管效能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上一篇:就如何做好企业管理进行探讨 下一篇:浅谈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工程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