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COSPLAY的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27 10:52:52

中国动漫COSPLAY的发展研究

摘 要:动漫COSPLAY在我国动漫迷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动漫COSPLAY的研究,针对国内动漫衍生品中中国动漫COSPLAY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动漫;中国;COSPLAY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38-01

动漫衍生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给社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是一部作品或一个产品能否长久的关键。动漫cosplay作为动漫衍生品,更是占据了其中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中国动漫cosplay的表演形式、来源及发展进行分析,通过走访COSER和调查问卷等方式,探讨目前中国动漫cosplay的活动要素及发展意义。

中国动漫cosplay的类型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由中国国产动漫游戏、神话名著、及小说改编。游戏类的如《轩辕剑》、《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剑侠情缘三》;小说类的如《盗墓笔记》、《诛仙》、《听雪楼》、《且试天下》;国产动漫如《黑猫警长》,神话名著如《哪吒闹海》、《七侠五义》。二是由日本的动漫、游戏改编的COSPLAY,如《海贼王》、《银魂》、《火影忍者》、《FATE》等。三是由欧美动漫改编的,如《英雄联盟》《蝙蝠侠》《变形金刚》等。

随着cosplay定义的延伸,我们可以发现,cosplay表演的场地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于固定场所如剧院、广场等一些特定的舞台上所进行的表演了。根据场地的不同,展示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平面作品展示、影像作品展示和舞台作品展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高科技的发展,这三种展示方式已经没有太大的限制了,表演者将自己扮演的角色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至相关的论坛和网站,如COSPLAY王国、土豆网、优酷网等网站。一些专门的杂志,如拓普志、漫友等杂志也会刊登这些扮演者的平面作品。同时,一些深受欢迎的coser或工作室还会自己推出各种写真集以及明信片等周边产品。通常情况下,除了相关的工作人员,普通观众很难在拍摄平面作品和影像作品的时候看到表演者的现场效果。不过在诸如漫展或者各类同人展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到很多COSER,但毕竟因为场地布景、光线等条件的限制,很难真实的还原角色本身,因此,舞台展示则是具有较完善的布景和光线,让观众相对能更完整的、近距离的、更好的感受和观看到表演者本人的能力及用心程度的方式。

Cosplay现象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coser们怀着对动漫原著的热爱而进入到cosplay活动中来,他们基于原著进行了富有自我色彩的文本以及形象再创造。同样随着表演者们的用心,不论是影像作品还是舞台表演,表演形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发展。同时,Coser通过原版的妆效、肢体语言的表达,配合情节的编排、精美的道具、美妙的灯光音效,营造出欢愉的气氛,使观众沉浸其中。这不单向观众展示了作品的剧情,同时还传达作品的精神内涵,当然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作品本身的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动漫舞台剧的表演者多数分为两类,一种是专业级别的表演者,以扮演角色为职业的。另一种则是爱好型的表演者。前者在国外相对多见,比如美国的迪士尼类型的主题乐园里面有各种工作人员扮演的该公司所有的卡通人物和形象来吸引观众,像迪士尼主题乐园更是设计了不少巡游表演。这种表演者多数经过了较为专业的训练,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另一种爱好型的表演者则是由于喜欢某部ACG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而自发的产生了扮演这个虚拟人物的想法。

COSPLAY不仅仅作为一种兴趣文化,cosplay活动也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它只要凭着个人的兴趣就可以尽情参与。一方面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行为,是一种纯粹的爱好活动;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动漫产业链的一环,对动漫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我国目前的动漫制作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和正常的市场状态,优秀的动漫作品非常少,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链末端的cosplay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大部分的cos作品还是来源于国外的ACG作品。

中国动漫cosplay,“原创”是重中之重,是最重要的环节,应规范动漫衍生品市场尽快形成产业链,从本国的文化传统制作打动观众的作品,使动漫作品和cosplay良好的结合,起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作用。日本的很多动漫作品就根植于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理念,如《海贼王》和《火影忍者》。Coser在扮演的同时也能深刻的感受到作品传达的精神及剧中不同角色的性格和魅力。近几年,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或者在全国的各种动漫比赛上见到不少优秀的中国动漫cosplay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远远不够。在很多国际性的动漫比赛中,具有中国动漫cosplay的作品相对于日本等动漫大国来说还是较少。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动漫产业前景广阔,我们期待中国制造的动漫cosplay的时代到来,能够在本国COSplay甚至世界cosplay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期待在未来能看到更多的中国动漫COSPLAY作品。

参考文献:

[1]谢莒莎.浅析cosplay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0):52-54.

[2]原创:Cosplay中的文化再生产.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第9期.

[3]黄山.浮岚:黄山首本COSPLAY写真集.新世纪出版社,2007.

上一篇:醉人的果乡 下一篇:仿生设计在服装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