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企业创新系统的管理熵研究

时间:2022-09-27 09:08:45

科技园区企业创新系统的管理熵研究

[摘要]达成耗散结构状态是系统有序发展的前提。科技园区企业创新系统的内部熵流可被分为职能关系熵、资源整合熵、人力激励熵、过程控制熵四种类型,这四种熵的持续累积会导致熵增效应的产生,致使系统呈现出走向无序的倾向。系统应当从外部环境引入负熵流并达到临界条件方能减少内部的正熵、促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

[关键词]科技园区;企业创新;熵流;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3)03―0049―05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园区是园内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是众多科技成果涌现和转化的有力平台[1]。园内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而且多处于高新技术行业,创新对其来说尤为重要。而创新是系统性的工程而非纯技术层面的工作,应当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来审视创新系统对象。如何化解园内企业创新系统内在矛盾和冲突、充分利用科技园区所营造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最终促进系统有序健康发展是理论和实践者都不可回避的问题[2]。本文试图从管理熵的角度来考察园区内企业创新系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熵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本指系统中分子运动的无序性,系统内部的熵增会导致无序程度的加剧[3]。其后,物理学中的熵概念被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其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便产生了管理熵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很少有将物理学中这种熵的概念引入企业创新研究的领域,将其应用于企业创新系统的研究可进一步加深对系统演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鉴于此,本文试图探析园内企业创新系统的熵流构成及关系,并构建付诸应用的熵流测算指标体系、测算方法以及耗散结构状态形成的判别标准,以便为园区企业管理者准确把握企业创新状态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二园区企业创新系统的熵流构成及关系

六总结与建议

科技园区中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摩擦,其内部职能部门各自的目标和利益诉求时常不统一,对创新任务的理解存在差异,各部门的内部文化也有所不同,加之创新资源在部门间的配置总有不合理之处,如此种种原因都会导致创新系统中障碍或矛盾的产生,这些矛盾就会带来正熵的增加[14]。要降低内部不断增加的正熵,就要从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中引入负熵流,这种负熵流的引入将有利于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比如科技园区内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风险投资机构)给园内企业提供及时的金融支持、园区管理者向园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协调、管理咨询、信息沟通等服务。这些利好的环境因素的引入将对园内企业的创新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企业创新系统中矛盾的增加或正熵的增加是系统产生无序性的根源,而创新环境中引入的负熵流是系统走向有序的源泉。然而需要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从环境中引入有利于园内企业创新的因素就一劳永逸了。事实上,引入负熵只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企业管理者还应当主动采取措施化解内部的障碍及矛盾,比如加强研发-生产-营销之间的界面管理,完善创新决策及具体执行的流程,采取合理的手段整合创新资源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还要注意一点,从外部引入的并非一定就是有利于系统有序发展的负熵,如果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渗透进企业,反而会导致创新系统更加无序。

[参考文献]

[1]陈青洲.科技园区管理研究―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的探索[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陆利华,张克俊.我国与国外高新科技园区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3):127-128

[3]李志强,刘春梅.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家创新行为系统熵变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9,(8):162-166.

[4]刘艳梅,姜振寰.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8-91.

[5]李锐.企业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及环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CorningP.Thesynergismhypothesis:ontheconceptofsynergyanditsroleintheevolutionofcomplexsystems[J].JournalofSocialandEvolutionarySystems,2008,21(2):133-172.

[7]worksandinterfacesinenvironmentalinnovation:AcomparativestudyintheUKandGermany[J].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6,5(2):78-91.

[8]谷国锋,张秀英.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3):119-124.

[9]KobergCS,DetienneDR.Anempiricaltestof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al,andprocessfactorsaffectingincrementalandradicalinnovation[J].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Spring,2005,14(l):21-45.

[10]任佩瑜,张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01,(6):142-147.

[11]ChesbroughH.Managingopeninnovation[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2004,47(1):23-26.

[12]李玉辉.演化视角下企业创新导向的提升机理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9-92.

[13]侯仁秀,陈树文,长青.企业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内在动机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5-70.

[14]RichardH,PierpaoloA.Managingknowledgeassociatedwithinnovation[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3,14(6):145-152.

上一篇:谈农村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下一篇:汽车产业的经济关联及波及效应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