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时间:2022-09-27 05:09:53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电力能源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并为多数行业活动提供动力,在某种程度上电力维持着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行状态。但我国地域广袤,电力系统覆盖广泛、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加之多种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我国电力系统问题频出,不仅阻碍了电力事业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拖慢了现代化社会的建设进程。笔者从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相关概念入手,就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实际措施,提出几点意见,以供相关电力部门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可靠性;提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152-01

就现代社会发展而言,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人们日常生活,均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变电运行系统处于电力系统的基础位置,起到连接输电网络和用电用户的重要作用,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影响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因素众多,故而需要相关电力部门加强管理,以满足人们实际用电需求。

一、变电运行可靠相关概念分析

变电运行可靠是指电力系统在一定时间之内,稳定、不间断地供给人们需求电量的能力。电力供电系统覆盖范围广、线路复杂,且相关设备众多,故而在运行一定的时间之后,易出现多种运行问题,从而影响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并降低用电用户的使用体验。就人们日常生活出现的停电故障成因分析,多数故障均由电力设备故障引起,尤其是变电运行设备故障。因此,先关电力部门应加强对变电运行系统的管理,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就我国现阶段变电运行工作而言,稳定性相对较高,可满足人们正常的用电需求,甚至可满足相对较大用电需求,但仍需加强管理,以满足社会发展及电力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变电运行系统可靠性相关影响因素概述

(一)变电运行操作人员专业能力因素分析

变电运行操作人员是变电运行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故而其专业能力将对管理工作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变电运行管理而言,其工作内容主要包含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工作和日常维护工作,从而提高并维持变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但从实际操作角度分析,由于与变电系统关联的设备数量众多,且其流程相对复杂,这就要求变电运行操作人员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业务水准,才能保证变电运行管理的工作质量。如变电运行操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不能较好掌握负责区域内变电系统运行状态及工艺流程,不仅会影响其检修效率,还易出现检修遗漏等问题。此外,变电运行操作人员人数较少,也是导致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设备老化因素分析

我国在发展电力系统的过程中,首要侧重的是发电厂的建设工作,随后将工作重点放在输电网络的建设方面,相对忽略了变电运行系统的建设工作,导致部分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并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一方面增加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增大了变电运行系统发生运行故障的概率。

(三)管理制度缺失因素分析

健全的制度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基础保障。但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变电运行故障的根本原因,多数均与管理制度缺失有关。由于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缺少相关管理依据,从而造成管理盲目、不成系统、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并且由于管理缺乏规范性,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在主观上忽视管理工作,从而形成管理差、轻视管理的恶性循环。

(四)自动化水平因素影响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电力系统逐渐趋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电气设备,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不仅将电气工作人员从繁重的电气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但就变电运行管理而言,尚未形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模式,多数工作仍需人工进行,科学成果应用率低,人工劳动工作量大,从而导致变电运行系统易出现运行故障问题。

三、提高变电运行系统可靠性的实际管理措施分析

(一)完善变电运行相关管理制度

完善变电运行相关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工作质量。从变电运行管理角度分析,其工作内容相对简单,但涉及变电运行的各个环节,且常需与多个部门协调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较强。因此,除完善相关制度外,还应设置专职的变电运行管理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不断完善变电运行管理相关内容。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管理人员还应将工作责任细分化,使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制定具体制度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针对较长时间内的变电运行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恰当的管理标准,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此外,管理制度内容应全面,不仅包含日常管理相关内容,还应对特殊情况,如停电、送电等管理进行详细规定。

(二)更新老旧设备

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巡检力度,及时更换老化严重或存在运行故障的电气设备,并注意更新、使用新型科技电气设备,利用新型设备的优良性能,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此外,如某一段变电运行系统普遍存在设备老化问题,可针对系统整体进行调整。一方面整体调整可操作性更强,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整体调整在设备选择方面更具优势、更具经济性。

(三)加强日常检修巡检力度

加强对变电运行系统的巡检力度,是保障其运行可靠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系统的巡检和维修,可使管理人员详细了解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系统在运行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并针对其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不稳定因素影响,从而有效控制故障的发生概率,以达到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目的。针对变电系统的日常检修工作应细致、全面,管理人员应相应记录设备的检修过程,从而形成动态的跟踪管理模式。

(四)加强对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是提高变电运行系统可靠性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电力部门应充分重视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简单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应对其工作态度、管理意识等进行积极地引导,从而保障管理工作可以顺利、有效地进行。

结语:

变电运行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其运行可靠程度,将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产生巨大影响。就目前变电运行系统而言,具备一定的运行可靠性,但仍存在设备老化严重、制度缺失、自动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因此,电力部门应加强对变电运行系统的管理力度,通过完善制度、更新设备等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程度,从而推进变电运行供电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立东.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

[2] 周霞.试论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J].科技展望,2015(11).

[3] 庞秋丽.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

[4] 纪静,陈碧霞,付小林等.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J].电子世界,2013(16).

[5] 徐建卫.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若干管理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3(14).

上一篇:油田螺杆泵采油技术进展 下一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