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时间:2022-06-13 03:18:48

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 要】分析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及其特征,并以贵港市高级中学为例,参考文献、统计测评,结合学校实际,构建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教师教学量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中教育 教学效果 量化评价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56-03

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是教育测评永恒的话题,如何构建直观而又真实的评价体系,来体现高考选拔性评价特点,同时促进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是许多高中学校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试以贵港市高级中学为例,通过文献检索、统计测评手段,结合学校实际,构建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教师教学量化评价体系。

一、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及其特征

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以全体学生过去某个时段的成绩为参考标准,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测评,让每次教学效果量化评价的测评分值,能综合反映出全体学生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忽略了对部分差生的关注,只注重尖子生的教育教学,很可能在该教学效果评价中测评分值不高。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使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的背景下,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师教育教学进行分析,促进学生成绩有效提高。同时,该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由于以过去某时段成绩为参考标准,能反映跟踪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动情况,有助于教师对那些成绩变动比较大的学生做出更多关注,并加以了解分析,继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

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基于学校的高考成绩目标,通过评价体系,有利于了解某教师对学校未来高考成绩的贡献值。查看教师教学效果量化测评分值,能直观看到教师在本次考试中对高考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于目标任务未完成的教师,能促进他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反思总结,找出不足和薄弱之处,给予加强;对于方式错误的教学,给予纠正改正,从而使教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评价体系既能对科任教师作出评价测评,也能对班主任作出测评。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测评分值,对教学工作方式或班级管理作出调整改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构建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2012年以来,贵港市高级中学在各个层次的考试中都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无纸化阅卷方式,各层次考试包括月考、段考、期末考试,以及几个学校甚至全市性的联考。计算机网络无纸化阅卷方式的采用,减轻了教师阅卷负担,提高了出成绩的速度,同时由于改卷时试卷分发的随机性,避免了某个班级试卷只有一名教师改卷的问题,成绩更加客观准确。在学生成绩客观准确的前提下,对教师教学效果的量化评价成为了可能。哪怕是平时的月考,采用了无纸化阅卷方式,都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教师教学效果对学生获取知识有较大的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效果一直是学校领导、教师本人、学生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作为学校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多教育专家从各个层面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由此形成了许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定量评价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而且在各种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得到的评价参数繁多,很难直观明了地看到某教师教学效果和其他教师相比的差距大小。而如果评价参数指标太少,又很难准确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整体学生中的名次等指标。因此,应构建这样的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能结合高中实际教学特点,把未来的高考指标反映到平时的考试评价中,同时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反映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跟踪学生从入学成绩开始到整个高中各个阶段的成绩变动情况,这个高中成绩变动与高考的成绩相关联程度。最终希望能通过平时成绩预测到高考成绩,从而使该评价体系更加客观科学准确。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理,运用切实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查和价值判断。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希望能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找到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便能有针对性地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在广西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改革之下,在学校、家长、社会都希望学生高考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压力之下,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都得到教师的关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不断提高,并起到对教学工作的导向、激励、调控、改进的作用。

三、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定级

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用什么依据来确定学生等级。以贵港市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为例,等级的确定依据是根据高一时该学生成绩来划分确定的,如果高一时该学生属于A等,那么高二年级时该学生也是属于A等学生。起初曾经用高一年级的4次考试 (段考、期考)成绩来统计,作为标准,后来为了更加准确,最终以高一年级的8次考试 (段考、期考、月考)成绩来统计,段考系数为0.15,期考为0.25,月考为0.05,8次考试成绩相加作为学生的原始基准分M。原始基准分M的确定,是教师们反复研究测算之后,最终确定的系数基准。通过评估,能比较真实地衡量该学生的成绩。在确定学生基准分来源之后,学生的各科名次和总分名次也就划定了。

(二)等级排序标准

教师教学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应该划分多少名学生为A等。还是以高二年级学生为例,学校对这届学生的未来高考目标是561,即有5人能达到最好大学的录取线,600人能达到一本线,1000人能达到二本线。在这个目标要求下,首先,全年级前5%的学生划入A等,下来的35%学生划入B等,接下来的30%学生划入C等,再下来的25%学生划入D等,最后5%学生划入E等。A、B等对应一本线,C等以上的对应二本线,D等以上的对应三本线,E等对应的是大专和高职高专线。这样百分比系数划分的等级如下表1: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策略 下一篇:青岛市学前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