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时间:2022-09-27 05:03:09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摘 要:拥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如何发展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认真考虑“在信息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个问题。

关键词:兴趣;能力;发展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计算机应用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也给人们的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教育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在这场学习方式的革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为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已成为各位教育界同仁的共识。

一、学会学习是信息时代的需要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增长速度惊人,如果你一段时间停止学习,就意味着你将成为信息社会的“功能性文盲”,现代人要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缺乏兴趣的学习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式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例如:我们在讲授Windows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当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认为:可能是被删除或被更名或被设置为隐含属性或被复制到其他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从中享受到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加强学生主动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应该是学生的好参谋、好帮手,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做好引导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性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获得探索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探索的本领。如:让学生利用Powerpoint技术做一个化学实验演示的小文稿,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做成演示稿,和同学交流,共享资源,分享成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并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

3.与各学科进行整合,促进学生发展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好处,信息技术虽然是一门新课程,但该课程却日渐重要,因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数理公式、化学实验等外显为生动直观的形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都是学会学习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比如说,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以和语文教师合作,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上网找一些“爱国”的小故事,这样,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网上搜索、下载资料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也完成了语文课“爱国小故事”资料积累的任务,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领域,也引导了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可以这么说,这样的一堂信息技术课实现了“多赢”。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和美术教师合作,让学生自制“贺卡”“生日卡”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图片的采集、处理以及制作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同时也完成了美术课上对“美学”的认识。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和班主任进行合作,完成班会的前期材料准备,等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和许多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通过关键字搜索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素养和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获得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角度多层面了解。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淡化计算机学科的“学科性”,强调“综合性”,这是整合的重要理念。把计算机教学与语文、数学、理化、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信息技术课才会有内容可依,有任务保障。

二、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

计算机科学是信息社会中发展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学科,计算机技术是构成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要素,今天,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打破一切时空界限,随时查阅和学习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信息,几张薄薄的、价值不到十元的光盘可以存储一个人毕生记忆的知识,原先要耗费几年的运算用计算机几分钟就可准确无误的完成,这些事例都要告诉我们,在信息社会要学会学习就必须要学会计算机,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信息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存法宝。学会信息技术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因为,它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为主要目标。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合格的人才应注意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在人类已经步入信息社会并对现代教育产生极大冲击的今天,明确指出信息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实质上是要教学生们学会学习,而且是学会使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高效率的学习,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生活信息化,知识经济说到底是“学习型经济”,不会学习就无法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的生

存,因此,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多么重要呀,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他们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创造的欲望,才能应对现代化的教学,才能从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与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网络安全教育:规范利用网络, 规避结合引导 下一篇:浅谈整体的构图意识在绘画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