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简约成一种红

时间:2022-09-28 03:37:57

世人往往赞赏生命的多彩,而不屑于生命的单一。其实单一的颜色并不单调,它是一种至纯至净的境界,善用这种单一,可以将自己裹挟得单纯而又醒目。单纯一点好,单纯得一如竹林七贤,一如柳永。他们将单一的红色涂满了人生,红得纯粹,红得激情四溢。

红色对于生命,张扬而又不失内敛,沉稳而又不失激情,它给了生命最大的张力,它是生命的一种最狂放最率真的状态。生命于人仅有一次,如果手握七彩调色板,为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涂色,我会将它简约成一种红色。就如同竹林七贤如同柳永一般,任激情在血液里沸腾,任鲜红的旗帜在风口上猎猎作响。

没有其他颜色能像红色那样,如此强烈地象征着中国精神。人们用它来涂抹最庄严的宫墙,装饰最喜庆的节日,表达最强烈的情感。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也存在着一些以红色系为主的美丽景观,不管你是单纯的视觉主义,还是对红色有特殊的感情。下面这些地方,都等待着你用身体中的血液来呼应这片热烈的色彩。

中国西部最受摄影人青睐的景点之一:东川红土地

据说,东川红土地的发现,归功于昆明的一位摄影家。当他乘坐飞机经过东川,看见下面有一片壮观而绚丽的红土地,于是他多次奔赴东川寻找。找啊找,终于在偏僻的花石头找到了这片红土地。他拍的照片一刊登,一夜之间,昆明市东川区的红土地火了,红土地热了,一拨一拨的人朝圣般涌向花石头,每一条山梁、每一块土地都被人们的激情所点燃。

云南素有红土高原之称,这是气候、土壤结构等多重因素相互结果的作用。东川红土地指的是新田乡一处名叫“花石买”(位于109公里路牌处)的地方,这里方圆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东川有着多年的的冶铜史,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土壤里的地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因含铜而逐渐形成了炫目的红色,土壤像火一样燃烧。千百年来,这里勤劳的山民开垦耕作,在红土地上种植小麦、荞麦、马铃薯、油菜、玉米等农作物。

东川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因为东川的红土不仅色彩艳丽,土地上的作物更随季节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色调,这些不同的色块与红土一起又环绕着一个个绿树掩映的村寨。这一片片红色、绿色和黄色的色块、色带犹如天地间一个巨大的调色板,将东川装扮得七彩斑斓。而流动的云彩,又使阳光一会暗淡了一块地方,一会儿又加亮了一片土地,强烈的对比,色彩的反差,使得游人的灵魂在红土地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因此,东川红土与元阳梯田、罗平油菜花共享四景之美誉,并成为中国西部受摄影人青睐的著名景点之一。

红土地最适合摄影的季节是5~6月和9~12月,不同的季节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夏季土豆花开,小麦成熟,秋天一部分红土地翻根待种,另一部分红土地已经种上绿绿的青稞或小麦,云南特有的白色油菜花也已盛开,色彩比较丰富。据当地的摄影家说,雨后第三天是红土地最美的时候,被雨水浇透的土地在阳光下色泽更为丰润。大雨之后云开雾散,艳阳高照,天空越发蓝得动人,云彩变幻着不同的姿势,投在田间的光影不时幻化,每一秒钟都是一个全新的画面。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彩虹,与红土地连为一体,于是,天上一条彩虹,地上一片彩虹。行走在松软湿润的红土地上,极目眺望,那土那田在雨水的滋润下色泽浓厚,明艳透亮,色彩分明。红色越发浓烈,绿色更加艳丽,黄色格外耀眼,白色一片纯净…一田间农民劳作的身影,一举一动都是在创造艺术,眼看那斑斓的色块在他们的手中渐渐形成又慢慢改变,这时候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举起手中的相机!

东川红土地最美的景致集中在落霞沟、七彩坡、锦绣园、锅底潭、打马坎、乐普凹、花石头、瓦梁房子等,景点虽多,但大多数都比较集中。

站在红层上学摄影:张掖丹霞

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似山岸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景观。

――尹泽生

不论你对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是褒还是贬,我们不得不佩服老谋子的镜头,跟每部电影都可以造就一个谋女郎一样,他的镜头也每次都可以造就一个“谋景区”。不论是《英雄》造就的额济纳,还是(《我的父亲母亲》造就的丰宁坝上,后来都成了旅行者趋之若鹜的地方。那么这次这个善于捕捉色彩的导演用他的镜头又帮我们挖掘出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张掖丹霞山。

“丹霞地貌”在国外很少有人熟悉,即使有些专业背景的也往往是只闻其名而不得亲见。因为这种地形构造既独特又稀少,是近代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发现并命名的。这类地貌往往以石峰、石柱、石塔、峰林、方山、城堡等地形表现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尤如“丹霞”。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这就是“丹霞”的词源,语出曹丕的《芙蓉池作诗》,意指天上绚烂的彩霞。而文章这里所说的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怪石。中国人对丹霞地貌的钟情由来已久,这可能是缘于华夏民族对红黄色系的崇拜。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火,是熊熊燃烧的能量,是兴旺,是血气方刚,是上升,也是吉祥。黄色在中国帝王的心中代表着皇权和万物的基础。因此,在中国,道教、佛教偏爱丹霞。

张掖的丹霞山是国内少有的几个发育完好的丹霞地貌之一。这里的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位于张掖市的临泽县和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蔚蓝色的天空,祁连山的白雪,红色的丹霞地貌,红蓝白融为一体,仿佛一幅油画。但是张掖丹霞地貌之美,可谓养在深闺人不识。直到张艺谋在《三枪拍案惊奇》中展示西部之粗犷美艳,将张掖的色彩、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呈现在镜头中,才开始为世人所知。这里是中国丹霞地貌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更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曾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匈奴后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这是个被上帝垂青的地方,随处风景如画。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裕固族风情,祁连山草原风光,沙漠冰川奇景……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不仅如此,这里还有近年来才发现依然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两块带状分布区,一块东起金塔寺、马蹄寺一带,向西延 伸至红山村,集中分布点为金塔、马蹄、红山湾、白银、大河、红山村;另一块东起红四湖一带,向西延伸至高台合黎,集中分布点为红四湖、红圈子、板桥、合黎,最为独特的是红山湾、白银一带和红圈子一带。

张掖丹霞地貌区以层错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七彩霞、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火海、刀山、大扇贝、彩色丘陵等多处奇观,具有“”、奇、险、地貌类型齐全、与祁连雪山交相辉映等特征,集自然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国内宝贵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原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黄进先生多次考察后得出“张掖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张掖彩色五陵中国第一”的结论。

要真正体验丹霞的魅力,你就要站在高处俯瞰丹霞。每当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时候,是丹霞地貌最神奇的时刻。丹霞的形式美,是任何一个绘画大师都无法描绘的。点、线、面、色块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深红色的流动的纹理,就像大地的肌肤,在起伏和跃动中,偶尔点缀着牧人赶着的羊群,相间其中的绿树和田野,与映入眼帘的炊烟相得益彰,褶皱形成的阴影像山水画的各种技法,纵横交错的石林像宫殿和城堡一样神秘而慑入魂魄,冲击着你的视觉,使你不由惊叹。大片的丹霞地貌无一处不让你身心感到大地的脉搏在跳动,大地的血液在流动,那种苍凉和壮美,正体现了西部特有的风韵和气势。

喜欢摄影的人都喜欢简练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所以这里也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其实早在张艺谋到来之前,这里就经常汇聚着很多摄影发烧友,特别是到下午的时候,光线斜射,他们用镜头大量地攫取这里五彩斑斓的景象。

去拍碧波上燃烧的“火焰”:红海滩

辽河人海口如巨大的喇叭,从辽河平原缓缓淌过的盘锦河、大辽河、饶阳河等20多条河流,在这里汇合,扑向海洋。丰润的河水携带泥沙,经过千百年的冲刷沉积,形成巨大的滩涂沼泽与20多万公顷的浅海滩涂、100多万亩苇田。红海滩坐落在盘锦市大洼县双台子河口赵圈河乡的苇田湿地内,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亚洲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出落成一处完美的生态景观。

红海滩,貌如其名。辽河的人海口两侧海滩,每当潮退,簇簇红色赤碱蓬草犹如出水珊瑚,又如绵绵红毯,与苇洲碧涛遥相呼应,有水鸟翱翔天际,有毛蟹出入泥穴,共同织就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展示着大自然的奇巧神工。

红海滩的风情与潮汐、风向、风力、阴晴都息息相关,哪一样不同,都会在你眼前呈现出不同的红海滩风姿。晚霞中的红海滩、晴空万里下的红海滩、阵雨后的红海滩、潮水退尽的红海滩、雾中的红海滩,你尽可以去发现、去守望。当然一定要看的是早晨,潮水退际,鲜红的碱蓬草开始一点点从水里露出来,恰如红色地毯逐渐展着,分外妖艳。

海滩从来不是肥沃的土壤,罕有植物能在这里撒欢儿,红树林算个例外,碱蓬草却堪称神奇,因为它不仅要克服盐分的侵袭,而且还要容忍碱性的纠缠。让众多物种望而却步的盐碱地成了碱蓬草燃烧生命激情的大舞台,把秋天的美艳推到极致。

碱蓬草是一种卑微纤细的珊瑚状小草,10厘米左右的身材叫人瞧不上眼。虽植株矮小却叶子繁密,当数以亿万计的这种草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并向遥远的天际无限地延伸时,那种壮美奇丽一定会令你无法立辨真幻。每年的4、5月份长出地面,颜色初为嫩红,然后逐渐加深,深秋时节才呈现令人意乱隋迷的艳容。人们总是惊讶于碱蓬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其实,它的根扎得并不深,却以其密集的根须紧紧抓住海滩上的每一寸泥土。惊涛骇浪可以吞没它,却不能卷走它。每一次海潮退去,它那滴水的红颜丝毫未减,形同火焰的绚丽。

碱蓬草听从季节的召唤,却不拘泥于滩涂的固守。它每一年追随着海浪的踪迹,当滩涂以每年数十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时,碱蓬草也亦步亦趋将嫣红的身影摇曳于波涛边沿。没有人播种耕耘,也没有人刻意呵护,这些看似脆弱的生命却坚韧得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喜欢碱蓬草,也不仅因为它是视觉上的“红地毯”,更在于它是鲜活的,耀眼的,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据了解,红海滩只在盘锦的沿海滩涂出现,其他沿海地区尚未发现,赤碱蓬草在其他地区虽有生长,却不像这里的红。红色的草本不稀奇,但能生长在海滩上的红色的草,全世界也许只有这一种。

红海滩的形成并非神话,而是辽河移山填海自然工程的产物。在横贯东西27公里的拦海大坝修建前,赤碱蓬散布于近海,零零星星,不成规模。大坝建成后,辽河裹挟而来的泥沙在此沉积,加上渤海潮汐的反复浸泡,孕育出最适合赤碱蓬生长的环境。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赤碱蓬迅速生长、蔓延,最盛时,78公里的海岸线上,9万亩的范围,都长满了这种红艳欲滴的植物。如果不是亲见,没有人能想象,它是如何铺天盖地的广阔,摄魂夺魄的壮美。

就像路铺好了,就有车的奔驰。碱蓬草像花一样绽开了,鸟儿就来鸣唱舞蹈了。天地间灵动的生命都是智慧的,它们无时不在追寻着丰饶的湿地。一旦找到了,它们必定教会下一代铭记这片带给它们美味和幸福的土地。

红海滩让丹顶鹤、黑嘴鸥等200多种飞禽铭记着。它们是以天空为家的最自由的生灵,大地上只有少数的几个生态特别好的地方能让它们稍作停留,所以它们就像绿色生态最公正的评委。

每年3月,盘锦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辽河三角洲湿地就会迎来几十万只鸟儿,想象力丰富的人称之为“挥翅如云,飞落如雨”,场面似乎有点失控的感觉。据鸟类专家统计,这片湿地里生活着253种不同的鸟类,每年经此迁飞、停歇的候鸟就有172种。

即使到了深秋,在“红地毯”上翩翩起舞的鸥鸟也不少。它们看来留恋这片湿地,喜欢在望不到头的嫣红之中,展示着自己轻盈的舞姿。是啊,要飞多远,飞多久,才能找到碧海蓝天、红草绿苇?

在双台河口与渤海湾间的潮间带上,碱蓬草长势良好,像是特别梳理过。黄嘴白鹭在玫瑰红的草丛间悠闲地寻找着美味,成群的海鸥更热衷于相互地追逐和优雅地翱翔……它们在不断适应着这片湿地,哪怕最微小的变化。那些像啄木鸟一样不知疲倦地啄着什么的“磕头机”,那些刷着五颜六色伸向天边的输油管道,都是辽河油田的心肝宝贝。这些敏感的鸟儿似乎是在观察着人们是否也会将它们当作心肝宝贝,如果不能获得宠爱,它们就会离开不再回来。

上一篇:大美阿拉斯加 下一篇:布拉诺,比威尼斯更简单安详的彩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