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视台的娱乐化和媚俗化

时间:2022-09-28 10:00:19

城市电视台的娱乐化和媚俗化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日益发展,传播理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前的“传者本位”到今天的“受众本位”以及当前流行的“传者和受众互动”的传播理念,无不深刻地敲打着传播人的神经。很自然,在这种传播理念的指导下,新闻娱乐化逐渐浮出水面,并迅速在业界和学界得到首肯。在全国大媒体轰轰烈烈的娱乐精神感召下,作为城市电视台,也不甘示弱,竭尽娱乐之能事,纷纷推出和策划新闻娱乐节目。于是乎,一台台新闻娱乐盛宴如雨后春笋,粉墨登场,似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是,物极必反,凡事都要讲究“度”。对待新闻娱乐也是如此。娱乐本无罪,但在盲目的发展中失去了方向和理智,必然使新闻走向媚俗化的道路,最终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

新闻节目的过分娱乐与媚俗,其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势必对城市电视台造成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最终会让城市电视台处于一种“骑虎难下”、“半死不活”的状态。具体而言,其一,降低了城市电视台的“台格”,有损电视台的正面形象。城市电视台如果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的要求,或者为了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而过分追求媚俗的东西,最终会让电视台的威信在观众中逊色不少,从而加剧一般观众对于城市电视台的负面“刻板成见”。所谓刻板成见,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从传播学来看,“刻板成见”不利于传播效果。试想,观众对于庸俗不堪的娱乐节目避而远之,遑论电视台的经营发展?其二,盲目的同质化竞争,浪费了有限的新闻资源,让城市电视台的经营处于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过多的娱乐节目已经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如果城市电视台不在新闻娱乐节目上推陈出新,匆忙上马粗制滥造的新闻娱乐节目,最终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也浪费了有限的新闻资源,这就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的怪圈之中。其三,容易使城市电视台陷入新闻官司之中。最近几年,由于电视台对明星娱乐新闻的过分炒作,已经严重侵犯了明星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使得新闻官司直线上升。城市电视台一旦官司缠身,整天疲于奔波在琐碎之中,就失去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胆量。

针对新闻娱乐节目的娱乐化和媚俗化对城市电视台所造成的“硬伤”,如何克服和修正成了业界许多朋友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其一,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新闻行业法制建设。新闻职业道德是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承认的,新闻工作者对社会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它是新闻工作者的舆论约束,也是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1997年出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1年曾经出台过由“第二届全国文化娱乐记者联谊会”草拟修订的《全国文化娱乐记者自律公约》,其内容包括“严守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真实性,不捏造虚假新闻,不采写宣扬色情、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调低下的新闻”等。该公约对扭转业内的媚俗化倾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影响面及推行力度显然还是不够的。道德的约束毕竟有限,新闻法律的缺位让那些从事新闻娱乐的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素养,以至于触犯法律,造成新闻官司。一方面我们呼吁新闻法的早日出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合理利用适用于新闻领域的法律,如民法中有保护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等一系列规定。

其二,既重视娱乐,也要权衡我国媒介传播的社会效果。城市电视台在制作娱乐节目时,不仅要考虑传播的经济效益,同时不可忽视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城市电视台肩负着传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都可能在受众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媒体应当坚守报道的基本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对那些德艺双馨的从业人员应加以褒扬,而对那些行为不检点、媚俗、作秀的艺人应加以批评,对那些愚昧、迷信及格调低下、有害身心健康、消极、负面的内容和炒作行为应加以制约,营造文化娱乐报道健康良好的氛围,给受众以美的享受、美的教育和愉悦,引导受众的文化审美情趣不断走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特别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地担当起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从事娱乐新闻报道的媒介,只有正确理解我国媒介的社会效果,才能彻底摆脱媚俗的歧途。

其三,提高娱乐记者自身文化修养,树立娱乐记者新形象。目前,活跃在采访第一线的娱乐记者大多年龄偏低,阅历有限,加上从业时间不长,对采访内容缺乏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因而也就难于发现真正的新闻。为了完成采访任务,更多的时候只好降格以求,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等同于“追星族”。某些城市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之所以被广电总局叫停,很大程度上在于媚俗的味道太浓,出现了时代主旋律的严重背离。透析这种媚俗化的深层原因,除了在于节目的定位问题外,更大的一部分在于娱乐节目的主创人员和记者本身的文化修养不够,以至于粗制滥造。一些经常跑娱乐的记者被称为“狗仔队”,就是不注重自身文化的修养,在群众中树立了不好的形象。改变娱乐记者的这种不良形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文娱记者,应该深知文娱新闻的报道是一种文化传播,因而应多一点全球视野,多一些民族责任感。

(作者单位:郑州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开拓县市台的空间 下一篇:析电视新闻的方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