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27 11:26:50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主题教学

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112-01

以主题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具备学科综合性、情境性、任务驱动性、活动探究性、反思递进性,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所开展的主题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笔者结合网络教学技术,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的开展。

一、选定教学主题

基于网络环境的主题教学,是利用网络作为资源平台、交流平台和认知工具,根据一个主题所开展的探究教学模式。网络环境的主题教学,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主题探究中,学会自主学习,并且关注社会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主题的选择上,一方面应研究学科的特点、教学资源和课程安排。另一方面应该关注学生兴趣,从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出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造能力,从而做到主题内容的科学、实用、合理。

如,笔者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培养学生理财能力的角度出发,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合理存款》来设计活动主题――如何积蓄零用钱。这一主题教学内容是在学习百分数知识基础上所开展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银行储蓄利率、国债利率等,并且从中学会选择合理的储蓄方法,使自己所拥有的钱能够获得增值。

二、设计信息教学资源

网络环境下主题教学的开展,是一种基于信息资源组织的教学模式。信息资源和工具的组织是否合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为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和组织各种专题教学资源,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开展专题学习。同时在组织教学资源时,应以学习内容作为依据,并且还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认知能力、分析信息能力等因素。简单来说,教师应该以网站为载体,组织各种教学资源。这个网站是学生进行主题学习的媒介和入口,并且应该从学习内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学习类型来考虑组织信息教学资源。

如,笔者在确定“如何积蓄零用钱”这一教学主题之后,为了主题教学的有效开展,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储蓄网站。网站内容包括储蓄宣传栏、利率计算、论坛、相关链接等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内容包括储蓄的作用、常见的储蓄方法、利率的含义、各种利率的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储蓄方式、运用百分比正确计算利率等。同时在网站设计上还介绍银行的发展历史、我国现有银行的利率、国债的利率等,从而把历史、经济、社会等知识融入到主题教学中,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设计教学活动内容

为了确保主题教学能够有效开展,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网络探究应该是主题教学活动的主题和核心。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到能引起教学活动的问题化、探究化。在教学设计角度上来说,主题是学生学习或探究的对象,是学习目标的表现形式。为此,教师应善于分析教学目标,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转化为与主题有关的问题,从教学活动的网络探究性来设计主题。同时,在主题设计上,应该关注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目标的整体性,并要考虑提高学习效率等。

如,在“如何积蓄零用钱”这一教学主题活动课中,笔者先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几个问题:“如果父母给你一笔数额很大的零用钱,并且不许你买东西,你将如何储蓄这零用钱呢?”“你知道父母用什么方式存钱吗?”等引发学生思考。之后,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认识为这节课所设计的储蓄网站,并且向学生介绍这网站各个模块的内容,大致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和利率知识。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播放各种储蓄方式的视频,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网上探究。如可以向学生布置三个问题:“人民币增值的储蓄方式有那些?”“如果有一千元,哪一种储蓄方式使一千元增值更多?”“各种储蓄方式的利率如何计算?”然后让学生小组带着问题,在网上查找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小组之间合作与交流,可采用教师开设的专题主题网站论坛,也就是这节课的“储蓄”网站;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也可以建立微博或QQ群,把讨论结果以文字形式发表在网上,教师从中进行点评等。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便捷的交流空间和丰富的信息量,为主题教学活动发展带来了机遇。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探索网络主题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责编 林 剑)

上一篇:Multisim软件在电类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