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效率的措施探讨

时间:2022-09-27 10:51:24

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效率的措施探讨

【摘 要】历史与社会属于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这一学科的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严重阻碍了学科的发展。本文对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展开了简要的分析,并以新课改理念及倡导思想为依据,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与社会 教学效率 不足 措施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不但可以有效地填补分科课程存在的诸多不足,而且它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是特别有利的。但是由于历史与社会这一课程是近年才出现的新型课程,其推进及实施势必要经过一个由不适应至适应的过程,所以教师们在进行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教学时,理应以学生实际为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我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历史与社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的现象。他们未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应有的关注,甚至往往倾向于选用“填鸭式”教学法展开初中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教学。此种方法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出现,这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效率的提升而言是特别不利的。

(二)学校未给予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充分的重视,课时安排特别少

由于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以及我国大部分初级中学重语数外、轻其他副科现象的存在,便造成了学校不重视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教学,且为其安排的课时也特别少情况的出现。但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知识点却非常多,因此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只得一味地增加每一堂课的知识量,以期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然而教师所采取的此种急功近利的教学做法肯定是无法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的,相反,它还会加重学生的厌学心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三)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学校给予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的重视度较低,加之师资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最终便造成了我国大多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当前我国许多初中还存在普遍聘用非历史与社会专业科班出身教师的现象。非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所具有的历史与社会专业知识必然不足,所以这一现象的存在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肯定是特别不利的。

二、新课改环境下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革新教学理念,给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充分的重视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理应给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应有的重视。鉴于此,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及早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适时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发问,借助学生的主动发问,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变成教学的主体。

(二)调整课程体系构架,适当增加历史与社会的课时比重

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历史与社会属于学生理应掌握的一门学科。各初级中学理应强化对这一课程的重视,适当地增加该课时在自身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课时比重,改变对此课程所存有的错误理念及看法,以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采取多样化措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由于教师较高的专业素质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各初级中学应当采取如下多样化措施来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师的专业素质: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加强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任课教师间的交流,推动教师们的共同进步;挑选优秀的历史与社会教师去高级学府进修,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制定严格的招聘制度,录用优秀的历史与社会专业科班出身的老师,以点带面,有效地促进初中历史与社会老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选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去采用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教学的发展需求,因此,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以新课改思想为依据,选用新型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第四单元《唐的盛衰》这一节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与唐朝相关的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唐朝兴盛及衰败的原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及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都具有异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理应积极革新自身教学理念,主动采用与新课改思想相符的新式教学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唯有如此,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提高,学校为社会培育接班人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赵仙霞.在开放中让学生放飞心灵――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开放式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0).

[2]郭世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上一篇:对scratch引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认识 下一篇: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