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承包商进行国际项目融资的可行性途径分析

时间:2022-09-28 06:53:27

中国工程承包商进行国际项目融资的可行性途径分析

摘要:项目融资因其自身特点,成为国际工程带资承包中的主要模式。中国的工程承包商也已注意到这一趋势,但在开展国际项

目融资中面临的一个重要困难就是融资渠道狭窄和匮乏。本文探讨了在中国现行金融、法律、经济环境下,中国工程承包

商如何实现国际项目融资的途径多元化。并从承包商角度提出了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国际项目

融资的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工程承包商;国际项目融资;途径

作者简介:陈祥武(1980-),男,山东省胶南市人,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商务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中图分类号:F83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1.04.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57―03

当前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带资承包趋势越演越烈,中国的工程承包商也开始积极探索国际项目融资模式,但由于融资渠道匮乏及整个金融体制的障碍,所取得的成效不大。

一、中国工程承包商在海外工程中运用项目融资现状

随着各国政府财政公共建设资金的削减和承包商之间竞争程度的加剧,工程设计和建设业务的融资问题变得愈发重要。工程承包商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与协助业主解决资金问题,成为影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规模和承包商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工程需要带资承包:对承包商而言,能否获得利益丰厚的工程项目,关键在于能否带资承包。

所谓带资承包,是指有资金实力的企业通过投入自有资金、寻求融资或协助业主进行融资等方式来承包工程。

带资承包主要包含两种方式,即直接投资与协助业主进行融资。协助业主进行融资是比较低级的带资承包模式。项目融资因其自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直接投资中主要采用的一种模式。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模式,尤其适应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例如石油、天然气、矿产开采、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讯等行业的工程项目。项目融资这种融资模式受到发达国家政府和工程承包商的重视。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专门颁布了法律,来指导和规范各自国家内的项目融资实践。《工程新闻纪录ENR》225强中的绝大多数国外承包商都设立了专门项目融资部门,开展大量的项目融资实践。同时,项目融资这种模式也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并开始了有益探索。发展中国家因其基础设施落后,政府财政不足,需要大量的私人投资。项目融资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这也为承包商利用项目融资模式提供了良好机遇。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制定了比较多的法律法规,并大规模开展了项目融资的实践。

中国的工程承包商也已注意到国际工程领域的带资承包趋势,并进行了国际项目融资有益的探索。例如,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成达工程公司通过BOOT(建设一拥有一运营一转让)模式投资建设了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电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作为项目的中方发起人,与哈萨克斯坦Kaz Munay天然气公司成立合资项目公司,负责建设运营“中亚一中国”天然气管道项目。

然而,中国工程承包商在开展国际项目融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困难是融资渠道的狭窄和匮乏。

第一,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融资渠道匮乏。例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承包商成立金融投资公司,从金融方面对其从事工程承包企业给予支持。西方发达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带动了其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的投资,形成了政策性金融支持与商业金融支持的合力。中国工程承包商没有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只是在国内寻求贷款渠道,且债务融资过度依赖国内银行。

第二,金融体制。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不足制约了中国企业发起和运行规范的项目融资工程项目。在政策性金融支持没有充分体现引导性,手段单一;商业性金融支持项目融资刚刚起步,缺乏经验,项目融资机构、团队建设不到位。

二、在现行金融、法律、经济环境下,中国工程承包商如何实现国际项目融资的途径多元化

笔者认为,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应基于风险分析及财务评估,充分实现国际项目融资途径的多元化。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工程承包商作为发起人(开发商),直接股权投资

如果经过工程承包商的风险分析和财务分析,工程项目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达到了承包商作为投资人的要求,那么工程承包商可以作为发起人,参与大型工程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BOT”)、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 PrivatePartnership,“ppp”)、基于资产的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ABS”)是承包商可采用的项目融资的典型模式。

BOT项目融资方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BOT模式有BOT、BOOT(bu_ld―own―operate―transfer,建造一拥有一经营一移交)、BOO(build―own―operate,建造一拥有一经营)3种基本形式。

ABS项目融资模式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归集起来,通过一定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根据资产类型的不同,主要有信贷资产证券化(以信贷资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和不动产证券化(以不动产如基础设施、房地产等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两种。国际项目融资中主要采用后者。

PPP项目融资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PPP本质上与BOT相似,但PPP的应用范围更广泛,反映更广泛的公私合营关系。与BOT模式相比,PPP更强调的是政府在项目中的参与(如占股份),更强调政府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与发挥各自优势,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和社会责任。

(二)工程承包商作为外部股权投资者参与项目融资

发起人(开发商)与外部股权投资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更侧重于工程承包商积极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开发投标,为项目的最终开发成功投标中标,进行一系列的合同谈判及投融资活动,一般股权所占份额较大。后者侧重工程承包商为了实现业务的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获取工程承包合同,进行部分股权融资,一般股权所占份额不大。前者较后者具有更多的积极性,承担更多的开发成本及风险,当然相应的投资回报率也通常更高。

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在国际工程项目融资中,通过外部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国际大型工程项目的股权投资,从而获得项目,不仅可以短期内实现承包建设合同的收益,而且长期内能够实现股权投资收益。

(三)工程承包商寻找外部股权投资者

基于最大可行的债务,股本比率以及发起人对项目的股本投入能力,有时候需要安排外部股权投资者。这时候,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就必须了解外部股权投资者的要求、愿望和潜在身份。

工程承包商作为国际项目融资工程的发起人,还可以通过国内、国际股权市场和股权私募,来引进外部股权投资者,拓宽融资渠道,实现风险分担。

(四)工程承包商作为项目公司的贷款方

由于工程承包商的特殊地位,有些出身于施工单位,有些出身于制造商,有些出身于设计单位,可以提供一定的融资便利。如果承包商是制造商,就可以提供租赁融资,如电信行业的工程项目。在国际工程项目中,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可以利用租赁、延期付款等方式,竞争获得工程承包合同,这本质上是对业主的一种贷款。

(五)协助项目公司从私人部门贷款,获取商业性金融支持

根据贷款人的性质,债务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从私人部门贷款与从公共部门贷款。

商业性金融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金融服务主渠道。在正常市场条件下,有关经济活动的金融需求一般由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来满足。商业性金融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贷款与发行债券。通常来说,寻找商业银行贷款比发行债券要容易。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也是债券融资很好的资金来源,尽管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上,资金来源有限,并且借款期限比较短。但随着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逐渐变得可行。截至2010年底,巴西、中国、印度、土耳其、马来西亚、墨西哥,韩国、南非等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起可行的公司债券市场。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发展,其自身的资本市场也会随之发展壮大。如果中国的工程承包商投资项目的所在国资本市场存在,那么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就应该仔细考虑在该市场至少募集部分的资金。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债务融资的渠道,而且有利于控制所投资项目的政治风险。

(六)协助项目公司从公共部门渠道获得贷款、担保或保险,获取政策性金融支持

政策性金融机构既可以为项目融资提供直接贷款,又可以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或保险。

1、使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出口买方信贷,而非出口卖方信贷。与出口买方信贷相比,出口卖方信贷对中国工程承包行来说会带来很多不利。所以,中国工程承包商进行项目融资时,应特别注意。

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的出口信贷政策性金融机构。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在2009和2010两年内共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企业提供贷款1100亿美元。这其中大部分是出口买方信贷。可以预计,这两家银行在未来提供的出口买方信贷只会有增无减。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应充分利用这一资金来源来开展国际项目融资。另外,出口信贷机构承保的贷款对商业银行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银行监管部门一般允许出口信贷机构发放一些资金支持这类贷款。这为工程承包商协助项目公司从承包商所在国家的出口信贷机构获取信贷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唯一承办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2001年12月成立,资本来源为出口信用保险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

2、申请中国政府官方发展援助。官方发展援助,也称政府发展援助,是经济较发达国家政府对欠发达国家政府提供的一种经济援助,主要用于支持欠发达国家实现本国经济的自主性发展。

从提供官方发展援助的机构和来源划分,官方发展援助主要可以分为由多边机构提供的援助和由双边机构提供的援助。在中国,官方发展援助主要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承担。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开展国际项目融资时,可以申请中国对其他落后国家的开发贷款、援外贷款、优惠贷款等,以充分利用该援助机构的贷款。

3、官方及半官方的海外投资基金。官方及半官方的海外投资基金能够带动私人部门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投资基金的特点之一是既可以进行股权投资,又可以提供贷款,具有比较好的灵活性。例如,2007年6月成立的中非发展基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和第一支专注于对非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

中国的工程承包商在海外工程项目中,可以寻求中国的海外投资基金进行股权、债权投资,从而增强承包商获取项目的可能性。

(七)寻找次级贷款

次级贷款是中国工程承包商作为发起人可以采用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该方式是介于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一种融资方式。其贷款条件和定价与传统的债务融资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次级贷款人在贷款人还款和行使对担保权利要低于其他贷款人(高级贷款人)。通常来说,次级贷款人要求更高的利息率以及更高的贷款费用,以便弥补其增加的贷款人还款及担保风险。

(八)寻找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保险

投资保险一般是由国家出资经营或由国家授权商业保险机构经营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投资保险通过向跨境投资者提供中长期政治风险保险及相关投资风险咨询服务,为跨境投资活动提供风险保障,对保单项下规定的损失进行赔偿,支持和鼓励本国投资者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更好利用国外的资源优势,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作为中国唯一的政策性投资保险机构,对支持中国的承包商带资承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国际项目融资的中国承包商应充分利用中国信保的投资保险,降低自身风险,拓宽融资渠道。

三、中国承包企业进行国际项目融资的发展方向

本文着重从工程承包商即企业的角度提出了项目融资的途径。海外项目融资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工程承包企业努力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承包商进行国际项目融资形成风险分担的有限追索或无追索方式,实现真正的项目融资。

(一)大型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方向

成立国际项目融资部门,培养项目融资的人才,加强对项目融资的研究,寻求项目融资的机会。

(二)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希望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国际项目融资的支持,加大境外投资贷款、担保、保险的力度。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仅要扩大原有产品的支持规模和力度,还要强化功能,实现战略转型,从信贷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向信贷服务的桥梁转变,承担商业金融机构承担不了的、业务发展急需的各类信贷、融资担保和保险职责,而放弃商业银行可以承担的直接信贷业务,以便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商业资本为扩大带资承包服务。

(三)对商业性金融机构(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希望

研究和认知项目融资,成立项目融资部门,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组织银团贷款,为中国承包商项目融资提供支持。

四、结语

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工程承包商、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才能拓宽中国承包商进行国际项目融资的渠道,使中国的承包企业做大做强项目融资业务,在国际项目融资市场上取得重大收获。

参考文献:

[1]李心愉、冯旭南.公司融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268―296.

[2]王锦程.项目融资原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8―52.

[3]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BOT,PFI和PPP)[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前言及63―66.

[4]严明.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以中国企业为对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2―190.

[5]济邦咨询公司,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2.

上一篇:市场经济下我国工程总承包管理服务浅析 下一篇:GDP降速的关键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