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27 01:33:45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

在我们意气风发地迈进了新世纪的今天,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才能适应新时代?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认为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一定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坚定不移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塑美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学会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普及意识,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员性。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其本质是承认受教育者的个体素质存在差异,通过差异性教育,使全体受教育者都能在原有素质的基础上,发挥积极主动性,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发展有极大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要靠教育才能变成现实,正如玉石要经过雕琢才能变成饰物,牛、马要经过训练才能为人服役一样。认为人是可以由外力加以铸范的。这外力有两种,一是环境,一是教育。

在对外搞活,对内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及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也受到强烈冲击,社会不断发生急剧的变革。经济建设大潮,拜金主义使一部分人道德观念沦丧,思想文化素质低下;不可阻止的社会发展使许多人面临着下岗、转岗,以及部分家庭的解体等因素,形成了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而许多相应政策以及教育、教学的相对滞后,在我们身边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面临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重困难,我们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坚信教育的力量。凭着高度的责任感,不懈的探索努力,顽强的意志,把满腔的热忱、无私的爱心,化为一缕缕春风,一滴滴甘露、滋润青少年的心田,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节节内容充实的语文课,一篇篇美文佳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则则教育人、启发人的道理;一页页使人流泪、使人欢笑、使人辛酸、使人激动的故事,无不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放弃了许多休息、娱乐的个别学习辅导,增强了学生认真学习的信心。无数次的心灵对话、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构成了一道道互相理解沟通的桥梁。

学校、班级、综合管理的力量,同学之间的友谊与互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等,无不为全体学生顺利或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业,为今后的升学就业迈向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将学生作为认知体来对待,更重要、更本质的是将学生作为生命体来教育培养。它立足于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不仅重视个性心理素质的培训,而且重视现代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既有自知、自主、自信、自尊、自律、乐观、坚强、进取、开拓、创新等个性心理素质,又具有民主、法制、科学、创业、效率、市场、生态、环境、全球、未来等现代文化心理意识。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语文素质论认为“素质高,有特长”的人才是21世纪的栋梁之才。未来的学生应具备三种素质:(一)语文基础素质。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广博的相关知识。(二)语文智能素质。要有学习预见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准确简洁、通俗生动、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文字表达概括严谨、流畅隽永,并善于将文字与必要的绘画、图示、表格融为一体,还要有应变能力。(三)语文道德素质。高尚的听说读写目的,健康的听说读写内容。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同时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在高尚情操的不断塑造、业务能力的努力提高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教改实践工作中要认真把握教纲、教材、教法,不断研究学生,不断研究教改、研究考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文以载道”,文学也就是人学。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是人的道德形成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大有文章可作。

在教改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体力毅力的训练、审美能力的提高,要落实在各学科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教师的严格要求、认真训练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实际是对各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检测。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必然会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三、唤起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意识

素质教育是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调动和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它重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多年来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使我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谈已为学生独立钻研的讨论式所替代。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训练其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中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时代感强,学生喜闻乐见,教育教学效果较好。

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充分开展学习小组互相督促、互帮互学等训练活动,给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以及文学创作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中考、高考的阅读及写作训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造能力的考核,这也体现了语文教育教改的方向。

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牢固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真正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上一篇:浅析素质教育中的“芝麻”与“西瓜” 下一篇:加强英语听说训练 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