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中作文的教学效果

时间:2022-09-27 02:17:43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中作文的教学效果

摘要:自素质教育提倡以来,我国对中小学的教育就更为重视,尤其是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更趋向于书面化的交流方式,书面语言逐渐成为我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新方式。这便要求我们从小就要适应和学习用书面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认识,而提高我们这种能力的最好手段便是写作,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中,笔者主要提出了关于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积累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兴趣引领学生前行

说到兴趣,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便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也是一个人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创新思想的源泉。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兴趣,那么这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将是他们探索写作奥秘的动力,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让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他们遣词造句,让他们先从了解文字的奥妙开始,通过不同的组合,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渐渐让他们爱上词藻,产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从笑话或顺口溜这些简易的东西开始,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文字的魅力,总之,要让他们先从接触文字开始,爱上文字,爱上写作。

二、注重积累,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学生的作文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无话可写、文字空洞和流水式写作等各种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知识面太窄,写作素材较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主要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联系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一些鲜活的写作素材,生活是一本最好的书,只要善于观察,我们便能看懂它的真谛。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山间的河流、广阔的草原都可以进入我们的写作中来,从不同的观测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事物不同的美,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要泉源不会枯竭,我们自然也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大眼睛,把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记录下来,转化为文字,做生活的观察者,慢慢你就会觉得,其实你在作文中真的有好多东西可以写。每天一篇日记,随时随地写感想,这个好习惯只要我们能坚持下去,那么我相信,不止同学们不再惧怕写文章了,反而更会让他们的文章产生质的飞跃。什么叫练笔,这就是练,每天写点自己所关心的事和人,便是对自己写作最好的鞭策。当然,我们的写作素材也可以来源于他人的文章与认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开阔他们的视野,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悟写作的美感,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才能让他们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乐于写作

小学生,他们正处在开阔思维,发挥想象力的时代,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寻找自己的写作源泉,而不是将他们的思维局限在已有的空间之内。在有了兴趣做基础、素材做核心之后,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思想,才能让自己的文章有活力。首先要将自己积累的素材活学活用,做到融会贯通,转变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照搬硬抄,这就需要我们有自己的创新意识了,只有在这些原有的素材上,增添上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才能让文章有活力,让读者感觉到新鲜而有魅力。创造力并不是教出来的,老师只能传授一些方法,具体的还要留给学生们去思考,通过联想的能力来扩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想不再局限于一个圆点,而是产生光芒,向周围不断发散,这就是创造。当老师提出“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问题之后,在学生的固有思维里可能会回答“像镰刀”,这就是那个圆,然后就是引导学生产生联想,联系生活,看月亮还有可能像什么,之后的答案可能会是“小船、豌豆角”等,这就是发散思维,这就是创造力的培养。平常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练习,争取选择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的,让他们更有话说的事物来写,当学生们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的时候,他们就更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中来,让学生乐于写作。

四、重视批阅,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我们在写作中不只是对量有要求,在学生们有话可写之后,我们更要注重文章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批改中要细心留意每位同学写作的优缺点,做到轻改重评,尊重学生的原篇文章思想,对文章中的语法错误和明显性错误加以改正,然后传授一些写作技巧,不至于让学生的文章太乱,争取做到有思想、有条理。每次批阅之后,要在课堂上对学生们的文章一一作出点评,对于写的较好的学生的文章,要挑出他们的写作亮点和优美的词汇、语句并加以赞美,让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以后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写作中来。当然,对于写的较差的同学,也不能一味地批评或者不做点评,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被忽视,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即使写的较差,也要努力挖掘出他们的闪光点,提出表扬,然后再指出他们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与指导,让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更加有信心。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让他们慢慢适应,老师们应注重去培养他们养成善于观察和写作的好习惯,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熟悉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激情,至于写作的好坏,就另加别论了,主要是让他们敢于下笔。老师要指导他们多观察、多积累、多练习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会他们如何表述他们的真情实感,这也是老师们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志汉.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理念[J].文学教育(下). 2009(09).

2.甘春枝.体现人文关怀是语文教育之本源[J].文学教育(下). 2010(06).

3.贾利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中). 2010(04).

上一篇:俯下身子,到学生中去!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