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练字占位方法初探

时间:2022-09-24 06:36:24

汉字练字占位方法初探

如何分析字间架结构,省时、省事写好字?习字占位法是最佳途径。

一、理论研究

1、理论著作。九宫格是唐书家欧阳询所创的界格,亦称“九方格”。后人又改,成“田字格”“米字格”。启功先生创真书结字黄金律(后简称“启功格”):假定一尺三寸正方形,隔一寸划一直线,横、竖一样,成169小方格。中间九小空格,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分男0点A、B、c、D点,是古代字结构注重之处。写字时,起首注意左上角A点,收尾注意右下角D点。

黄金分割(“黄金律”)乃几何数学比例关系,即整体比大部分等于大部分比小部分(值为&618和0.382),特点是严格比例性,产生最悦目印象。文艺复兴时艺术家都认为黄金分割率是不可违反的定律。

2、教学中疑问。(1)九宫、田字、米字格,不好掌握汉字大小;启功格,难画格。(2)古代审美标准难表达现代和当代审美意趣,当今是以活力高挑、健康挺拔为美。如拉丁舞演员、服装模特一样。

3、寻找理论依据。对黄金比例美的分析应该是:承认“黄金率”的审美意义,反对把它绝对化。它不过是比例的一般规则的局部情况。艺术审美知觉的实际规律是不能由某个不可违皮的规则来加以约束的。各时期造型艺术实践中,“黄金率”很少通过它不变的绝对形式加以运用。对艺术来说,不受严格数学比例限制的尺度具有更重要意义。

总之,包括“黄金率”在内的“规范美”不能完全符合当今学生对“健康挺拔”审美的需求。

二、内容研究

此习字占位法是在田字格内,画有九点四线的习字格。暂命名为“九点四线占位法”。

1、制作方法。田字格里横、竖中线交叉点是中心点,以其为准,断横、竖中线为左、右、上、下中线;上、下、左、右中线的中间位置处分别画点,叫上、下、左、右中点;在横、竖中线划分的四小格中心画点,叫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点;共九点,临近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在上中点到左上点、到右上点横向距离的中间分别画点,叫a、b点;在左中点到左上点、到左下点纵向距离的中间分别画点,叫c、d点;以a、b、c、d四点为准,分别作平行于竖中线的a、b线、横中线的c、d线。到此九点四线已做完。

2、科学分析。用a、b、c、d四条分割线在方格内所划分各区域的长度比,来验证九点四线占位法所包含的科学理论。上、下边到d线的距离比分别为0.625、0.375;上、

下边到e线距离比分别为0.375、0.625。左、右边到6线距离比分别为0.695、0.375;左、右边到a线距离比分别为0.375、0.625;a、b线c、d线距离比分别是0.25、0.25。九宫格等其他占位法,两竖线问的距离比是0.236。

3、审美评价。对比发现——此占位法中,a、b两竖线问的宽度略太于其他占位法。小比分,却反映挺健之美,如健美操运动员。九宫格等两竖线间宽度略瘦弱,似古代瘦病为美女子体态。从审美心理学上讲,变忧郁优雅为健康活力之美。

4、作用。此占位法有揭示汉字内在结构规律的分割作用、基准作用和确定位置关系作用,等等。分割:四条分割线,对汉字的内部结构,有划分与界定作用。基准:四线为汉字中常规、重要的笔画起基准参照作用。定位:四线对汉字偏旁部首、各部分有确定位置关系作用。

三、应用研究

(一)用字例阐明此占位法提示汉字内在结构规律。

1、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型:“浩”字。分割:a线为结构分割线。基准:右旁“告”字,中轴线以b线基准参照;c线是上横的定位线,d线是“口”部的上横定位线。位置:“告”字“口”部,在右侧中下位。

2、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型:“则”字。分割,b线为结构分割线。“基准”、“贝”中轴线以a线为“基准”。“l”以b线为基准。位置:左旁“贝”,居左中部cd横线间。

3、上下结构,上薄下厚型:“宇”字。分割:c线为结构分割线。基准:“于”下横,以d线为基准。位置:上部居上位,下部居中下位。

4、上下结构,上厚下薄型:“盖”字。分割:d线为结构分割线。基准:上部横长度以ab线宽为基准,下折部的横,以d线为基准。位置:上部居中上位;下部居下位。

5、左中右结构:“街”字。分割:a、b线为结构分割线。

基准:a、b线具基准参照作用。位置:三部分居左中右三部。

6、上中下结构:“冀”字。分割:c、d线为结构分割线。基准:“共”部上横以如为宽基准,下横以d线为基准。位置:三部分居上中下三部。

7、包围结构。有七种类型之多,如“圆”“同”“画”“医”“进”“度”“司”等,框中被包围部分皆可用以上方法分析。

(二)其它辅助作用。

1、重心线作用。“也”,主体部分在b线左端,重心左偏,唯钩独伸其右端:b线具有重心线作用。“都”,主体部分在d线上部,重心上偏,唯长竖独伸其下,d线具有重心线作用。

2、美学视点的作用。“重”上长横过c线;“典”下长横过d线;“察”撇捺尾部连线过d线;“接”长竖钩过a线;“铭”右部中轴线过b线。这些在a、b、c、d分割线处的横、竖、撇捺尾部连线、中轴线等,是字形结构的焦点。

四、结论研究

1、宜用范围、效果——作业、考试及问卷调查证明用此法,学生习字功效提高数倍;适合中、小学生及初学书法人群。

2、意义——此法易控制字的大小,便操作;符合当今审美意趣、快节奏学习方式。

3、总结——习字者以了解汉字结构规律为前提,建立汉字平面空间定位认识,达到习字高效的最终目的。

中小学生基本掌握汉字笔画、结构、气势等,再快写、连笔、即可脱离各种界格,纵笔驰骋。

(作者单位 北京市昌平区少年宫)

上一篇: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上用功 下一篇:对高中数学教学全面评估