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到底能不能碰?

时间:2022-09-28 01:50:18

“这个有电,不能碰!”“刀子割了手,别拿!”“街上有坏人,还是不要一个人出去玩了!”

我们的宝宝,就这样在爸爸妈妈的一声声叮嘱中渐渐长大,当我们自以为是给了他们一片安全的天地时,危险,就真的远离了吗?

面对小危险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张老师35岁

不让孩子面对小的危险,就不能使其度过人生的大危险。现在的小孩子使用工具的能力很差,不能用刀削铅笔,上美工课时,让孩子带雕刻刀,马上就把手划破了。削铅笔是电动的,玩具也多半是塑料制品,没有必要自己用刀做玩具。

但是,如果人一次也不体验危险性,也就不会产生回避这种危险性的智慧。这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反复与这种危险进行斗争的历史。

例如,孩子喜欢爬树,在父母看来这是一种危险,而对孩子来说却是有价值的冒险。首先,孩子可以观察树的整体,判断自己是否能爬上去。如果认为能爬,就会想到下一步的方法,确定从何处往上爬,那个树枝能否支撑自己的体重,需要确认的项目很多。这样,当孩子根据自己的印象判断能够爬到树顶时,便决定进行爬树,当然有时也会从树上掉下来受伤。但这是由于自己的判断不得法而产生的失败,这将成为孩子下一次成功爬树的反面经验。

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几乎得不到尝试这种错误的机会了,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父母过于保护的结果,是父母对孩子过于关怀所致。

如果父母在处理问题时只是考虑孩子的“安全”,孩子就不会更早地自立,就不能具有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例如,在观察幼儿起立行走阶段,开始时净栽跟头,但是经过几次吃过苦头之后,孩子便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平衡,可以一个人行走了。如果父母抢先行动,孩子一摔倒马上扶起来,反复这样做的结果会如何呢?不仅孩子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学会走路,而且以后只要一摔倒,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爬起来,而是磨磨蹭蹭地等着别人来帮忙。

所以说,避免危险给孩子造成伤害的最好办法不是躲开它,而是勇于面对,让孩子学会与危险这个敌人周旋――什么时候躲开它、什么时候战胜它,而这些,仅靠书本知识与口口相传显然是不够的。

当然,没有必要让孩子平白无故地去冒险,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培养孩子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自己去克服一定程度危险的机会,例如,让其参加野营旅游就是一种方法。

小心,危险就在孩子身边

孙女士30岁

早就听说孩子在一岁左右的时候会非常危险。危险来自于他所处的环境,这个环境存在着许多你看得见看不见的潜在危险。孩子太小,刚开始学习走路,喜欢探索世界,小小的心灵充满着对一切的好奇。她喜欢爬着去翻抽屉,抽屉里有什么?爸爸妈妈可要当心了。里面有大人吃的药吗?抽屉是否过于灵活,会不会夹着孩子的小手?桌子茶几的角是否太尖,会不会撞了孩子的头?

我知道这些,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那天宝宝在我房里玩。她从床边抽屉里找到一个明黄色圆球状的大笑脸。这是一个收音机。小收音机的电池已经取出了,但有一个长长的天线。我认为天线是嵌在机身里,一般大人也需要费点力才能抽出来。小家伙拿着这个东西玩得不亦乐乎,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习惯于敲敲摔摔以试其反应,她把这个东西在地上摔了几下,电池盖一下就摔出来了,我帮她捡起电池盖,却没注意其他东西。完别的事情一回头,就看见小丫头嘴里似乎正在嚼着什么,我问她是什么,她却呆呆地看着,只是紧闭住嘴巴。我看她神情不对,知道嘴里必有东西,便伸出食指去抠她的小嘴,这一抠可把我吓得不行!原来,小家伙在摔打这个小收音机的时候,收音机天线上的小螺帽掉了下来,我没注意到,可是善于观察小东西的宝宝可没忽视,她捡起了小螺帽放进嘴里,估计还嚼吧了一下,正咂摸这个螺帽的味道呢,就被我抠了出来。

看见这个螺帽,我大惊。一边庆幸自己发现及时,一边暗自责怪自己粗心,居然让这等小东西进了宝宝的嘴巴。若再迟几分钟发现,难保宝宝不会往喉管里咽,那样的后果可想而知有多恐怖。曾经看过很多孩子因为不小心吞咽而致窒息的事例,而这一次,事情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就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想起来真是有够后怕的。

所以说,小心,危险就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的安全不能疏忽于任何时候的一分一秒啊!

安全是最重要的

吴女士28岁

是的,孩子的安全问题是第一等的问题,要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教宝宝一个安全小常识,有机会遇到了,马上进行现场说教,比如说插孔的问题,我们的对话:

“这个小孔孔可以动吗?”

“……”

“把手指放到里面去行不行?”

宝宝果断地摇摇头,“不行!”

“为什么?”

“因为危险!”

“为什么危险?”

“有电……”

“对了!宝宝真聪明!危险的东西我们不动它,走,玩积木去吧!”

屁颠屁颠地跟我跑开了。

或是可以买一些安全常识方面的书和她一起读,比如说书上的小朋友从高地方跳下来,痛得嗤牙咧嘴,她自己都可以看出来,然后就意识到了,这也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可以这样做的。

我是这样教给孩子安全知识的,反正这套对我们家的孩子挺有用的,让她自己来充分意识到,比声色俱厉效果来得好。

教会孩子应付危险,而不是远离危险

刘先生38岁

孩子要下河游泳不是教会他怎样保证自己在水里的安全,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

孩子要登高也是因为安全的原因不被允许。

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小卖部去买瓶酱油,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

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

二十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

是啊!现在的社会有些乱,出门有危险,在家也不安全。但我们就这样一直抱着,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和事老说:

在日本,有一位真锅先生,他所提倡的“独自旅行教育”非常有名。事情起始于一个小插曲,当时真锅先生本来想阻止一位3岁的孩子到外面去,但没有阻止。于是他决定观察一下孩子掌握了多少自己保护自己的本领,结果发现孩子能自己确认安全之后穿过马路。从此以后,真锅先生便开始进行“独自旅行教育”。他未做任何说明,就指使小学一年级学生“到东京邮局给国外发电报”,并告诉他“所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只是问路时,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并鼓励说“回来时,要走与去时不同的路”。这个孩子经过这番教育后,小学四年级时,就能自己买车票、预定饭店,独自一人到外国旅行了。

模仿真锅先生的做法显然具有很大难度,但是,从他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有所体悟――既然孩子未必一辈子都能在安然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尽量让他们经受各种体验,增强适应能力,这也是父母所应尽的责任。

上一篇:让孩子学会在感恩中成长 下一篇:小学生用功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