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的多元化建构路径

时间:2022-09-27 07:31:46

高校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的多元化建构路径

摘要: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构建比较复杂,涉及多个层次,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不同层次和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高校德育教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德育动力;形成机制;多元化;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59-02

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课程,其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其功能又具有潜在的动量。要使高校德育工作发挥最大效能,就要把握好德育动力的功能作用,同时还要整合好德育教学的流向及方向。因此,研究高校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的多元化构建路径,有助于整合德育的各方面资源,将各方面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为高校德育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一、高校德育动力定义及其机制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共同促进了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德育动力同样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各种相互作用的要素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和作用,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向前发展。这一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高校德育系统与其他教育系统一样,需要进行信息交换,需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二是高校德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正确发挥高校德育系统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高校对学生整体教学的总动力。由此可见,高校德育系统的效果,与其中各个要素密不可分,同时与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结构也不可分割。因此,要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就要充分了解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将各个因素整合达到最佳组合状态,使其协调运转,共同促进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校德育动力的特性

了解和把握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特性有助于正确把握其运行方向。在研究中我们既要善于发现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个性,又要善于把握系统结构的共性。

1.整体性。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其组合同样遵循“整体优化律”。当各个个体按照合理有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其整体的功能就能得到正常发挥,也就会大于各个组成功能之和。相反,如果各个系统和个体按照无序的结构进行组合时,整体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整体功能也就小于各个个体功能之和。因此,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就要合理安排教学布局,科学统筹规划德育教学各个系统的组合结构,寻求高校德育各个组成要素的协调运转,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整体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

2.稳定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稳定性和绝对运行性的统一,都是经历一个从不稳定的变化到稳定的变化的过程,然后从稳定的变化继续向下一个不稳定继续前进。只有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才能实现系统的完善和成熟。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一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的周期较长,这也就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进而使得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这一特性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在改革和创新时既要看到其必然性,也要看到其相对稳定性,从长远利益来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改进。

3.开放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才能有效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社会各个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时刻影响者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而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也同样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4.转换性。矛盾双方是相互变化相互转化的,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进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同样是一个矛盾体,不仅与其他矛盾体进行着相互转化,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也在进行着相互转化。一方面高校德育教学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动力系统各个客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各个客体之间通过不同时期的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控制并且协调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而实现了教学的转化,从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正常向前发展。

三、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结构

1.内动力的作用。内动力即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只能通过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内因来起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各种管理因素、校风学风,以及学校心理氛围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是高校本身对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如果高校能够为德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就能够不断推动德育教学的发展。

2.外动力的作用。事物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高校德育发展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外动力的影响,一方面是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如智力的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为德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反过来德育的发展又能够为智育提供良好的品德保证;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动力的影响,包括我国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讲,高校德育内动力和外动力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通过人的作用来实现,即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一方面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向教育客体传播知识,并且影响和作用于客体,而客体又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反作用于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使得德育教育主体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了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四、高校德育动力多元化构建路径

1.教学因素的构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离不开教学因素的发展和提升,教学的改进是推动高校德育动力系统改进的有效力量,也是实现高校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高校德育教学因素又由以下四个因素组成,教学主体即高校德育教师;教学客体即在校大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四个教学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共同形成了德育教学的矛盾体,并且通过矛盾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共同促进矛盾体的前进和发展。这些矛盾体是高校德育教学的动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正是在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不断变化,然后从解决到产生新的矛盾过程中不断发展,进而再解决新的矛盾,如此反复,最终实现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科研因素的构建。高校教学离不开科研活动,而科研活动正是知识创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动力系统不仅要实现对高校学生的知识传播,还要通过科研创新活动提升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理念,实现教学相长。高校德育科研活动作为高校德育动力系统的一个矛盾体,始终贯穿于高校德育教学之中,与其他矛盾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活动的发展又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等,在某些条件下,这些因素也是推动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发展的动力之一。“教,知其困”这说明科研这一实践活动能够拓展高校德育教学工作者的视野,发现其中不足,为推动教学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施教者采取了恰当的教学方法,高校德育科研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3.教师因素的构建。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直接担负着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的任务。因此,高校德育动力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师资力量的运用。社会发展对教师的学历、政治业务素质提出的要求,以及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动力,但外部的条件与压力要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就是在需要―满足―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我们要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需要的实际状况,对于不同类型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恰当的满足,并加以合理地引导,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精神层次的需要,激起其长盛不衰的工作动力。

4.管理因素的构建。高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为高校德育提供强大的动力。一般而言,在高校管理中有两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动力。一是物质动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关心高校学生们的物质需要,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物质待遇,尽可能使他们获得较好的物质条件。二是精神动力。管理是人的活动,人有精神,必然有精神动力。精神动力要求管理者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增强高校德育动力是保证德育实效性、有效性的基础措施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充分、高度重视,取得更多的理论成果,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社欣,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100-103.

[2]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0.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2.

[4]丁元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建设四个机制[J].嘹望新闻周刊,2013,(41):33-35.

[5]何一成.融合与创新: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53.

[6]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结构层面的张力关系[J].教育探索,2013,(5):76-78.

上一篇:植物学教学中民族植物学知识背景的利用 下一篇:浅析主题班会对大学生成长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